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逝世21年后,私人账户被查出46万存款,调查后真相令人感动

祥华史谈 2023-12-16 09:56:05

“周总理一生节俭,去世后名下竟然有笔1.2英镑巨款?”

前言

1997年银行工作人员工作时意外发现,伟人周总理名下还存有一笔巨款,在当初那个年代,1.2万英镑绝对算得上是一笔巨款,换算成人民币足足有46万之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勤俭一生的周总理,逝世后名下为什么会多出一大笔巨款?这笔钱到底从何而来?

一、46万巨款从何而来?

1997年的一天,中国银行的工作人员在进行账户整理时,意外发现周总理的账户中静静躺着46万巨款,银行发现后立马对此事重视起来,上报中央后,着手寻找这笔钱的来历?

此时周总理已经逝世多年,银行工作人员追查这笔巨款,是在1967年汇入周总理的账户内,这笔钱自从汇入就一直静静地躺在账户内。

这笔钱的来历要从一位叫做多利的英国姑娘说起,多利是一个地道的英国人,当时她从课本和报纸上了解到中国后,就非常向往中国,很想去中国,可此时因为战争、断交等一系列问题,她想前往中国的愿望破灭了。

可之后的一件事为她带来了转机,那就是中国银行进入国际市场,开始在西方国家开设分店,多利中国银行扩建并在英国开设分行的消息后,非常高兴,她决定进入中国银行工作,距离中国这个神秘而古老的国度更近一步。

此时中国银行招收柜员,虽然柜员这个职业很普通,但也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支撑,可多利并没有退缩,而是努力学习后成功进入中国银行入职。

此时千里之外的中国正在抵御日本侵略者,从报纸上了解到中国人民受苦受难,她非常心痛,此后英美等国支持中国抗战,支持中国打击日本侵略者,在中国银行门口摆放了一个支援中国的抗战的募捐箱。

多利见状拿出身上所有的积蓄放到募捐箱内,希望中国能早点赶走日本侵略者,她想去中国游历,看着很多爱国华侨纷纷往募捐箱里捐钱,多力非常感动,还帮助中国宣传抗战,希望能多拉来一点援助。

可随着时间一长,多利发现捐助的抗战款项只有三分之一能到前线战士手中,剩下都被银行高层贪墨!多利知道真相后非常震惊,因为贪墨这些援助款的人都是中国人,如今自己的国家正在蒙受苦难,他们却中饱私囊,克扣前线战士的救命钱。

多利得知此事后,立马将发现的问题层层向上级汇报,可这个问题最大源头就是银行行长,他拿了大头,底下人依附在行长手下分得一杯羹,多利的行为动了很多人的利益。

在银行内部多利遭到同事们的孤立,可这并没有让她退缩,她坚持插手此事,可多利也是双拳难敌四手,在银行内部没人帮她,没人敢为她出声,甚至众人开始联手排挤多利,想要把她赶出公司。

就在多利最困难的时候,她遇到了未来的爱人刘本堃,他察觉出多利的处境,也对银行行长的贪污行为愤怒不已,刘本堃来到银行后,出手保护多利。

此件事最大的罪魁祸首就是银行行长,没有行长的庇护和纵容,众人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为了保住多利的工作,刘本堃带着多利来到行长办公室。

刘本堃本想站在家国大义的层面上劝说行长,让他迷途知返,可这无异于对牛弹琴,行长早已被金钱腐蚀,成为金钱的奴隶,任凭刘本堃如何游说,行长依旧我行我素。

最后他退求其次决定保住多利的工作,行长说:“多利必须走,我说的”,刘本堃听闻威胁到:“你敢把多利开除了,我就把你私下里干的龌龊事全部都公之于众,看你这银行行长的职位还能不能保得住”。

听到刘本堃的威胁,行长也略微有些害怕,最后还是妥协了,多利没有被开除,继续在银行里工作,之后两人在一起工作,慢慢接触,慢慢了解,互有好感的两个人,最后踏入婚姻的殿堂。

二、为国为民的好总理

婚后多利心底留下一个遗憾,那就是她没能去梦寐以求的中国,刘本堃心底也有一个遗憾,那就是国家最危难的时刻,他没有留在国内一起跟前线战士们抗击日本侵略者。

两人心底都有遗憾,随后一拍即合,决定收拾行李去中国,将自己的有用之身投入到战争之中,可当时战事紧急,他们经过许多努力也没能踏上前往中国的道路。

此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两人变卖家产和家里的物品,准备前往中国,可临行前他们得知中国刚刚经历战争,国内百废待兴,国家领导人和全国百姓一同吃苦,两人得知中国的现状后,立马放弃前往中国,将变卖房子还有攒下的钱都汇聚在一起捐给国家支持社会主义建设。

可之前银行行长的贪墨行为,让的两人不知道到底该相信谁信任谁,最后决定将所有的钱都汇到周总理的账户上,他们知道周总理全心全意为国家和人民奉献。

周总理得知此事后是持拒绝的态度的,可当时两人选择了匿名汇款的方式,他们就是怕周总理不接受他们的好意,此后周总理一直想把钱还回去,但没有找到汇款人的信息,没找到主人,这笔钱也没动用。

周总理与夫人邓颖超女士因为战争失去第一个孩子,后来邓颖超女士因为难产和内心的伤痛,无法再生育,周总理得知安慰妻子:“我不在乎有没有孩子,我只在乎你,我们没有孩子,那就把全中国的孩子都当成我们的孩子,我想他们也很愿意赡养我们”。

此后周总理夫妇将一大半工资拿出来,救助孤儿、烈士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周总理和毛主席一样节俭,每天粗茶淡饭,除了接待外宾,每顿饭都是很简单的一荤一素,吃不完就留下明天接着吃。

对待后人周总理时常拿:“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告诫后人要珍惜粮食,建国后周总理非常忙碌,每天熬夜干活一干就是三四点,有时候经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三、主动降工资,节俭的国家领导人

建国后国家领导人、各级干部开始实行工资制度,可自从1954年制定完工资制度后,国家干部的工资不仅没有涨过,还降过几次。

毛主席的工资作为所有领导人中最高的,在国家最困难的那段时间里,为了减少全国人民的压力,毛主席与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带头提出降薪,毛主席一个月工资只有404.8元。

日常的开销、抽烟、喝茶、伙食费,毛主席的工资勉强够用,毛主席有很大一笔稿费,但毛主席从不用在自己身上,大都是帮助有需要的人,例如身边的卫士、儿女、旧友、老师、同乡人等。

毛主席对自己很吝啬,对别人却从不吝啬,周总理和夫人邓颖超女士有两份工资,但生活依然过得很拮据,他们虽然没有孩子,但还有外甥,建国后周总理兼职外交部长,接待外宾时花销大,周总理就会自掏腰包付钱。

身为一国总理,周总理很爱请人吃饭,每月的工资都会花超,成为一个“月光族”,工资上交夫人邓颖超之后,花超了还要伸手向夫人要钱。

新中国建立初期,薪资待遇很低,但没有人抱怨过一句,叶帅晚年非常爱看书,工资百分之八十都用来买书,剩下的才算做家里的开销。

结语

老一辈革命家过着俭朴的生活,只为这个国家能建设的越来越好,他们把钱都花在百姓身上,我们的国家才会进入飞速发展时代,变得越来越好,才有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

0 阅读:5

祥华史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