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蓝鲨消费 李太白
“京东未来增长靠什么?”
3月6日,京东集团发布了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业绩。
京东集团全年收入为11,588亿元人民币(约1,588亿美元)。第四季度收入为3,470亿元人民币(约475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其中,商品收入同比增长14.0%,超出同期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增速,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0.8%,商品与服务收入均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
京东零售,抓住了牛鼻子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Q4京东在带电品类、日百品类上均实现收入同比双位数增长,其中商超品类实现了连续四个季度的收入同比双位数增长。
带电类商品的两位数增长,得益于2024年9月国家开始的大规模消费补贴,重点是家电品类(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2.3%)。2025年中国继续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这将继续利好京东这样的品质购物平台。带电类消费将继续保持增长。
京东超市的增长,一方面源于当下消费者在吃用等刚需消费上对自己好一点的刚性支出(增加频次)。当然,京东超市100亿补贴覆盖品类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吸引了更多消费者(扩大人群和商品)。
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京东超市不断在供应链端引入源产地好物,物美价廉,从而让消费者不断产生复购(增加频次)。
京东选择在超市上重点发力,显然抓住了线上零售的牛鼻子——在所有的商品里,商超类消费最高频。家电可能几年换一次,衣服一个季度买一次,但超市里的肉蛋奶、蔬菜水果等单价不高,但是高消耗品,慢者一周买一次,快者1-2天买一次。京东超市百亿补贴让消费者最敏感的肉蛋奶、生鲜蔬果等价格(明显,感受最明显)降下来,能更大规模吸引刚需消费群体上京东,再交叉销售有国家补贴、京东传统强势的3C、家电等品类,那是大额消费,有助于拉升GMV。
2025年初,京东外卖正式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这显然是要杀入更高频(一日三餐)的餐饮外卖等本地生活服务行业。这是京东未来的一个重要增长极(参考友商,这是一个万亿级市场)。
从结果看,2024年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不断将京东采销推到前台,给京东采销发高薪是对的。因为京东采销能从世界各地找到“又好又便宜”的好产品。毕竟消费者上来了,货不好那也不能产生复购。除了京东超市外,京东服饰的采销携手近千个品牌为消费者带来“真5折”时尚好物,京喜的采销用百亿扶持让更多白牌国货工厂给消费者提供好物,聚焦质价比与独特性的京东京造采销,已为用户提供600多个垂直品类的产品。
国家力推人工智能+行动,利好京东
2025年初DeepSeek的成功,将中国AI的成本效率优势展现无遗,同时也在全社会加速普及了AI大模型,政府官员、企业家言必称AI,想用AI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这都将利好京东这样的全产业链企业。
首先京东AI能力的建造成本大幅度降低。如果按原来做大模型需要购买成千上万张高性能芯片,成本太高。而DS的全面开源、普及,则让京东的全产业链优势可以迅速发挥:
京东供应链基础设施资产规模近1,610亿元,为AI技术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场景。2024年营收高达10159.48亿元的京东零售是AI消费者洞察、AI营销等重要的应用场景。2024年营收达1828亿元的京东物流,也是AI大模型最大的应用场景之一。它已将AI、大数据、运筹学等数智化技术与物流各环节深度融合,从智能规划到智能仓储与运配,再到智能客服与营销的全链路降本增效。2024年营收超580亿元的京东健康,提供了健康品销售、在线问诊、测血压、心理陪伴、医院数字化建设等AI应用场景,产生了AI医生智能体、AI诊疗助手、AI科研助手等AI产品。5、在国内规模仅次于蚂蚁金服的京东科技(京东金融前身)还提供了包括支付、信贷等金融的AI应用场景。
6、京东工业和京东企业购还能提供工业互联网和企业采购的AI应用场景,京东工业和京东政企业务全面接入DeepSeek-R1模型,进一步提高企业客户采购过程中的商品满足率、寻源响应速度以及合规性。
京东除了有众多AI应用场景外,京东自己的技术实力也很强。京东自2017年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截至2024年底京东体系的研发投入已累计近1,400亿元。强技术+强应用场景,很容易结出AI应用硕果。京东言犀数字人率先完成大规模产业实践,“多模态交互式数字人关键技术及产业应用”获得2024年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唯一特等奖。
1年新增5万人,善莫大焉
在3月6日播出的一档视频栏目里,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对话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张朝阳提到,他觉得能够在这个时代创造就业机会就是很了不起的。俞敏洪说,现在的年轻人能找份工作安定下来已很不容易了,新东方去年到今年招聘了应届毕业生1万多人。张朝阳点赞称,“善莫大焉”!
确实,就业是民生之大事。在2025年的政府工报告里提到,2025年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
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喜欢这么用人:给一个人发2倍的薪资当3个人用。提高人效是它们赚取利润最核心的方式。这几年随着宏观经济的挑战,大部分公司都在减员增效。京东应该是巨头公司里少有的还在砸钱招人、养人的公司,善莫大焉。
截至2024年底,京东员工总数已经增加至约67万人(物流小哥37万),2023年年底这个数是62万人,一年增加了5万人。2024年,京东的人力资源总支出达到了1,161亿元,2023年这个数是1047亿。速算一下,2023年京东人均年薪是16.88万元,2024年上升到人均17.42万元(Q4,超2万名京东客服继年初全员平均涨薪30%之后,薪酬再次上调,实现客服全员平均涨薪2个月)。
京东一贯愿意给普通人创造就业机会和提供足够就业保障。它不仅是行业唯一一家与一线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五险一金”的物流民营企业,今年还通过多样补贴来保障员工工作和生活。截至2024年底,已有来自全国超过1,200名快递员、分拣员、运输司机等一线员工从京东物流退休。
2025年2月,京东率先启动为现有和新加入的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并将为未来一段时期签约的外卖全职骑手承担五险一金的所有成本,包含个人所需缴纳部分,确保骑手现金收入不会因为缴纳五险一金而减少。2025年3月1日起,全职骑手与京东签署正式劳动合同。
从给普通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到让“五险一金”的光芒照耀到总人数超1000万的外卖骑手群体,京东不但在为国家每年的新增就业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还在用科技增效的同时让普通人享受到其带来的好处,而不是被科技革掉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