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节目。
眼看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在这喜气洋洋的日子里,人社部也给大家带来了四个好消息。近期人社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里面包含了许多与我们生活相关的内容,涉及多类人群,下面我们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我们要说的第一个好消息就是:我国目前养老基金结余充足。
养老问题始终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养老基金结余是否充足是衡量养老保障体系是否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家都知道,如今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是非常严重的,退休老人不断增加,养老金能否按时足额的发放成为了他们关注的焦点,毕竟养老金关乎他们的晚年生活。那么,就在人社部发布的这份最新文件中,就提到了养老基金的情况。目前我国的养老基金结余是非常充足的,有数据表示,截止到去年年底,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已经达到2.3万亿元。可以说2.3万亿元的投资运营规模,不仅能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还能通过科学合理的投资壮大养老保险基金。那些担心养老基金是否充足的人,完全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了。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第二个好消息就是:人社部优化就业公共服务,为毕业生、青年就业提供更多岗位
人社部在新闻发布会中表示。在2024年他们出台了新一轮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为200多万名困难毕业生发放了求职补贴。为了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还举办了各种招聘会,搭建了线上就业平台,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人社部还把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一个目标,构建了“15分钟”就业服务圈,让那些求职者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便捷的就业服务。不仅如此,他们同时也在积极的推进数字化建设,初步建成了全国“一库一平台”,这个“一库一平台”就是整合求职人员的就业信息,为他们打造一个“大数据+铁脚板”的服务模式。在2024年,已经有253家人力资源机构入驻了这个“就业在线”平台,累计发布就业岗位1.08亿个。这个就业在线平台可以精准推送就业信息,并且高效匹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就业服务效率。
不仅如此,人社部表示,在2025年他们也将继续聚焦青年就业,实施青年就业岗位开发计划。鼓励各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开发出更多与高校毕业生专业匹配,并且能让这些毕业生发挥所长的就业岗位。而且不仅如此,他们还会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奖励等方式,加大力度去支持那些中小微企业、社会组织去吸纳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来就业。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第三个好消息就是: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近些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新就业形态成为了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人数已经超过了8000万。和之前传统的就业模式相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工作方式更加灵活,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也都不固定,这就导致他们在工作中面临的职业伤害风险更多。因此,人社部在2021年就开始了对新就业形态群体伤害保障的的试点工作。那么,经过前期试点工作的累积经验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人社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2025年将扩大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的试点范围。这对于那些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农民工等等这些新就业形态的群体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第四个好消息就是: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长效机制。
在2024年,人社部为了推进农民工就业,实施了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截止到2024年年底,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已经达到了3305.2万人。可以说,人社部的这项计划,为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
那么人社部表示,为了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长效机制,后续会在一些政策、服务、培训这些方面共同发力,加强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为那些农村低收入人口提供更精准的岗位信息和就业指导,并且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从而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稳定就业。
可以说,人社部的这次新闻发布会考虑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于那些就业困难的人来说,针对不同的群体的帮扶行动,为他们的就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