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媒体报道,福建一对夫妻先后确诊胃癌,原来他们顿顿都吃腌菜。当医生得知他们的饮食习惯后,惋惜地说:“亚硝酸盐是国际公认的一级致癌物,腌菜腌制时间越短,亚硝酸盐含量越高,长期摄入会大大增加胃癌的风险。”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据统计,2022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约50.9万,死亡人数约40万,居全球首位。胃癌的发病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与胃炎、胃溃疡等常见胃病相混淆,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另一方面,则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尤其是那些高盐、腌制、烟熏等不健康的食物,已经被证实与胃癌密切相关。
亚硝酸盐:腌菜中的隐形杀手回到福建这对夫妻的案例,他们之所以会先后患上胃癌,很大程度上与长期食用腌菜有关。
腌菜作为一种传统的食品,因其独特的风味和保存方便而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在腌制过程中,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细菌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但在一定条件下,它会转化为具有强烈致癌性的亚硝胺。
亚硝酸盐的转化与腌制时间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腌制开始后的2-3天内,亚硝酸盐的含量会迅速上升,达到一个高峰;随后,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逐渐下降,直至趋于稳定。因此,腌制时间过短的腌菜往往含有较高的亚硝酸盐,长期食用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胃癌早期有5大症状胃癌虽然早期症状不明显,但并非无迹可寻。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高度警惕胃癌的可能性:
腹痛失去规律:无论是胃炎还是胃溃疡,其腹痛通常都有一定的规律。然而,一旦疼痛变得持续且毫无规律,就应警惕癌变的发生。反复烧心反酸:“烧心”是指发生在胸骨下部附近的烧灼感,而“反酸”则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到口咽部。这些症状虽然常见于胃病,但如果反复发作且难以缓解,也可能是胃癌的预警信号。体重快速下降:胃病患者如果短期内体重急剧下降,体形明显消瘦,且吃药也无法缓解病情,这可能是癌变的信号。腹部出现包块:在心窝处摸到质地坚硬、挤压疼痛的包块,可能是胃癌的征兆。随着包块的增大,不适感会大大增加,甚至累及背部、胸部和胸骨后。黑便:如果胃病患者出现无法解释的黑便,可能表明胃溃疡出血或发生癌变。预防胃癌的饮食建议面对胃癌的威胁,我们不能坐以待毙。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胃癌的风险。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预防建议:
多吃新鲜蔬果:新鲜蔬果富含类黄酮、维生素C、番茄红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防癌等作用。研究显示,每周吃水果超过3次的人群胃癌风险降低62%,每周吃蔬菜超过3次的人群胃癌风险降低38%。建议成人每天摄入300-500克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及200-350克新鲜水果。多吃全谷物:大量食用全谷物(如小米、玉米、高粱、燕麦和荞麦等)可将胃癌风险降低13%,而大量食用精制谷物则会使胃癌风险增加36%。建议每天摄入200-300克谷类食物,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为50-150克。多吃非发酵豆制品:摄入大豆可以使胃癌风险降低36%。建议多食用豆浆、豆腐、豆干等非发酵豆制品,而尽量避免食用腐乳、豆豉等发酵豆制品。多喝绿茶:茶叶中富含茶多酚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癌等作用。研究显示,适量喝绿茶可以降低胃癌风险。建议每月喝茶50克以上,但注意不要喝太烫的茶。减少盐摄入:过量摄入食盐会导致胃黏膜损伤和萎缩,增加基因突变的可能性。成人每天摄入食盐不应超过5克,并减少腌制蔬菜、咸鱼等高盐食物的摄入量。减少油炸、烟熏食品摄入:腌制和烟熏食品不仅含盐量高,还含有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等。烧烤、油炸等烹饪过程会破坏营养成分,且容易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建议尽量避免食用这类食品。减少饮酒:酒精可刺激胃肠道,导致胃黏膜损伤与出血。研究显示,胃癌风险明显随饮酒量增加而增加。建议尽量避免饮酒。减少红肉摄入:摄入过多红肉(如牛、猪、羊肉等)可显著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建议每周食用红肉次数应低于3次,总量不超过350克,并可通过食用白肉替代部分红肉。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胃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建议45岁以上人群每隔2-3年进行一次常规胃镜检查;感染幽门螺杆菌、肝炎病毒或有消化道癌家族史的人应在更早的年龄开始胃镜检查。此外,还要注意做好糖尿病筛查等相关检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