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研究|压力过大,记得“吃糖”

观云脑 2024-10-16 12:56:46

缓解在厌恶刺激结束后对食欲状态的影响,在进化上是稳定的。探究这一稳定现象的行为功能及其潜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是一个开放且重要的课题。

最近,浙江大学的胡海岚团队在《Neuron》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Stress relief as a natural resilience mechanism against depression-like behaviors”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在慢性应激的小鼠模型中,身体压力的缓解程度与个体对抑郁样行为的恢复能力紧密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阻止压力释放会增加类似抑郁行为的易感性,而在压力解除后不久提供的自然奖励(例如给予蔗糖和巧克力等自然奖赏)则有助于恢复力的提升。应激缓解过程是由与奖励相关的腹侧被盖区多巴胺神经元介导的,这些神经元在应激结束后会持续激活长达一分钟。在回路方面,短暂缓解期间激活或抑制腹侧被盖区下游电路可以双向调节抑郁恢复。这些发现揭示了应激缓解在抑郁恢复中的进化作用,并确定了介导这一作用的神经基础。

情绪的一个引人入胜的特性在于,积极与消极的状态能够相互交织并密切配合。特别令人惊讶的是,在强烈的情绪状态消散之后,常常会出现与之相反的情绪状态。尽管由物质引发的愉悦情绪所产生的厌恶戒断状态已被广泛研究,但与之相反的现象——即在负面刺激结束后的食欲状态,也就是所谓的“缓解”——却鲜少有人涉足。

缓解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已在果蝇、啮齿类动物以及人类身上得到验证。研究人员利用这种缓解所带来的食欲状态,构建了缓解学习范式,将压力、威胁或痛苦的结束/缺失与特定的线索关联起来,以此来强化行为。药理学以及最新的神经回路研究表明,多巴胺(DA)系统在此过程中被激活,并且对于基于缓解的学习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尽管在缓解学习方面已经取得了进展,但关于压力缓解本身仍有几个基本问题尚未得到解答:DA神经元及其下游投射是如何编码压力缓解的,以及这一过程发生在什么时间尺度上?缓解状态的进化意义何在?这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能否被用于对抗精神疾病,例如抑郁症?

众所周知,压力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人陷入抑郁,同时也可能激发另一部分人的恢复能力。这种在压力恢复能力上表现出的个体差异,其神经生物学基础已被证实涉及一系列积极的应对机制。近期的研究揭示了多个层面的恢复机制,涵盖了表观遗传调节、神经元活动以及神经发生等方面。在神经回路层面,腹侧被盖区(VTA)DA回路在调节弹性方面的因果作用受到了重视。压力与缓解之间的内在对立关系提出了一种有趣的可能性,即缓解或许能够中和压力的负面影响,并在压力恢复能力中发挥作用。然而,这种可能性尚未通过实验得到验证。为了探究这些问题,作者采用了钙光度法、电生理学以及光遗传学技术来研究应激缓解在抑郁症恢复能力中的作用。

该研究为小鼠应激缓解提供了一种可扩展的测量方法,并确定了其食欲价值以及瞬态时间窗口。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发现压力缓解的程度与慢性应激小鼠对抑郁样行为的恢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纤维光度法和体内光遗传学操作揭示,应激缓解通过调节伏隔核外侧壳(NAcLat)和背内侧壳(dNAcMed)的特定伏隔中脑DA投射,能够预防不同方面的抑郁样表现。通过阻断或增强压力释放,可以相应地促进或防止类似抑郁的行为。总体而言,该研究表明压力缓解是一种自然的抗抑郁恢复机制,即通过增加自然奖励来提升压力缓解的积极效果,从而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来源:iNature

原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neuron/fulltext/S0896-6273(23)00668-2

0 阅读:0

观云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