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一个出家人,怎么会知道贾母不吃六安茶,而给她准备老君眉?

栖鸿侃红楼 2025-04-20 22:02:37

当然是因为贾母和妙玉从前有过交往,多半她请她喝过六安茶,她拒绝了。然后贾母知道妙玉常用六安茶待客,妙玉也记住了贾母不喝六安茶。

《红楼梦》八十回中,提到妙玉五次,只有两次是正式出场。前面林之孝(家的)介绍妙玉来历,后面宝玉讨红梅、妙玉给宝玉送祝寿柬,都是虚写。只有栊翠庵吃茶、凹晶馆联诗两次,是妙玉直接出现了的。也就是说,栊翠庵吃茶,是妙玉的第一次正式出场。

因为妙玉的戏份太少、读者对妙玉的印象又太深,所以很多人会不自觉脑补,把李纨说的“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宝玉说的“他为人孤癖,不合时宜,万人不入他眼”,作为普通规律,然后自然而然地以为,贾母也“不入他眼”、“不理他”了。

其实不是这么回事,从六安茶与老君眉的转换,就可以看出来——妙玉不可能像钗黛三春那样,常常到贾母屋里,晨昏定省,那就只能是贾母曾来妙玉这里,谈话吃茶,互相了解。即使不是经常,也曾有过那么几次。

王熙凤和刘姥姥聊天时说起:“(老太太)从来没像昨儿高兴,往常也常进园子逛去,不过到一两处坐坐就回来了。”去哪“一两处”?

在探春处发现“这后廊下的梧桐也好了,就只细些”,显然不是经常到秋爽斋。认为宝钗“你没有陈设,何妨和你姨娘要些。我也不理论,也没想到,你们的东西自然在家里没带了来”,可见到蘅芜苑更少,几乎是第一印象。怡红院当然去得比较多,潇湘馆也常去,因为宝黛多病,“顺路又瞧他二人一遍”,为探病也要多走几次。其他迎、惜、纨并不特别得宠,自然去得较少。

再有就是公共建筑了,比如缀锦阁之类。这些地方没有人居住,除了吃酒摆宴,空逛逛有什么意思?既可以视为公共建筑,又有人居住的,自然就是栊翠庵了。

如果妙玉也像怼别人一样怼过贾母,以贾母之尊,即使不与她计较,也没必要与她亲近。六安茶的细节,就可以看出,妙玉不会怼老太太,应该是相当尊敬的——以贾母的地位,只要态度稍差一点,她很容易就会感受到,也势必不会再来找妙玉了。

是啊,妙玉为什么要怼贾母?

妙玉还没出场,就申明“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很多人会误以为她厌恶“贵势”。但贾府下了个帖子,她就来了,为什么?因为她厌恶的不是“贵势”,而是“压人”。压别人也没关系,只要别压她就行。说穿了,她的高洁、她的“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不过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措施。

这也可以理解。她本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因病出家、戴发修行,其实是借佛门做疗养院,将来还要还俗的。不料遇到“权势不容”、父母双亡、师父圆寂这一系列变故,被迫滞留佛门,无依无靠。因为怕被人歧视,所以抢先做出厌弃别人的的姿态来。

只有在贾母这里,她不用装假。面对前富贵老太太,就是没出家、就是千金小姐,也应该尊重。敬重贾母不算屈辱或者谄媚,所以妙玉乐于接受。

栊翠庵吃茶一回,主要是表现妙玉对宝玉的那点儿不能说、不承认、又藏不住、瞒不过的小情愫。只是在爱情之外,失怙少女的自尊敏感、矫枉过正,也悄悄地透露了出来。

0 阅读:0
栖鸿侃红楼

栖鸿侃红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