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以为是的创新,也不过是重蹈多年以前的旧迹罢了。
历史只不过是一次又一次轮回。
在我看来,现在所谓的进步,只是技术上的进步,而相对于人类本身来说,和多少年之前相比,并没有什么多大的改变。
一
在商人眼里,一切都是商机。
成功就来自于这种敏锐性,“在巴黎,一切都能出卖:愚笨的姑娘和伶俐的女郎,谎言和真理,泪水和微笑。”
一百多年前,法国著名小说家左拉在小说《陪衬人》中,这样详细地描写出残酷的现实:
“在这个商业国度,美,是一种商品,可以拿来做骇人听闻的交易。大眼睛和小嘴儿可以买卖;鼻子和脸蛋儿都标有再精确不过的市价。某种酒窝、某种痣点,代表着一定的收入。伪造术真是巧夺天工,竟然连仁慈的上帝制造的商品也能仿制。用燃过的火柴棒描绘的假眉,用长长的夹子连在头发上的假髻,售价更是奇昂。”
原来,时代的车轮虽然在滚滚前进,但对于某些东西来说,一直是原地踏步,根本没有什么进展的。
比如整容。
即使过了这么多年,在对待自己的容貌上,和左拉时代的处理手段又有哪些区别?
造假酒窝,点颗痣,纹眉,植发……
电视上,杂志上,网络上……全部充斥着有关整容的医院信息。
进步的只是做造型的技术,没有进步的是人仍然“爱美”的心;君不见,现在满大街都是一张又一张无法得到区分的“网红脸”!
难怪左拉也发出感叹:“我们是文明的民族,请问,文明如果无助于我们欺骗人和受人欺骗,从而使我们生活得下去,又有何用?”
二
正因为某天发现这个商机,精明的商人杜朗多,想到了一个妙招:开一个“陪衬人”代办处,以丑怪之人为贩卖点,让她们作为美的点缀式商品而存在。
左拉用看上去赞美的语气写道:“今天,我只想叙述代办所的创举,以使杜朗多的大名留芳后世。这样的人,历史上理应有其显要地位。”
这既是对无良现实生活的无情嘲弄,更是对人心商业化的讽刺。
俗话说“红花还须绿叶配”,又有人说“美人身边并没有真心的朋友”。
这些话语虽然说来轻巧,但内部隐藏的真意,其实都是分外残忍的现实写照。
人们往往都养成了既定的习惯,把自己的目光聚焦于赏心悦目的事物上,至于那些“绿叶”似的配角,只能永远站立于阴影之处,无人关注。
就像摄影的镜头永远对准着鲜艳的红花,那些再灿烂的绿叶,也仅仅只是一个背景。
商人杜朗多开办陪衬人代办处的初衷,便是由于这个发现。
但事实上,他并不是盲目草率的,而是“整夜掐指盘算,攻读那些对男人的愚蠢和女人的虚荣心阐述得最透彻的哲学家们的著作”,然后才做出决定。
商人的成功,并不像众人所看到的那样,是轻而易举的,是一蹴而就的。
任何人,都不能随随便便就取得成功。
因为你需要煞费苦心,甚至在关键时刻抛弃良知。
比如为了同盟的商业利益,即便再爱做慈善,也要站出来为996鼓吹。
三
在阅读小说过程中,开始原以为左拉会对商人的这种行为进行讨伐,然而,直到最后才发现他只是用有些戏谑的笔法对商人描写一番。
本来也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凭什么会得到指责?
但是,我们仍然难以忘记著名的一句话:“资本主义把人变成了商品。”
没错,说这话的只能是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
除了他老人家,还有哪一个能够像这样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呢?
他总是能够透过充满混乱的表层,准确地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处。
至于能不能解决问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人心总是随着潮流随意变化。
再伟大的思想家,也无法轻易搬运大众早就石化多久的脑袋;这些或漂亮,或丑陋的脑袋,都早已经被命运(啊不要怪我扯到命运)指定了行进的道路。
无法思变,也无法挪动。
四
在商业成功的背后,往往是人性地泯灭。
或许,你有意见,但我很大方地允许你保留吧。
左拉在小说《陪衬人》中,公允地描写了商人杜朗多的成功之处,没有过多谴责(因为事实上正当的商业是无罪的)。
他还细致地叙述了那些“陪衬人”的悲哀;这是人道的心灵映照,赞美这种行为吧。
“不知道人们是否能理解陪衬人的境遇。她们有在大庭广众间强装愉快的欢笑,她们也有在暗地里悲伤涕泣的泪水……独自回到自己的亭子间里,迎面的镜子向她道出真相,丑陋赤裸裸地摆在眼前,她感到自己永远也不会被人爱了。她为别人引来爱情,而她却永远得不到爱情的温暖。”
不管是本心自愿,还是生活强迫,原本存在世间的,为人所周知的,只是那些以“美女经济”为指导思想而出卖的勾当。
现在,对于这些原本就生长的“丑”的人来说,作为商品被出卖,更是一种雪上加霜的行为。
在这里,无论是“美女经济”的,还是“丑女经济”的,对于作为商品而遭到贩售的,都是真正的、事实上的——人!
可悲的正是这一点,大家都忽略了,在或嘲讽,或谴责的时候,已经忘记作为人自身,到底处于何等位置。
这何尝不是所有人的悲哀?
左拉用同情的笔调悲天悯人了一番,最终除了叹息,仍只是觉得:“一个痛苦的灵魂于进步是无伤大雅的!人类在前进。未来将对杜朗多感谢不尽,因为他把迄今一直是死的商品投入贸易,因为他发明了一种装饰品,给爱情提供了方便。”
好吧,我们相信,他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小说家,用了反讽的笔法,巧妙地对现实进行了一番无情地嘲弄。
五
当写到这里,我的头脑变得有些混乱。
因为有许多词语蜂拥而来,什么金钱至上,什么物质主义;什么美女经济,什么丑女经济;什么物化女性,什么附属品……
种种念头,浮想联翩,简直没有办法安宁下来。
在印象中,我应该用大义凛然地口吻,对商人的无良,陪衬人的麻木,作者没有原则的调和性,统统必须给予严肃地批评。
可是想了想,自己又能凭借什么资格呢?
一直挣扎在同样泥潭里的我,只好颓然收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