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闰土的叉
编辑|闰土的叉
在张永红的世界里,每一片剪下的纸片都是命运的轮廓。
他先天残疾,身高只有70厘米,他一出生就手握一张十足的烂牌。
娶了妻子,妻子却和路边一个瘸腿乞丐跑了,留下患有遗传病的女儿和一片狼藉。
为了生活,为了养活女儿,他靠着一双手重新拾起被踩碎的人生。
北京的胡同儿南锣鼓巷,张永红真正的人生从这里开始。
他以剪刀代笔,刻出中华之美,彻底颠覆了大家对传统剪纸的想象,一幅剪纸价值60万。
不仅如此,张永红的剪纸还被他搬到了央视展览,他说“要让世界都了解中国的艺术”。
残酷的生活,艰难的人生,张永红到底该怎样用双手和剪纸刀,剪出一片新的天地?
蜗居的艺术家都说胡同是老北京的魂,最有名的莫过于南锣鼓巷了。
而在南锣鼓巷最深的巷子里,一个传统艺术剪纸工作室,4平方不到的小屋里挂满了剪纸作品。
张永红的剪纸店
张永红是这里的主人,周围人来人往,大家习惯喊张永红一声“小人儿”。
这个小屋是张永红的工作室,也是他和女人相依为唯一的家。
相较于其他,张永红的小店没有起拍的门面,没有醒目的招牌,更没有24小时循环播放的扩音喇叭。
从门前走过去,不会有漂亮的服务员卖力的往你手中塞小广告,但屋里的一切,总能想吸引着人来人往的路人驻足观看。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窗上贴的红色剪纸,屋里挂着的,店面不大却挤满了人,连个插脚的地方都没有。
张永红的屋里充满了喜庆,红色宣纸,精美的刻画了草木万物还有各地的特色建筑,他的剪纸作品繁多又精美,无论画鸟、游鱼都活灵活现。
顾客们热情的挑选的剪纸,张永红就坐在一旁继续裁剪着。
四十多岁的他身高矮小四肢短小,整个人都呈现出极不协调的比例,但他手中的见刀却速度飞快,一张张小像和花鸟鱼虫呈现。
靠着这个店,张永红能勉强维持照顾着女儿的身体和生活,他说女儿的病不好治,他不能停,剪的越多,赚的越多,女儿活下去的希望就越大。
张永红说,刚到北京的时候,自己已经凭借剪纸有了一定的名气,也能赚不少钱。
但日子刚稳定下来,一个突如其来的事件让他陷入了困境。
当时他花了一年时间创造出来的剪纸作品《清明上河图》在拍卖之前丢失了,这幅图是他给女儿做手术的全部希望。
张永红剪的《清明上河图》局部
他说,有人出价60万元购买他这幅画,但还没等他把自己耗尽一年心血的画卖出去,《清明上河图》就丢了。
“我一个人在这真的很难不知道该怎么办。”说起这段往事,张永红眼睛噙满泪水。
他说自己的日子太苦了,好像从出生那天起就注定了苦命。
但曾经的张永红,也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有一个温柔的妻子和女儿。
直到妻子无法承受生活的重压,悄然离去的那一天,张永红的世界被彻底一分为二。
自由残疾不自弃张永红出生在陕北延川的一个乡村,在他印象中,家乡的剪纸很出名,而奶奶又是县里出了名的“剪纸高手”。
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不少人都来家里找奶奶剪窗花。
陕北剪纸线条醇厚有力,剪纹简洁,充满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边塞特点。
小时候的张永红最喜欢趴在桌子上看奶奶剪纸,他总觉得奶奶的双手有魔力, 不用打线稿,不用画画,直接一把剪刀上手就能剪出活灵活现的十二生肖和花花草草。
后来奶奶年龄大了,村里的人有开始找母亲剪。
这段儿时的经历,是张永红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直到他12岁,童年的美好戛然而止,转而,他的人生和剪纸扯上了渊源。
12岁那年,张永红被检出出身体患有软骨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瓷娃娃病”,这种人永远长不大,而张永红的身高也彻底停留在了70厘米。
罕见的遗传病无法痊愈,只能通过药物缓解,但长期高昂的治疗费对张永红这种贫苦家庭来说,根本负担不起。
也正因如此,奶奶和母亲才会更加卖力的给人家剪纸赚钱,给他看病。
因为身体的原因,张永红的骨头很脆弱,稍不注意就会骨折,因此当同龄孩子都能奔跑玩耍时,张永红只能躺在床上干巴巴看着。
生理上的疼痛让他不得不像现实低头,但心里上的自卑和折磨让她无法控制。
没法上学,奶奶便教他剪纸,有了手艺以后不至于饿死。
张永红开始从床上转移到院子里,他坐在凳子上临摹羊、鸡鸭等家畜然后反复画,反复观察。
信息来源:华商新闻
那时候,奶奶强制要求他画十二生肖,画不好就不让吃饭,就这样成百上千次的联系,各种动物的形态早就刻在了张永红脑海中。
手指流血了,简单包扎一下继续剪;白天剪、晚上剪,只要有时间他就钻研剪纸。
张永红的剪纸工具
后来,张永红越练越快,越剪越精致,张永红的技艺越来越好,后来找母亲剪纸的人就变成了都找张永红。
张永红靠着剪纸,在村里出名了,一支烟的功夫,他就能剪出一张“囍”。
梦想、传承1991年,18岁的张永红第一次参加陕西举办的一场兼职大赛,他剪的《江南水乡》栩栩如生让评委过目不忘。
复杂的剪纸采用了多层剪纸技术,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和秀丽,水面上的倒影,摇曳的船只和残缺的树木,每一个细节张永红都刻画的淋漓尽致。
靠着这门技术,他拿下了剪纸大赛的一等奖和奖金,这是他第一次靠着剪纸赚钱,他感到了无比骄傲。
后来,他主动告诉父亲说自己想出去,想去大城市赚大钱,就这样背着行囊和梦想,张永红远离家乡。
他没有钱,但他很乐观,他流浪到哪就睡到哪里,走到哪家就在哪。
他辗转多地,去了江浙沪,在路边剪纸人们夸他真厉害;他去了遥远的深圳,当地记者找上他想要为他宣传。
上海、江苏、福州,张永红拖着残缺的脚步走遍了每一个城市,那段时间他过得自由自在。
后来他来到北京,在当地社区的帮助下在南锣鼓巷定居安家,2003年一次社区活动他认识了妻子小娟,两人生下了一个女儿。
单薄生活的压力和患有疾病的女儿让妻子感到压力,于是她悄无声息的离开了这个家,和路边一个瘸腿乞丐私奔了。
临走前她留下一封信,信中她表达了对张永红和女儿的愧疚,也结识了自己逃走的原因,巨大的经济压力让她选择逃走,只剩下一地鸡毛。
张永红女儿
尽管如此,为了女儿,张永红没有选择放弃,他变得更加坚强靠着剪纸维持着生活,017年,他的剪纸作品受到了国家级评审团的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张永红也被评委工艺美术家。
如今的张永红,依然是那个为了生活和女儿奔波的男人,但如今的他,除了维持生计之外,他也参加各种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他说,剪纸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他希望能让剪纸艺术走向世界,让全世界都看到独属于中国的文化和传承!
参考资料:
1.华商新闻:《延安剪纸“小人儿”身长不足二尺北京摆摊为女治病》
2.澎湃新闻:《蜗居在南锣鼓巷里的剪纸人》
喜欢本期节目,请您点击“关注”,不错过下期分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