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吴小晖,安邦集团前董事长,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并处罚金105亿元,追缴违法所得752亿元,总计857亿元。
857亿。
这个数字,足以让普通人瞠目结舌,财富的计量单位,仿佛突然变得陌生起来。
这笔天价罚金,宣告了一个曾经资产规模达1.9万亿的金融帝国的轰然倒塌,也揭开了其背后资本运作的疯狂与黑暗。
1966年出生于温州的农村娃吴小晖,虽然没念过大学,但生了副好皮囊,嘴皮子利索,人精明得很。
只可惜,再牛的棋手也有失手的时候。
最后这盘棋,被监管部门来了个“将军”,满盘皆输。
要不是命运峰回路转,吴小晖可能一辈子就是个县城工商局的小科员,天天盯着营业执照和各种证照打交道,混个差事过日子。
谁能想到,这个跟金融八竿子打不着的基层公务员,后来能在金融圈里掀起惊涛骇浪呢?
他先是涉足汽车租赁业务,成立了联通租赁公司和旅行者汽车两家公司,这为他积累了最初的资本,也让他体验到了商业运作的魅力。
初尝甜头的吴小晖并不满足于现状,他的野心开始膨胀,逐渐将目光转向了基建项目。
这段经历为他日后庞大商业帝国的构建积累了经验,也为他日后复杂的人脉网络打下了基础。
直到2013年,吴小晖才正式出任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此前与安邦毫无关联。
事实上,安邦集团成立于2004年,吴小晖几乎从一开始就是其背后的操盘手。
他早早地布局,利用复杂的多层股权结构和人脉关系,将上汽集团、标准基础设施投资集团、中石化、联通租赁集团等多家公司纳入安邦的股东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股东公司与吴小晖本人及其早期商业伙伴关系密切。
当年的上汽集团是吴小晖汽车租赁业务的主要合作伙伴,标准基础设施投资集团则是他在上海开展基建项目时的重要合作方。
通过这种方式,吴小晖巧妙地搭建了一个看似繁荣的安邦集团,为其日后的资本运作铺平了道路。
此外,三次婚姻也对他的商业版图拓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安邦集团的崛起在她们的助力下堪称神速。
吴小晖第一任夫人张女士,背景十分强大。
这一招妙棋,给了他打开社会大门的第一把金钥匙,让这个农村小子在商场上有了立足之本。
第二任妻子则是一位“海归大佬”,家世甚至比第一任还要显赫几分。
有了她的“指点江山”,吴小晖的安邦集团在之后的海外并购上玩得风生水起。
而第三任妻子的背景,那真是用“通天”二字都不足以形容。
可以说,是有了这尊“活财神”,吴小晖才能有后面的安邦集团。
不过当然了,吴小晖能白手起家做到这个地步,也不全是靠“枕边风”。
在成立初期,凭借股东上汽集团的资源优势,安邦迅速建立起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第一年的保费收入就突破了10亿元。
2007年,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50亿元,安邦成为当时保险业内增速最快的公司之一。
除了股东资源,安邦还善于抓住政策机遇。
2008年,安邦获得全国电话销售牌照,成为全国第一家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电话销售保险业务的公司,这无疑为其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增添了强劲动力。
到2010年底,安邦的年保费收入已达70亿元,总资产也达到了250亿元。
然而,这仅仅是安邦集团资本扩张的序幕。
2010年12月,安邦以5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成都农商银行35%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这一“蛇吞象”式的并购,让安邦的总资产规模从250亿元一跃至2000亿元。
这次收购的背后,是吴小晖深谋远虑的战略布局。
一方面,收购银行可以帮助安邦绕开当时保险资金投资比例不得超过总资产20%的监管限制。
另一方面,银行的银保渠道也为安邦的保险销售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2014年,安邦人寿的保费收入暴涨至529亿元,其中96%来自银保渠道。
收购银行,不仅让安邦获得了巨额的资金,也为其日后在资本市场上的疯狂扩张奠定了基础。
2014年以后,手握巨额资金的安邦集团开始了其在资本市场上的“攻城略地”。
吴小晖大举投资股市,先后举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金融巨头,持仓市值接近千亿元。
与此同时,安邦的海外投资也毫不逊色,斥巨资收购比利时保险公司、美国华尔道夫酒店等海外资产,累计投入近千亿元人民币。
在吴小晖的操盘下,安邦集团的资产规模迅速膨胀,一度达到1.9万亿,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巨无霸。
然而,这看似繁荣的景象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安邦集团的快速扩张,并非源于稳健的经营和创新的商业模式,而是建立在高杠杆、高风险的资本运作之上。
吴小晖利用监管漏洞,以虚假的财务报表骗取监管机构,通过承诺高额利息非法吸纳资金,用仅仅10亿元的真实注册资本撬动了近2万亿的资产,杠杆率高达2000倍。
这种击鼓传花式的资本游戏,一旦资金链断裂,后果不堪设想。
2017年6月,吴小晖突然因“个人原因”无法履职,安邦集团的危机开始显现。
八个月后,银保监会正式接管安邦集团,吴小晖也因涉嫌集资诈骗、职务侵占等罪名被提起公诉。
随着调查的深入,安邦集团的资本运作黑幕逐渐浮出水面。
吴小晖通过多层持股、虚构增资等手段,将安邦集团的注册资本虚增至608亿元,而实际资金只有10.96亿元。
他利用虚增的资本,非法集资652亿元,并将这些资金用于商业投资、偿还债务等,最终导致安邦集团的资金链断裂。
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吴小晖甚至指使公司高管销毁证据,试图逃避法律的制裁。
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2018年,吴小晖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并处罚金857亿元,创下中国金融犯罪罚金之最。
2019年,吴小晖名下多处豪宅别墅被拍卖,曾经的亿万富豪沦为阶下囚。
2024年,安邦集团正式进入破产程序,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金融帝国最终走向了终结。
安邦集团的兴衰,是一个高杠杆金融帝国崛起与崩塌的典型案例。
它暴露出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漏洞,也警示着我们高杠杆、高风险的资本运作模式的巨大风险。
安邦的倒塌并非偶然,是其激进扩张、违规操作以及监管缺失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吴小晖的个人野心和冒险主义,固然是导致安邦集团走向深渊的重要原因,但监管机构的失职也难辞其咎。
如果监管机构能够及时发现并制止安邦集团的违规行为,或许这场金融灾难就不会发生。
因此,加强金融监管,完善监管机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已成为中国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安邦集团的破产清算,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金融帝国,最终沦为历史的尘埃。
2015年,风头正盛的吴小晖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时说道:
“我想到生命的意义,我们都有归零的那一天。”
可能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早。
信息来源:
1.央视网2018.05.10《吴小晖一审被判刑18年没收财产105亿 犯罪内幕曝光》
2.钱江晚报2019.09.26《太激烈了!昔日安邦大佬吴小晖千万级的排屋和市中心公寓拍卖,屡屡延时……》
3.环球网2018.03.28《吴小晖指令高管外逃逃避调查,销毁数据》
4.金融界2024.08.10《安邦保险:昔日金融巨擘的陨落之路》
5.新浪财经2024.08.07《安邦保险:破产销户,一切都结束了》
6.新浪综合2018.03.28《审判吴小晖:被控骗取652亿 自称不懂法不知是否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