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20年,如果乾隆没有力排众议向西北用兵,会发生什么?

历史详说官 2025-01-14 23:29:59

历史学家孟森说:乾隆的运气太好了。

自乾隆18年之后,天灾人祸不断降临在准噶尔。首先是他们遭遇了一次非常罕见的天灾,大量牲畜被冻死,人口大量损失,食物严重紧缺。其次,准噶尔的首领噶尔丹策零病死,准噶尔陷入诸子政权的内部斗争局面。经过一番激烈的内部冲突,准噶尔的实力大大减弱,杜尔伯特部的三位首领率部投降清朝。

这一系列的变故让乾隆意识到,准噶尔已进入分裂状态,清朝统一天山南北的机会到了。于是在乾隆20年,清朝作出了出征西北的决定。

在出兵西北的决策上,乾隆是最主要的推动者,而他的大臣们都对此表示担忧和怀疑。这种担忧和怀疑是有理由的:在康熙时期,清朝虽然通过多次战争击溃了准噶尔,但准噶尔政权始终存在,清朝的军事力量还是无法攻入天山;在雍正时期,清军在和通泊之战中遭遇惨败,导致很多清军将领“谈准色变”,双方开始进入打打谈谈的僵持阶段。

所以,如果不是乾隆力排众议,要求出兵,那么就没有后来的清朝将整个新疆纳入版图,使清朝疆域达到极盛。后来的历史证明,乾隆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清军到达伊犁后,几乎没有经过大的战斗就占领了伊犁。

在这次胜利之后,原先投降清朝的阿睦尔撒纳部再次反叛,进攻清军在天山南北的驻军,清军不得不于乾隆22年再次出征。由于饥荒严重,瘟疫流行,阿睦尔撒纳部已经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反抗,所以,乾隆22年的二次用兵又在相对容易的情况在获得了胜利。

战后,阿睦尔撒纳逃到了俄国,乾隆派兵穷追不舍,要求俄国必须交出此人,否则不惜一战。次年正月,病死的阿睦尔撒纳的尸首被俄国送到了恰克图,交进清方验收。以阿睦尔撒纳之死为标志,长达70余年的清准之战宣告结束。不久后,乾隆又挥师南下,击败了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并在新疆设置了伊犁将军等驻防大臣。

清军的锋芒一度进入哈萨克境内,当时哈萨克的可汗目睹清军兵锋正盛,曾给乾隆写信,表示愿意携哈萨克并入清朝,永为大皇帝的奴仆。但乾隆在这件事上表示出了极大的克制,他认为哈萨克无需纳入中国,作为一个外藩属国就好,这种自我克制实为明智之举。

从世界史的角度来看,乾隆的这次用兵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巩固了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格局,也为中国在近代国家疆域形成中赢得了先机。在当时,欧洲列强正在全球扩张,俄国也正在大力东扩,若非乾隆果断决策,则俄国一旦南下,在中亚趁机扩张,我们一定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饶是如此,在100年后,俄国垂涎新疆,我们还是掉掉了伊犁以外的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不是准噶尔汗国在西北长时间内阻止了俄国的扩张,以清朝的实力,要在跨越遥远的路途后直接和俄国作战,胜负成败犹未可知。从这个角度说,噶尔丹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也为中国疆域版图的形成作出了客观上的贡献。

0 阅读:54
历史详说官

历史详说官

这里有最精彩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