唐诗之中,有很多描写物候的清词丽句:夏天,是孟浩然笔下的“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秋天,是王勃笔下的“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冬天,是王维笔下的“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春天,是杜甫笔下的“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细细品味这些字字珠玑的好诗,仿佛一千多年前的晨昏更迭、季节变化又在眼前慢慢流转,而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也在书页间一一重现。
徜徉其间,身边那些看似粗伧不堪的现实,居然可以被诗意一一照亮点燃,至于那些看似苍白模糊的过往,也仿佛得到一份悄然唤醒的契机,得以在不同的世代,继续它的隽永鲜活、繁复深沉。
唐人笔下的物候,既含蕴深长了那些感喟,也沉淀练濯了所谓辰光。这样的物候书写,真正体现也成就了唐诗的兴象遄飞、鸿朗高华。
《唐诗物候》从浩如烟海的唐诗中精选了与四季有关的诗歌,通过“物候”这个独特角度品读赏析,让我们仿佛与千年前的诗人一道,领略大自然的四时之美。
作者曾莹
中山大学文学博士,云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诗歌、戏曲、元明清文学研究。
名家推荐
关注外在自然之四季变化及相关节气之顺序流转,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其所反映的,既是人与自然的紧密关联,也是对时间、生命的深度认知和把握。而作为中国文学一大高峰的唐代诗歌,则更以艺术的形式,对此一文化现象作出了集中、多样的展示。《唐诗物候》一书,正是立足于此,从节序、物候入手,以四季结构全书,对唐诗展开较全面之梳理和观照。其角度足够新颖,可谓别具一格;选例亦颇见思致,读解细腻别致,不乏独得深微之见。作者如同一位称职的导游,带领读者步入诗歌的风光物候之林,既领略到唐人热爱自然、关注时间和生命的心灵律动,又了解到唐代节序的相关特点和社会文化内涵,由此获得多样的收获。
——尚永亮(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原副会长、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
大雁南飞,春暖花开,梅花傲雪,秋菊清刚,还有那“春江水暖鸭先知”,一草一木,飞禽走兽,无不和我们人类一样时刻在感知着节令、气候的微妙变化,进而做出相应的调适策略,这多有诗意!难怪古代诗词里有那么多与“物候”相关的作品。幸好有了曾莹君的辛劳,广大的诗歌爱好者多了一扇窗口来观赏唐诗里的五颜六色和草木虫鱼,品味那心细如发的诗意感悟。
——董上德(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我们生活的世界不该仅是人的,而是万物并育的。书写了最美诗歌的唐人,周遭的秋风春色,花鸟交映,日光月影,雨雪飘零,那才是自然的天地。《唐诗物候》以最动人的笔墨,勾勒、晕染出天地自然之美,透露的不仅是学识,更是才情。
——陈引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
珠玉纷呈
结构:别出心裁 走过夏秋冬春
本书在讲述唐诗的四季时,不是跟从常见的春夏秋冬顺序,而是先从“夏”开始。全书始于夏日,再循着秋、冬、春的顺序,带领读者依次体验唐诗的季节之美、岁时之美。这个独出机杼的开篇,源于清人朱锡绶《幽梦续影》说的“汉魏诗象春,唐诗象夏,宋元诗象秋,有明诗象冬”,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唐诗呈现出来的特性,的确有如夏季的全面盛大与绽放。
赏析:清词丽句 深得诗歌佳妙
作者曾莹辛勤耕耘于古典文学领域,雅好诗词,时与师友唱和,深晓诗家的甘苦冷暖。正是这份才情与学识,使得她的赏析文字不但如精金美玉,对诗歌内蕴的解读更是超妙入神,读来让人口齿生香。全书选诗之精到,品藻之隽永,文词之渊雅,颇显功力,深得古典诗歌的精义,清音幽韵,极见精彩,堪为同类作品中的典范之作。
全书精选中国传统艺术佳作,点缀其中,图文交相辉映。封面题字采撷自近代书法名家白蕉先生的行书,扉页题签是中山大学古文字学者陈斯鹏的墨宝。版画中的山水选自明代顾炳摹辑历代名画家之作《顾氏画谱》,并从本书的唐诗中选配与画意近似的佳句;诗书画的版画选自明代徽派版画代表作《唐诗画谱》;诗人画像选自清代名工雕版《晚笑堂画传》。
从整体效果而言,文字与艺术的结合,使得本书在帮助读者赏读唐诗之余,亦可品味传统艺术的雅致神韵。

装帧:裸脊装订,便于阅读;设计精心,印制精美,值得收藏


本书目录
夏日篇
第一章 发现 阶底蔷薇入夏开
第二章 流连 一树蝉声片影斜
第三章 仰望 夏夜新晴星校少
第四章 荡涤 露洒长松六月凉
秋日篇
第一章 倾听 二十五声秋点长
第二章 斑斓 金井梧桐秋叶黄
第三章 澄澈 一片澄明见底空
第四章 节序 几许欢情与离恨
冬日篇
第一章 澄寂 花发梅溪雪未消
第二章 清冽 砌下梨花一堆雪
第三章 暖煦 踏雪沽来酒倍香
第四章 更替 铜龙看却送春来
春日篇
第一章 唤起 半欲天明半未明
第二章 明亮 山光物态弄春辉
第三章 怅惘 寂寞空庭春欲晚
第四章 沉醉 落月摇情满江树
精彩选读:满架蔷薇
一提到夏日与蔷薇,最易令人想起的唐诗,大概就是高骈这首《山亭夏日》了——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是四季中白昼最长的时段,所以总是给人以慵懒的感觉。绿树阴浓,道出了生意与清凉。在这样的地方度夏,无所事事都带有一种闲适与恬淡的风致。而当一切都慢下来的时刻,感受自然细微而深入。水晶帘的晃动,是有风轻拂。伴着风的到来,既有舒爽,又有满架蔷薇的清香。这其间的惬意,这其间鲜明的夏日香气,都不需要过多的言说。满架蔷薇,勾勒出繁密的花叶缤纷,本身即是一曲有关细碎与明妍的清婉吟唱。
说起来,唐代诗人中夏日蔷薇的爱好者为数实在不少。杜牧,就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位。那首广为传唱的《齐安郡后池绝句》如此写道: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夏天的绿,无论何人所写,似乎都有浓得化不开的特质。夏天的声响,也有着不依不饶的执拗,所以是夏莺千啭。夏日的花,繁密一如蔷薇,灿烂一如风荷。这首诗的好,恰恰是在浓处密处,在无尽的热闹当中,又勾出了一味隽永的宁静。

[清]董诰《二十四番花信风图·蔷薇》
李商隐也有一首《日射》,同样写到了蔷薇: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这一首诗,用碧鹦鹉和红蔷薇相对,渲染夏天明艳的同时,也勾勒了难以言说的心事。这样一种既鲜明又含蓄的写法,影响了后来的不少诗人。于是,在韩偓的《深院》诗中,我们看到了几乎如出一辙的表达:
鹅儿唼啑栀黄嘴,凤子轻盈腻粉腰。
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可见,夏日的色彩,浓烈就是其常态。而在轻红与深碧的映照中,这份浓烈来得更为直接和鲜明了。于是乎,在红蔷薇与碧芭蕉的对峙中,夏天同样不觉中有了一丝不可多得的宁静,这丝宁静同样来得不动声色又意味深长。
另外,在唐人众多有关蔷薇的吟唱中,不但可以读到不同的夏日光景,也可以读出各异的诗笔与神情。譬如说,李白的诗,写出的便是蔷薇的逸。像“烟窗引蔷薇,石壁老野蕨”(《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两句,就有着唐人咏蔷薇中少见的烟霞气。而《春归终南山松龛旧隐》一首,又给了蔷薇一个往昔与隐逸的底色:
我来南山阳,事事不异昔。
却寻溪中水,还望岩下石。
蔷薇缘东窗,女萝绕北壁。
别来能几日,草木长数尺。
且复命酒樽,独酌陶永夕。
诗人此处写蔷薇女萝,着一“缘”字、一“绕”字,写出的却是内心的无尽牵恋。而李白笔下的蔷薇,最为高妙的还是那首著名的《忆东山二首》(其一):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可见,李白笔下的蔷薇,总是和隐逸生涯系在一起。拥有这等散逸神色的蔷薇,几乎叫人忘却了它的夏天背景——没有了鲜晃的色泽,也没有了生长的肆意,只是那么淡淡的,凝伫一段岁月与心绪。
至于刘禹锡的诗,让我们看到的蔷薇,又是一味夏天的野趣:
城外园林初夏天,就中野趣在西偏。
蔷薇乱发多临水,鸂鶒双游不避船。
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
白家唯有杯觞兴,欲把头盘打少年。
(《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
临水之蔷薇乱发,便是诗中最能触到野趣的句子。“乱发”二字用得非常精彩,写出了那样一种夏日的生长势头,自在又从容。旁逸斜出的水边蔷薇,旁逸斜出的夏日光景,皆因其不涉尘俗功利而令人愈觉美好。
作为刘宾客的好友,白居易笔下的蔷薇,带出的则是一分闲情:
甕头竹叶经春熟,阶底蔷薇入夏开。
似火浅深红压架,如饧气味绿粘台。
试将诗句相招去,倘有风情或可来。
明日早花应更好,心期同醉卯时杯。
(《蔷薇正开春酒初熟因招刘十九张大夫崔二十四同饮》)

白居易
在当时的洛阳,白居易可说是过着惬意无比的“中隐”生活——当着闲官,拿着俸禄,周遭不乏好友,镇日诗酒唱和。是以此处蔷薇入诗,显得十分平实,只是“阶底蔷薇入夏开”这么轻描淡写的一句,仅见陈述,并没有更多的渲染。而在这娓娓轻叙间,夏天独有的慵懒闲适,不经意就散落了一地。甚至后面稍嫌俗俚的形容出现,也未曾破坏这闲适的神情。
值得一提的是,刘禹锡、裴度、韦行式、白居易、张籍等人,还写过《蔷薇花联句》,诗曰:
似锦如霞色,连春接夏开。 禹锡
波红分影入,风好带香来。 度
得地依东阁,当阶奉上台。 行式
浅深皆有态,次第暗相催。 禹锡
满地愁英落,缘堤惜棹回。 度
芳浓濡雨露,明丽隔尘埃。 行式
似著胭脂染,如经巧妇裁。 居易
奈花无别计,只有酒残杯。 籍
此番联句虽不甚佳,但这“连春接夏开”的蔷薇花色,其中蕴藏的既慵懒又风雅的度夏方式,还真是叫人读之不由得心生向往。
再看孟郊所咏蔷薇,则是和萧寺有关。于是,在一派空寂中,闪耀着奇异的光色,的是蔷薇题写中并不多见的笔墨:
忽惊红琉璃,千艳万艳开。
佛火不烧物,净香空徘徊。
花下印文字,林间咏觞杯。
群官饯宰官,此地车马来。
(《溧阳唐兴寺观蔷薇花同诸公饯陈明府》)
孟郊不愧是以“奇”著称的诗人,其视角与感受,都与一般诗人不大相同。以琉璃比拟蔷薇,令此花瞬间远离了孱弱之姿,转而有了一种既通透又脆硬的质感。以艳字相形容,同样大大加重了蔷薇本身的色泽。于是,在一个本该收敛容色的所在,有了不大相侔的张扬——这是生意的张扬,也是夏天的张扬。而佛寺与尘寰之间的关系,遂在这车马涌来时、蔷薇怒放中,有了很是异样的呈现。
(节选自《夏日篇·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