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开始那时候,纳粹德国以其强悍而又不失机动灵活的的装甲兵团,如同暴风骤雨般席卷欧洲诸国,28天闪击波兰,44天占据法国,一时之间仿佛整个西方世界都被笼罩在纳粹卐字旗阴影之下。
德军号称动物园系列的各种装甲战车,充当了纳粹最锐利的箭头,在那些驰骋在各个战场上的强悍装甲兵器中,最出名最具战场实用性的估计就是虎式重型坦了,这一款战斗总重达到了56吨的坦克在二战的战场上可是出尽了风头,曾经拥有着“坦克杀手”称号。
不过在德军的战斗序列中,还曾经存在着一款战斗性能也堪称一绝的装甲兵器,虽然没有虎式那么声名远扬,不过也称得上是一款经典之作。它就是兼具了火力和机动力的“灰熊”突击炮。
熊式突击炮的车体总长为5.93米,宽2.88米,高2.52米。战斗重量28.2吨,车组成员分为5人即驾驶员、机枪手/电报员、炮长、第一装填手、第二装填手。这辆突击炮的战斗室前装甲为100毫米,车体正面装甲80毫米,侧、后面装甲30毫米。
熊式突击炮的主武器为StuH 43或者StuH 43/1型150mm火炮,备弹38发。副武器是MG34机枪1_2挺挺,备弹600发,最高时速在公路上40公里/小时,越野时最大速度24公里/小时。
熊式突击炮是以四号坦克底盘为基础,加装一门150mm StuH 43型12倍径主炮,原炮塔位置加装厚达100mm装甲的战斗室。车内可装载38枚弹药,主炮的弹药与步兵使用的sIG 33型重型步兵炮相同,可以发射重达38kg,装药量8kg的150mm炮弹。
熊式突击炮的第一批次生产型号,是从1943年4月份开始生产,总计划生产60辆,其中52辆采用新型的四号坦克G型底盘,而另外8辆则采用四号坦克早期的E、F型底盘。
德国战败前熊式突击炮的最后的生产型号,是从1944年6月一直坚持到了1945年3月,采用四号坦克J型底盘,前装甲板上装备了MG34车体机枪,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种坦克的近距离作战能力。炮身和整个上部车体的外形都为了减少车高而作了改动。还装备了裙板,表面经过当时特有的防磁涂料处理,以减小苏军大量使用的磁性防坦克手雷时的危害程度。
熊式突击炮其实本身还存在着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这辆突击炮的战斗室内空间比比较狭小,38发150mm炮弹弹药基数占据了非常大的空间,所以留给车组成员的的空间就相当狭小,很大程度的影响到了车组成员的操作。
各种型号的熊式突击炮在量产之后,主要装备了德军的四支装甲部队,分别为第216突击炮营,第217突击炮营,第218突击炮连和第219突击炮营。这种突击炮在用于街道巷战,催毁具有火力威胁的建筑物,对付步兵掩体、战壕和以及坚固碉堡方面的效果非常明显。
宁静致远
没有380突击虎,差评[得瑟]
宁静致远 回复 07-31 14:30
数量少,当年坦克世界要是敢出这货,信不信分分钟比五对轮还多
飘零的羽毛 回复 07-31 13:08
数量太少。
Ban
火力就是正义[点赞]
nickname 回复 07-31 14:55
这是军迷圈的调侃语『火力/口径就是正义,射程之内皆为真理』。 原文是德意志铁血宰相俾斯麦说的『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流亭西 回复 07-31 14:32
当年日本火力没有美国高所以美国是正义
鞭长莫急
德国装甲系列战力都不错,就是数量太少了,即使以一敌百也最终淹没在苏军的钢铁洪流之下。
喷我司马
装着4号底盘的缩水偷鸡虎
沉默是金
这个不应该是灰熊机动榴弹炮吗?咋成突击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