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上海一名高校教师刘杰(化名)指导7名法学生自发组建了“银河信息警备队”,并对上海28所高校内的45台自动售卖机进行了实地测试,结果显示,仅有5台未收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这一调研结果引发了人们对校园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广泛关注。
这次调研的起因源于刘杰自身的一次消费经历。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刘杰因为早上赶课而来不及在家吃饭,决定在校内的自动售卖机上购买食品。然而,在扫码支付时,他遇到了令人不安的情况:机器提示他绑定手机号,尽管有“不绑定手机号”的选项,但当他选择不绑定时,页面却自动跳回前一页,无法完成付款。这种强制性的信息收集引起了刘杰的警觉。他联想到自己此前接到的疑似诈骗电话,对方能够准确说出他的姓名等个人信息,这让他开始思考自动售卖机是否存在收集和滥用个人信息的问题。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校园内另一台自动售卖机也存在类似情况,这促使他带领学生们展开了更深入的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在45台自动售卖机中,仅有5台没有索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而其余40台中,大多数需要用户绑定手机号码,一些甚至要求用户关注公众号或绑定微信号才能完成交易。此外,部分售卖机还诱导消费者使用微信或支付宝进行刷脸支付,这些操作实际上是在强制性地收集用户的生物信息,极大地增加了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在调研过程中,刘杰团队还进行了针对大学生群体的问卷调查,收集了1000份有效样本,涵盖了各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传统隐私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的关注度最高,达到了59.29%。与此同时,对于新兴的生物信息如声音、人脸等的关注度也显著增加,已经超过了对家庭、工作情况和手机号码的关注。这一现象表明,随着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的保护已经从传统的静态信息扩展到了动态和生物信息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中有57.82%的学生表示曾经接到过骚扰电话、收到不期望的推销短信或邮件;52.21%的学生经历过“大数据杀熟”的情况;33.24%的学生遭遇过电信诈骗。仅有5.01%的学生表示从未有过上述经历。这些数据反映了当前个人信息泄露的严重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类安全风险。
在具体涉及自动售卖机的部分调查中,数据显示,74.04%的学生在校内使用过自动售卖机,但当面对“必须关注公众号或绑定手机号或刷脸,才能完成消费”的要求时,85.5%的学生选择了接受。这其中,有43.16%的学生认为这一要求是合理的;44.56%的学生虽然觉得不合理但认为无关紧要;42.69%的学生则表示,尽管对这一要求心存疑虑,但因为周围人都这样做,所以自己也照做了。仅有51名学生表示会向客服反映或依法举报这种行为。
刘杰及其团队在调研报告中指出,保护大学生个人信息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加大对法律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使学生和社会公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维护自己的信息权益。其次,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督促其履行数据保护责任,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此外,刘杰团队建议,相关部门应指导企业制定“用户友好型”的隐私保护指引,并根据不同服务制定分级的隐私保护政策,确保用户在享受服务的同时,其个人信息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最后,调研报告还强调了社会力量的重要性,呼吁各界加强舆论监督,共同推进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总之,这次调研不仅揭示了校园内自动售卖机强制性收集个人信息的现象,还反映出当前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挑战。通过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企业监管、推进社会监督,才能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减少信息泄露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