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把小鹏汽车和哪吒汽车放在一起比较时,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一个像是在风口浪尖上,正往上飞;另一个则仿佛被拽着往下掉,难以挣脱…
为什么同样都是造车新势力,都有过辉煌的时刻,差距怎么就这么大了呢?咨询了一些内行人,他们给出的答案简直太真实了:看完之后才明白,原来背后有这么多,我们没注意到的因素。首先,在于技术水平的不同说白了,电车的核竞争力,归根结底还是技术。虽然大多数消费者,并不会关注到这些细节:我们通常感知到的,只是“充电快不快”,“续航怎么样”,“智能化够不够”等等。然而,这些看似简单的因素,实际上隐藏着技术上的深层差异,直接决定了消费者是否愿意买单。拿小鹏汽车来说,它的“三电技术”就做得很好,能耗表现很优秀。在各种排行榜上续航达成率都很高,可以说是仅次于特斯拉的存在。不仅如此,小鹏在智能驾驶方面的表现也很亮眼。在很多“封闭道路”上,基本可以做到自动驾驶了,一口气开几百公里都不带累的。
反观哪吒汽车,尽管在技术上有一定积累,但消费者的感知并不明显。无论是在能耗、智能化、底盘设计还是操控体验上,都没能给人带来足够的认同感或惊艳感。考虑到这个问题,哪吒在冲击中高端市场时,就显得相当无力了。虽然它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很多改变:比如推出跑车和瓦罐车等新车型。想要打破市场的局限,吸引不同消费者的注意…但由于技术积累的不足,始终没有摆脱“入门级”品牌的局限,所以就变成现在这个状况。其次,在于品牌影响力的不同大多数人买车会考虑性价比,但当价格相近时,品牌的吸引力就成了决定因素。就像买燃油车时,很多人会优先考虑BBA一样,对吧?在电车领域也是如此。说白了,提到新能源车,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蔚小理”,这三家公司几乎成了电车的代名词。某种程度上,甚至类似“bba”在传统汽车市场中的地位。考虑到这点,潜在的关注者和用户就很多,这天然就多出了很多客户。
而哪吒汽车就不同了。虽然在2022年,它也拿过年度销售冠军,但在很多消费者眼中,还是带有“低端品牌”的烙印。继续在那个价位卖车还好,一旦价格上升,消费者往往会质疑:同样的价格,为什么我不去买蔚小理或者极氪这样的品牌呢?毕竟,开这些车出去,至少不会被当成“网约车”,是不是?因为绕不开这样的坎,所以哪吒汽车一直面临着很尴尬的境地:往下卖不赚钱,亏得越来越多;往上卖又没人认可,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不足。结果也就导致了现在的局面。最后,就是现金储备差距大如果说前面提到的技术和品牌影响力,是冰山的“显露部分”。那么现金储备,就是冰山的“底座”,直接决定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这一点上,小鹏和哪吒的差距几乎是天壤之别…拿小鹏来说,2024年中期的数据显示,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和定期存款加起来有373.3亿元(约51.4亿美元)。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小鹏可以相对从容地应对市场波动,比如提升产能、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甚至有余力做市场营销,以及完善服务体系!
反观哪吒,2023年底的数据显示,其现金储备只有28.4亿元。别看这个数目不小,但在新能源这个“烧钱”行业里,28.4亿可谓是“不值一提”。毕竟,搞汽车品牌,研发、生产、销售,哪一个环节都烧钱。更棘手的是,这种现金紧张的局面,让哪吒的经营决策往往更谨慎小心,缺乏拓展和创新的资本。此外,考虑到资金的短缺,一旦出现战略失误,就很难翻身了。纵观哪吒这几年的发展,就是倒在了“战略失误”上,加上缺乏资金,所以就显得很被动了。
总而言之,小鹏与哪吒的命运分野,既是市场的选择,也是企业战略与资源投入的结果。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哪吒若想改变现状,需要的是更为精准的定位与更坚定的行动。否则,留给它的时间可能真的不多了。
用户16xxx15
现在不是蔚小理 小理小蔚
浮世万千
何小鹏有雷军指点,醒悟得早没被蛀虫吃掉。何小鹏接受采访说:特别感谢雷军,我有一次和雷军打电话讲了很久,雷军一开始还很委婉,中间雷军实在顶不住说:小鹏汽车最大问题就是何小鹏你,你只想当董事,不想当CEO。创始人要深入一线,卷起袖子跟他们一起干。何小鹏听从雷军建议,深入一线兼职经理,发现小鹏汽车高管贪污非常严重,小鹏汽车零部件采购高于市场25%售价,去年送进去好几个高管。
北风飘雪
低端怎么了,比亚迪不是主打低端吗?小鹏能火起来不也是靠低端吗?
用户12xxx37
小鹏的技术在国内都领先,哪吒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