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5日清晨,京城西郊的301医院内,已聚集了大量前来参加楚青同志追悼会的人们。
8点30分,追悼会正式开始,楚青同志的长子粟戎生缓缓道出了母亲的生平事迹。
在场的人难掩悲痛之情,默默流泪。
根据楚青同志的遗愿,这场送别仪式一切从简,没有繁琐的仪式,只有子女们的悲切悼念。
在这个肃穆的场合,粟寒生静静地站在母亲楚青的遗像前。
这张照片定格了母子最后的珍贵时刻,每一个细节都深深刻在人们的心间。
人们常说,在粟裕大将的三个孩子中,粟寒生可能并不像哥哥粟戎生或妹妹粟惠宁那样引人关注。
因为粟戎生在军界有着不俗的名头,而粟惠宁嫁入了陈毅元帅的豪门,更是受到广泛关注。
大哥粟戎生,从小就具备了优秀军人应有的品格。中学毕业后,他顺利进入了哈尔滨军工大学,选择了导弹专业展开深入学习。
粟裕将军对儿子的选择感到由衷欣慰。他认为,当下祖国正急需这样专业的年轻人,来推动国防事业的发展,填补技术方面的不足。
越战结束后,粟戎生暂时回到了家中。但不久,粟裕将军就再次鼓励儿子前往珍宝岛参战。
面对祖国的再次召唤,粟戎生毫不犹豫地奔赴前线。
3年的战斗历程,使粟戎生从一名普通的导弹技术员蜕变为一名杰出的军事专家。
1999年,他被晋升为中将,先后获得多项国家和军队科技奖励,为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与此同时,粟裕将军也一直以严格的标准要求女儿粟惠宁。
尽管粟惠宁时常感觉父亲过于严厉,但她还是坚持着军人的作风和纪律。
大学毕业后,粟惠宁主动选择前往第二炮兵部队服役。
她刻意隐藏了自己的家庭背景,埋头于基层工作中,凭借自身的能力和努力一步步向上晋升。
在艰苦的基层历练中,粟惠宁独立处理各种复杂的军事技术问题,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专业素质。
她不断学习进步,最终晋升为某型导弹的研发负责人。
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粟惠宁逐渐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
1999年,她被破格提拔为副炮兵长,成为部队中最年轻的女性高级军官。
与此同时,粟惠宁还结识了陈毅将军的独子陈小鲁。
两人很快萌生了爱意,在部队的默默支持下,他们步入了婚姻殿堂。
但实际上,粟寒生的人生经历同样精彩。
他默默付出,在远洋事业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即便在家庭中地位相对低调,他也从未因此而感到自卑或委屈。
相反,他一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合格子女应有的担当。
粟寒生,作为开国元帅粟裕的次子,从出生起就注定了不同寻常的人生轨迹。
粟家是位高权重的革命家庭,所以粟寒生从小就接受了父亲极为严格的教育。
在父亲粟裕的眼中,要求子女必须做到"吃苦、耐劳、严肃、顽强、勇敢"。
作为长子的粟戎生,最能体会到这种教育的威力。
粟裕为了让3岁的粟戎生尽快学会游泳,竟然直接将他抱起丢进了河里。
当时,即使旁边的母亲楚青都为之担心,生怕孩子出危险,但粟裕却冷静地说:
"就是要把他扔进水里,要不老是学不会。而且你看,这孩子淹着了吗!"
在这种"粗暴"的训练下,粟戎生最终确实很快掌握了这项重要技能。
这种严格的要求,并没有局限于长子粟戎生一人。
对于次子粟寒生和女儿粟惠宁,粟裕同样秉持着这种教育理念。
他多次告诫孩子们,不要幻想着依靠父母,而要勇于走出去,到部队或工厂中去锻炼自己。
有趣的是,粟裕的这种作风,还作用到了亲戚家的孩子身上。
当年将跟祖母生活的侄子粟刚兵接到身边后,就发现这个高中生实在是有些顽皮。
粟裕觉得,这孩子在祖母身边,被惯出了一身的毛病,于是决定让他转学到北京,离开安逸的环境。
对于次子粟寒生来说,这种严格的教育方式也是他必须面对的。
高中毕业后,粟寒生听从了父亲的建议,选择投身军旅。
在入伍前夕,粟裕对他提出了诸多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不能透露自己的身份。
粟寒生在部队里
在部队服役期间,粟寒生从未向战友提起自己是大将之子的事实,而是专心致志地完成各项训练任务。
即便在遭受风湿性关节炎的困扰时,粟寒生也选择忍耐下来,没有申请调换岗位。
他时常会翻看父亲给他写的一封家书,书中写道:
"寒生,海洋是一个严师,但只要你愿意学习,它就是最好的学校。不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要记得,你是海的儿子,勇往直前。"
这些话成为了他前进路上的座右铭。
1975年,粟寒生从部队转业。对于未来的发展道路,他有很多选择,但最终还是选择加入了中国远洋公司,并通过自学考取了船长资格。
这份工作虽然充满危险,但对于这个海军出身的人来说,却是最合适不过的。
得知儿子的选择后,粟裕表示全力支持,他在电话中鼓励粟寒生:
"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要记得我们粟家的精神。你的选择,我全力支持。希望你能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更大的成绩。"
正是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粟寒生养成了吃苦耐劳、严谨自律的品格。
他先后在海军和远洋航运事业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人和航海家。
这样优秀的品质,不仅源自于父亲的要求,更来自于他内心对于家国的深切责任感。
当领导们想要直接将粟寒生安排到远洋公司的高层领导岗位时,他坚持自己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学习,请求从基层做起。
这个决定让人刮目相看,因为作为开国元帅之子,他大可利用家庭背景谋求特殊待遇。但粟寒生明白,只有从基层做起,扎实积累经验,才能真正胜任这份责任重大的工作。
于是,粟寒生毅然选择成为一名基层驾驶助理。
在汹涌的大海之上,他驾驶着货轮,一次次运送着宝贵的货物。
这无疑是最危险的任务,随时可能遭遇风暴或海难,但粟寒生从未畏惧。
他认真学习航海技能,谨慎操控船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合格水手应有的担当。
就这样,粟寒生从基层一步步向上晋升,努力工作,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勤勉尽责,积累丰富的经验。
众人都看在眼里,当他最终晋升为远洋公司的副经理时,大家无不由衷地为之喝彩。
他常说,基层工作比高层管理更加关键,因为只有亲自经历过艰辛的一线工作,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艰难。
这种扎实的经验积累,在危机时刻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两伊战争期间,粟寒生凭借多年在一线的实战锻炼,成功打造出一支安全可靠的货运船队。
这种高超的航海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可远远超越那些只坐在办公室里的高层领导。
粟寒生在默默付出中不断成长,最终成为受人尊敬的远洋航运专家。
在他71岁辞世时,媒体纷纷追悼他为国家海运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这份深切的情谊,正是源于粟寒生在工作中展现出的专业精神和高尚品格。
参考资料:
[1]粟裕:严厉家风育子女[J].湘潮,2024,(01):12-13.
[2]杨必军.粟裕从严教子[J].世纪风采,2016,(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