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榘见到老搭档的儿子显得难过:应该千方百计把他留在工程兵

安琪拉是只矮脚猫 2025-03-18 17:11:30

新中国一建立,陈士榘就被点名为工程兵的头儿,这一当就是二十多年,期间他和好几位将军一起合作过。这里面,要说配合得最顺手的,还得数谭甫仁将军。

他们俩在打仗那会儿其实没怎么一起工作过,但之间确实有那么点关系。

谭甫仁以前参加过澎湃领头的那场起义,但起义失败后,部队散了,他为了找队伍和糊口,就跑去国军那边当了兵。后来,红军把谭甫仁所在的部队给俘虏了。在改造那些俘虏兵的时候,谭甫仁哼起了国际歌,这一唱,就把陈士榘给吸引住了。陈士榘把他叫出来,问他怎么会唱这首歌。谭甫仁就把自己以前的经历讲了一遍,还找了认识他的人来证明。这样一来二去,谭甫仁就又回到了革命的大家庭里。

抗战一打响,他俩就都在343旅工作。后来,革命地盘越来越大,他俩也就分开了。到了解放战争那会儿,谭甫仁去了四野,当上了军副政委;而陈士榘呢,在三野,当上了兵团司令。

解放后,谭甫仁进步神速,到了六十年代,他已经升到了大军区级领导的位置,和陈士榘一起工作。

工作上,他俩特别默契,可能因为之前有过上下级的关系,谭甫仁对陈士榘特别敬重。跟之前的合作伙伴比起来,他们俩在工作上几乎没啥意见不合。可到了1968年,上头突然把谭甫仁从工程兵调到了云南,这事儿不光陈士榘觉得意外,谭甫仁自己也觉得挺突然的。

那时候,昆明军区的头儿秦基伟跑到北京去了。同时呢,第一政委阎红颜,他还是云南的第一把手,可惜人没了。第二政委李成芳也跟着去了北京。这样一来,云南那边,还有昆明军区,就缺了大领导。把他调过去顶上,其实也是对他本事的一种肯定。

陈士榘心里头挺不是滋味的。要找个能搭上手的好伙伴,难啊!可他又能怎么办呢?这事儿是上面定的,他没法改变。

1970年底,12月份的时候,军区大院那儿突然响了几声枪,结果一位高级将领就这么没了。这事儿传到陈士榘那儿,他心里头那个沉啊,别提多难受了。

说到这事儿为啥会发生,原因其实挺多的。陈士榘讲过,这就是一连串的巧合碰一块儿了。具体是啥导致的,咱们就先不说了。

那个年代挺特别,按理说,身为大军区的头头,外面的人想进来不容易,但大院里面的人却挺难管的。反正保卫工作确实出了岔子,和平日子过久了,大家把战争时候的那股子警惕劲都给丢了。

过了好些年,谭甫仁的儿子跑到北京去见陈士榘,一瞅见老朋友家的孩子,心里头那叫一个不是滋味。他就琢磨,当时要是想点法子,把他留在工程兵部队里,那该多好啊!

回想起来,其实当时要想留住他确实挺难的。派他去云南,主要是为了解决那边的军地矛盾等问题。现在再提什么想尽办法,也都是后来的说法了。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