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国民党走向崩溃瓦解,我军取得大获全胜。
在这场战役中,毛主席高度赞誉粟裕立了第一功。
但粟裕多次强调,有一位没有上前线,但至关重要的人物,其实功劳不低于他。
如果没有这个人的支持,淮海战役未必能够胜利。
那么此人是谁?既然不上前线战斗,又是如何立下大功,丝毫不逊色于粟裕呢?
如果您也想知道的,欢迎先点个关注呀。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拉开帷幕。
粟裕作为第三野战军代司令及政委,亲自率领六十万大军出征,以徐州为主战场,与国民党八十万大军展开决战。
如此大规模的决战,将士吃喝拉撒都是问题,如何保障后勤,这是非常的重要问题,搞不好便是自己先拖垮自己。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那么淮海战役的粮食需求,究竟有多庞大呢?
淮海战役是以徐州为中心展开,战略区域涵盖江苏、山东、安徽和河南等省份。
在这场战役中,我军参战规模庞大,不仅有六十万正规部队,更有各种地方部队参与,总兵力达到百万之众。
如此庞大的军队,每天所消耗的粮食补给,乃至于弹药不足,都是巨大的数字。
根据数据统计,我军前线部队每日需求量,高达三百万斤粮食,相当于一千多吨,每次运输均构成巨大挑战。
依靠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单独完成这运输极为困难,亟需周边省市的协同合作。
运输过程本身也极为艰巨,尽管作战区域相对安全,物资运输风险较小,但前线战士却置身于枪林弹雨之中。
运送物资粮食人员必须穿越密集的炮火,才能将补给送给战士手中,其危险可想而知,稍有不慎便人财两失。
这个后勤保障的重任,落在三野后勤司令员刘瑞龙身上,那他到底有何本事吗?
刘瑞龙是江苏南通人,出生于1910年,年少时受亲戚影响,很早就接触马克思主义,还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不久后反革命政变爆发,刘瑞龙坚定跟随我党,还主持创立南通地区红十四军。
1932年,刘瑞龙后来转至二十九军工作,却因叛徒出卖险些被捕入狱,他当时正好外出办事,因此逃过一劫。
此后他随西路军西征,千辛万苦抵达延安,后来在豫皖地区发动群众武装抗日。
直到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在前线指挥作战,他则担任后勤司令员,领导庞大的后勤队伍,为粟裕解除后顾之忧。
历经多年战火洗礼,常年在后勤线工作,刘瑞龙自然不是等闲之辈。
淮海战役前夕,刘瑞龙领导后勤团队筹备,其人数高达正规作战部队的九倍,总共约五百四十万人。
他首先对局势进行深入分析,迅速组织动员大会,部署人员前往各作战区域后方,从省级到镇级,均派遣相应的后勤团队。这些分散后勤队伍肩负着重要使命,即在淮海战役的核心区域,即徐州周边村庄中,集中收集粮食,并最终统一运往前线。
他凭借强大组织和协调能力,通过精心的调度,调动五百四十万民工,组织九亿斤粮食支援前线。
那如此庞大人力和粮食调动,刘瑞龙是怎么做到的呢?
除了要去找粮食外,非常重要的一点,那便是保持运输道路的畅通。
如果没法运输到前线,纵使有千万斤粮食也是没用的。
因此在刘瑞龙的指导下,组建了一支特殊的后勤兵团,主要职责是修复道路桥梁,并架设电话线。
当时战况惨烈,国民党军队不仅攻击我军阵地,还频繁地轰炸道路和桥梁,拖延我军的进军速度。
为了克服这些过不去的难题,后勤兵团需要加班加点进行抢修工作。
当时在郑州解放后,许多道路因战斗激烈,遭到严重破坏,景象惨不忍睹,道路破败不堪。
刘瑞龙果断行动,集结抢修团队,赶赴铁路抢修点,与工人一起修复道路。
尽管他们的工具简陋,但依旧咬牙奋斗,一步一个脚印,推着独轮车,挑着破扁担,展现出非凡的毅力。
冬天严寒冷酷,他们的嘴唇冻得发紫,双手颤抖,却仍不分昼夜地挥动工具。
短短不到两个月,开封、洛阳、新郑的铁路全线顺利通车,确保军需物资的畅通无阻,及时地送达前线。
这里道路修好,他们来不及休息,立刻赶赴下一处地方,一手紧握灯照亮前路,一手紧握工具加紧修路。
据不完全统计,在刘瑞龙指挥下,支前民工与铁路工人齐心协力,共抢修了六十八座铁桥,二百余座涵洞,并修复长达两百余里的铁路。
这路修好了,粮食终于可以运到前线了!
但都是穷苦大众,去哪找粮食呢?况且这救命粮食,老百姓为什么愿意给呢?
刘瑞龙深知,必须充分发动民众,因此他在寻找粮食前,多次亲自下到村里,去询问老百姓的真实意愿。
一名老人解释道,当时国民党征粮时,他们成了民工,粮食被征用了,家里人却饿死了。
所以家家都有难处,他们当时还在犹豫。
了解老百姓的忧虑后,刘瑞龙迅速回去紧急对策,决定动员群众之前,首要任务是解决百姓的实际困难。
刘瑞龙决定,各地需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人民利益的征粮政策,首要确保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这些政策发布后,老百姓感受到我军的真诚,家里也有余粮吃饭,终于没有后顾之忧。
老百姓深感我军大义,踊跃奔赴报名点,报名参加支前农工,经过简单的培训,随即投身于后勤支援中。
这些从各地征来的支前农工,汇聚成庞大的力量,激活了后勤的运输。
可人数如此庞大,那要怎么才能管理?
刘瑞龙有一个强大的依靠,那就是后勤队伍里的老民工队伍。
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很早就跟随我军作战,主要负责将各类物资运送到前线,同时积累了丰富经验。
在老民工带领下,各地支前民工管理有序,还在后方建立军需处,作为物资运输首要环节。
每日清晨,妇女们便开始忙碌,将大米制成干粮,将线编织成军鞋军帽,通过小推车送到军需处。
物资到了军需处,会被集中打包,随后运送到兵站点,最终由兵站点的民工背负,准确送达前线。
很多时候,各地村民全家出动,甚至将衣食和孩子都放在推车上,沿途留下奋力推车的身影,伴随孩子天真无邪的咿呀声,构成一幅既壮观又感人的画面。
当时战况激烈,支前民工没有先进工具,主要依靠肩膀和扁担,搬运着各种粮食,靠的就是一股狠劲和坚持。
在平坦的道路地段,他们会共享人力一起搬运,至于面对密集水网,他们四处寻找船只,甚至拆了床板造船。
整个运输过程漫长,充满了艰辛与不易。
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铸就了淮海战役胜利的坚固基石。
个人的力量虽小,但众人拾柴火焰高,加上百万车辆的浩荡之势,汇聚成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
尽管五省的村落散布四方,但民心紧密相连,他们不仅加速粮食生产,还担起照顾伤员的重任。
由于后勤民工和老百姓的鼎力支持,我军补给充足,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短短五天内,我军成功包围了碾庄,粟裕以铁锹大破机枪阵,全歼黄百韬兵团,吓得国民党军队四处逃窜。
我军乘胜追击且行军神速,但后勤受限于推车和罗妈,速度严重滞后,导致前后线脱节非常严重。
部分军队冲锋在前,已经面临粮食短缺,一日三餐缩减为一餐。
如果粮食跟不上,那该怎么做才好?
刘瑞龙迅速作出决策,一路增设了粮站和油盐站,布置兵站和战地医院,并紧急动员周边地区的粮食资源。
但随着战役深入,战斗范围越扩越大,后勤团队已难以跟上部队步伐。
即便物资充足,哪怕五百万人运送,哪怕运输线路完好,也显得有些不够用了。
如果追不上前线部队,要再多粮食有何用?
刘瑞龙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方法。
他找到了国民党战俘,迅速对战俘进行教育,并立即通知前线与后方,紧急调集军帽和军鞋,确保战俘身份不被误认。
如此操作下来,连敌人也成为我们的帮手。
在刘瑞龙坐镇后勤下,淮海战役历经三个阶段,终于取得巨大的胜利。
1949年1月6日,我军成功击败杜聿明部队,并在四天后圆满结束淮海战役。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淮海战役期间,我军后勤部队动员五百四十万人。
配备了二十余万副担架,八十八万辆人力车,三十五万根短途扁担、一万三千余艘船只以及二百五十辆汽车。
支前民工齐心协力,向前线输送了总计一千五百万斤的弹药,以及九亿斤的粮食,并成功转移了九万名伤员。
正是有刘瑞龙指挥,这巨大的后勤部队才能运转自如,保证各种的物资及时抵达前线。
所以也难怪粟裕会说,刘瑞龙的功劳不逊色于他。
两人一在前线一在后勤,创造了这场以少胜多,由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伟大胜利!
粮草大将军刘瑞龙,果真名不虚传!
听到这儿,您有何感想呢,欢迎关注留言评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