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如今大部分电喷、直喷发动机而言加95号、92号混合油的确更有劲,也的确更耐烧。原因很简单,在92号汽油中加入95号汽油后等于提高了辛烷百分比(92%辛烷汽油+95%辛烷汽油,混合油的辛烷>92%,具体多少由混入的95号汽油体积决定)。燃油抗爆性提高,系统自动完成点火进角。
点火角进角几度后,点火提前、混合气的剧烈膨胀发生的就早。而压缩冲程活塞上行时的压力、温度也就越大(燃烧是存在一个过程的,微观)。活塞上行压力大,那么下行时的爆发力越强、做功也越多,这个道理想不明白可以思考弹簧。越容易按下去的弹簧回弹爆发力越差、做功越少。相反越难按下去的弹簧,回弹爆发力越大、做功也自然就越多。
这实际上就是缸内平均有效压力MEP,这么多年来发动机不断提高压缩比或直接上增压系统的目的就是不断增大MEP,升功率、燃油经济性均在提高。各位不妨去回忆下20年前的2.5L自吸发动机,升功率68匹/升(大概这个范围)。而现如今的2.5L自吸发动机升功率达到了80匹/升,这就是不断提高压缩比所带来的结果。也就是说只要燃料辛烷值更高,那么系统就会自动提高发动机的等效压缩比。
那么92号汽油与95号汽油混合到一起会产生什么?
燃油标号并不复杂、亦无高深的学问。简单理解92号汽油就是异辛烷值92%的汽油,也就是说加一箱92号汽油,其中的92%是异辛烷。95号汽油就是异辛烷值95%的汽油,两者除此之外再无差异(至于是否存在什么其它手段则是题外话)。异辛烷的特性就是抑制燃烧速度、温度,从而避免因自燃导致最终的爆震。也就是说辛烷比例越高,汽油自身的抗爆性就越强。
那么在92号汽油中添加95号汽油能得到什么样的混合油?如果92号、95号汽油等体积混合,那么混合油的辛烷值比例为93.5%。也就是理论上的93.5号汽油。既然都知道95号汽油比92号汽油的劲大、耐烧,那么93.5号汽油是不是也比92号汽油劲大、耐烧?答案是肯定的。对于如今的电控内燃机而言,只要没达到点火进角上限,那么只要提高汽油中辛烷值比例就能促使点火角进角,动力提高、跑得更远(耐烧)。
如今的内燃机对燃油的兼容性更强
现如今的内燃机对燃油的兼容性很强,几乎都是上图这般同时兼容95、92、97、93号汽油,而95号汽油是最优解。也就是说加95号汽油时点火最提前,缸内平均有效压力达到最大值,活塞下行的爆发力最高、做功也最多。此时车子有劲且省油(油耗低与省钱是两个概念),但如果添加的不是95号汽油而是更低标号的燃油比如92号,这时会怎样呢?
燃油标号更低、辛烷值更低,燃油自身的抗爆性差。如果系统再选择最佳时刻进行点火则导致燃烧室压力、温度过大,火花塞附近的上层混合气可以被点燃。而远端活塞附近的混合气就容易被高温自燃(异辛烷值越低越容易自燃)。点燃火花从上至下传播,而自燃火花从下至上传播,当两波火花发生对撞时则产生冲击,就是所谓的爆震。
而系统避免这种问题产生的方式就是滞后几度点火角,活塞越接近上止点时、点火时活塞上行所需要的压力、温度越低。道理很简单,比如活塞马上运行到上止点的一瞬进行点火,活塞还没咋压膨胀气体呢行程先到头了、开始下行。所以点火越晚燃烧室压力与温度越低,压力、温度越低就越能避免活塞附近的远端混合气自燃。避免了自燃也就避免了爆震。所以如今电控内燃机会针对不同标号燃油的抗爆震能力来调整点火角进行适应。
过去的内燃机为啥都是按照压缩比、固定燃油标号?比如压缩比大于10要烧95号?原因就在于早期的电控技术不发达,系统不能自主调节点火角(点火角人工调整),所以原厂只能适应一种标号燃油。后来随着电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自动微调的点火角实现了普及。所以如今汽车油箱盖上几乎都是能同时兼容95、92号汽油的字样。机械压缩比受制于结构,不可改变。
而等效压缩比(实际压缩比)则是可以通过点火角的提前、滞后而发生改变的。也就是说机械压缩比为11的发动机可以通过滞后点火将等效压缩比降到10以下,从而兼容92号汽油。比如本田飞度上的1.5L机器压缩比高于11,也能烧92号汽油。同理机械压缩比小于10的发动机在提前点火以及增压系统疯狂增压的状态下也能把等效压缩比拉高到突破14以上,比如M133的机械压缩比只有8.6但只能使用98号汽油。
所以过去那套根据压缩比制定燃油标号的理念已经不再适用当今的内燃机。如今的内燃机大都能兼容多个燃油标号比如92、95号汽油,也就是所谓能烧92号汽油。但要注意此时的能烧92号汽油并不是最优解,只是为了抑制爆震而采取的次优解。利用点火退角来降低等效压缩比(平均有效压力),压缩比下降了自燃动力、油耗就不是最优了,但能抑制爆震。给能烧92号汽油的车子加95、92号混合油(如93.5号),等于提高燃油自身的抗爆震性能,点火进角、机器自然就更有劲,也更耐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