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几个菜?咋吃啊?伊朗古都克尔曼的古老和现代五星级宾馆

舍间工看国际 2024-12-09 18:24:48

第四篇:心醉克尔曼(下)

经过一个无梦的夜晚,我们迎来了一个响晴的早晨。赶紧洗漱、吃早餐,因为跟包车的导游说好了,七点半集合出发,不然回来晚了可就赶不上下午去亚兹德的大巴了。这个酒店让我们看到了伊朗五星级酒店早餐是什么样子的。

和一般的酒店相比也就多了两三样,那种叶子样的“蔬菜”,严格意义上不能叫蔬菜。又苦又涩,极其难吃,说不上是薄荷还是什么。不过,我猜想是不是对血脂和血压有好处?因为这里的人饮食肉类的太多了。

咖啡和饮料都一般,跟国内五星级饭店没法儿比,中间小碗的汤倒是值得一赞。饼无疑是最好的。一个男人两个蛋,正好!

吃过饭等了一会儿,导游和司机如约而至,因为要追求速度,换了一个小车,虽然没有空调,但在高原上奔驰也没觉得怎么热。

车辆狂奔在车辆极少的公路上,随手用手机拍下还没有消失的月亮。的的确确是月亮。

戈壁上的高山和高山下的戈壁。

山上有雪,地下有油。

导游和我在探讨路线和景点

长途奔袭,伊朗是不允许一个司机开车的,必须有另外一个有驾照的人陪同,这也是为什么昨天导游说无法不跟同的原因。警察是要严管的。

一种直接裸露的山的肌肤,没有一点娇柔和阴郁,哪怕沧桑一些,也要阳刚到底。一方水土一方人,难怪这里的男人牛叉的不行。

天蓝的很纯粹,地干的很彻底。

路过一片果林,似熟未熟。摘下来一个尝尝,还没有味道,既不苦也不涩。看来只有等到成熟了才有味道,这一点有点儿像人类。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奔驰,我们来到了克尔曼城外第一站:雷恩古堡(Rayen citadel)Rayen是座历时千年的古城,目前考古界对古城的准确年代尚未有明确结论。不过,看它的风格、样式都与 Bam古城很象,我猜应该是差不多时间?外城城墙基部足有三米厚,顶部略窄,也有一米宽。时间关系去不了Bam古城,来雷恩也行啊。

古城墙

像是一个文物展的宣传,这样的墙面肯定是修葺过的了。只是下半部分可以看出些许原貌。

出售门票和各种纪念品的地方

这就是雷恩古城的沙盘。有内城和外城之分,内城是政府和官员的府邸,内城和外城之间有巴扎、粮仓、浴室、民居等。左边三分之二是平民区,右边三分之一是富人区。等级森严,从古至今历来如此,又何止今天。

据说:现在的发达国家也是富人、穷人阶层分立,只是阶层之间的壁垒没有那么坚固和不可打破而已。我们所谈论的公平正义、公开透明从来都没有绝对的存在过。也许柏拉图的《理想国》里面可以存在?我想也不尽然,还是释怀一笑,顺其自然的活着吧。

哪有什么十全十美的国家和制度?就像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跟自己的过去比比,我们已经成就非凡啦。对!就跟自己比!怎么比都觉得心安理得!

纯手工织地毯的情景,干嘛弄电表箱?不如摆上若干蜡烛更应景。哎呀,不行,要绝对防火!

金属工艺品制作间。太简陋了,以至于根本看不出来干啥的。

进门右拐整个一天街都是这类的店铺。当时人很少,所以店铺也不是很多,但是很有代表性。

远处大门就是官员的府邸这条路就是区分穷富人区的,左边平民,右边富人。

平民区的住宅,泥巴混合着稻草,跟我们解放前的住宅差不多啊。

别看简陋,但是采光、通风、引导雨水、保温等都是科学设计好的。

站在平民区的房顶上看官员的府邸,也就是内城。

远处几排圆顶的建筑就是整个城市的粮仓,储藏粮食和蔬菜。

回头看平民区这一侧

站在官员府邸屋顶看平民区。

官员的府邸里面中间是庭院,四边屋子明显条件好,据说根据四季不同,所住的屋子也不同。

怎奈一扇门都不见,是特意为之,还是向来如此?应该是后者。

这里有个类似八卦的通道,确实是四通八达,凉风习习。

通道口上方的屋顶。

此地适合赏花喝酒,请问尚能酒否?据说,古代可以。

这里是官员府邸的屋顶,可以踢足球了,呵呵,估计可以晒晒粮食和干菜什么的。

回看官员府邸,不禁慨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城外雪山依稀可见,蓝天真蓝,山下有城,只是因为有你-----------水。

站在城墙上看雪山,美不胜收。

参差不齐的建筑静静的印证着历史,此时无声胜有声。

城外,雪山下,现在的居民区。那是多么宝贵的绿色啊?

与雪山相对的另一侧山脉,因为高度不够就没有达到雪山的境界。可是也有自己的风采啊。

唉,要是让我选择,我还是愿意在城外,不仅仅是因为绿色,而是不喜欢这个围城,把人的胸襟都弄没了。

接下来就重点看了看粮仓,这个是粮仓里面负责保护的神的雕像。供人储藏粮食时拜祭用的。

粮仓里面整洁、干燥、通风、设计科学。

右边有光的地方是粮仓的后门。走出了烈日暴晒下的古堡,驱车半个小时,就又回到了我们来之前路过的马航庄园,也叫王子花园。

路上戈壁依旧。高原戈壁也是层峦起伏。

王子花园的停车场,标致车依旧是绝大多数。

庄园外的山,这要是梯田该有多好?

庄园的外墙。

庄园的正门,此景是克尔曼旅游标志性建筑之一。

水清而列,临水处有丝丝凉意。

象个小瀑布的特写。

庄园里面层层留下的雪山,有水有树有花之地当地人就叫花园。据说此美景当时修完之后,此处国君非常残忍的把工人全部杀光,害得平民都不敢在附件居住,就剩下他孤家寡人了。

在高原戈壁之中有如此美景,要是让我留下,我也毫不犹豫,只是留多久,需要商榷。

回望门楼

花园正中的国君之房。现在已经是纪念品商店了。

两侧的引水渠

一池雪水向下流

再看看全景,君临天下也不过如此吧?

花园里面王宫两侧的供游人休息的地方,一是人少,二是太晒,所以肯定没人。

此君,就是此君,残暴至极。目露凶光。把盖园子的人全杀了,典型的卸磨杀驴。

本来就是这样琳琅满目的,可是等我们十个人离开之后,很多柜台上已经空空荡荡了。中国人的购买力让导游见识了一下,很受刺激。本人则把其中一个柜上的所有的小镜子全部拿下。重在参与嘛。如此采购完之后,赶紧离开,不然还会有很多人拿着很多商品送过来推荐给我们的,此地不可久留。再说时间紧迫,游览还是最重要的,下一站是:the grave of shahnematollah vali 一个伊斯兰教苦修人的坟墓,前面是纪念他的清真寺,寺后就是他的墓。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一个得道高僧。

这个就是正门,从王子花园来这里也是将半个小时。此时时间已经到了十二点半了。我们真的应该抓紧时间了。

正门之后 的第二道门。

进入第二道门之后就是庭院和后面的清真寺了。

上房顶看屋后

第二道院墙及旁边的纪念品商店,我让导游帮我挑了几盘伊朗音乐特色CD。

这是圣人召集民众讲经的高台

从屋外侧面看此圣地

屋顶众多的通风塔楼让里面的人凉爽无比。

她们三代人也是游客,只是长大了,色彩就单调了。

此处圣地对外开放,我脱鞋进去,看到男士一侧有几个人虔诚祷告。

孩子们则不受拘束。

一律朝向麦加方向,向圣人祈祷。

屋子顶部简约而不简单

圣人的棺椁和使用过的圣物,周边用的可都是玉石啊。

女士一侧

看不到身材,更看不到样貌,只能看到那一份透彻身骨的虔诚。

祷告之余,也可稍作休憩。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宗教依然不衰,说明其在人的精神安慰层面作用不小。

在路上,导游就跟我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说,你们不相信灵魂,难得也不相信这个世界总是有个神秘的力量存在吗?你们怎么看宇宙?怎么看人类?怎么看自己和真主?

我顺便给他介绍了我们眼中的宇宙产生,地球上人类的出现,以及应该相信自己等等。他听后还是摇头叹息,表示不理解。我也没深说,一是英语水平有限,再则一句两句也说不清。这类哲学问题以后还是不要问我了,把我逼疯了谁给你付费啊?还是静悄悄的走出来吧,我们稍事休息之后,就得回酒店了,两点之前退房,赶四点的大巴去亚兹德。这一路走来,还是应该提提这个人-----

穿白衣服的家伙是我们的司机,工作关系隶属于五星级酒店,他是保安部的主管,导游解释:之所以他亲自出马,实在是因为我们十个中国人太扎眼,不派个硬手不放心。我心里立马肃穆起来。在伙伴们抢购纪念品之时,我和他边抽烟边聊天,原来此君大有来头,他曾是伊朗国家队的散打运动员,参加过北京奥运会,教练就是中国人。一边说,一边展示他手上的伤痕。他当运动员期间去过很多国家,最好成绩:奥运会第三名。

得知他的经历,我竖起大拇指,立马把自己从中国拿来的一盒随身带的烟给他了,看着他高高大大地伸出手来和我相握,就有了无比安全的感觉。后来证明他确实是有经历的人,因为他把我们送到汽车站的时候,那些站前的杂碎们都主动跟他打招呼,而且在我们等车的两个小时里没有任何恶意的打扰。我窃想:黑白两道通吃吧?下次哥们来克尔曼还住你们酒店,希望你还在啊---------------------

汽车站里等车期间也没闲着,逮到一个算一个,能说英语就好好聊聊,不能说英语的咱直接教他们说汉语。什么叫文化交流?随时随地,不用正规的课堂教学。哈哈只是时间飞逝,没得瑟多久就上车了,这个不是VIP了,但是也算豪华大巴,干净整洁,最重要的是有空调儿,凉快啊。克尔曼的历史也不短了,上溯可以到丝绸之路期间,就闻名海内了。我们没时间全部逛完所有的景点,但是确实有一种在正确的地点,遇到了正确的人的感觉,其实心里面一路一直惴惴的,只是因为十个人一起目标太大,行动有方便的地方也有更多不方便的地方,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安全,这里的人太团结,一旦出事儿,他们可是全体总动员的。语言不通,警察太远,麻烦怎能轻易平息?胆大心细之余,遇到了正确的人,心里甚是安慰,尤其是这种出行方法在克尔曼让我觉得安心,可以静心下来好好的沉醉于人文、历史、景色之中,而无需担心什么。身动心静,无酒也值得一醉!再见了克尔曼,请深深的给我一个拥抱吧!睁开眼睛一看,啊?抱我的原来时导游啊--------

0 阅读:18
舍间工看国际

舍间工看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