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
“年轻就要醒着拼!”
你有没有被这些广告词洗脑过?
靠着一款东鹏特饮,这个凭山寨起家的饮料公司,8月16日股价报收238元/股,市值达到952.02亿,直逼千亿大关。
创始人林木勤以484亿元身家,重回广东汕尾首富宝座。
在今年整体股市不景气的背景下,东鹏饮料的股价着实表现亮眼。
今年以来,东鹏饮料股价涨幅超30%,东鹏饮料1月2日报收182.16元/股,到8月16日收盘价238元。
如果从1月底的股价最低位算起,到现在涨幅超50%。
与之相对的是,今年整个饮料板块的股价则下降18%。以农夫山泉为首的饮料行业巨头,与东鹏饮料的增长势头相比,都逊色很多。
事实上,东鹏饮料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一直极为强势。
2021年5月,东鹏饮料成功登录深交所挂牌上市,创造了16天15个涨停板的纪录,股价从50元最高飙升至280元,市值一度突破1000亿元。
股市上的势如破竹,自然离不开业绩的高速增长。
东鹏饮料公布的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8.6-80.8亿元,同比增长44%-4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6-17.3亿元,同比增长44%-56%。
近几年,东鹏饮料的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超20%,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竟然超40%,杀疯的股价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能量饮料行业看,2021年起东鹏饮料已对外宣称,东鹏特饮销量超越红牛,跃居行业第一,至今维持领先地位。
尼尔森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东鹏特饮在中国能量饮料市场中销售量占比提升至43.02%,继续排名第一。
20年前那个濒临破产的国营饮料厂,如今超越红牛成为能量饮料一哥,个中心酸与喜悦,只有林木勤最清楚。
林木勤出生在广东沿海小城汕尾。勤劳、敢闯、敢拼是潮汕人骨子里就有的基因。
在1997年加入东鹏饮料之前,林木勤已在饮料行业摸爬滚打近10年。从生产线工人到管理岗,从技术、采购到销售,他几乎把饮料厂所有重点岗位干了个遍。
没有人比他更熟悉饮料生产了。他曾说:“闭眼就能在脑海里呈现饮料从原料到成品的每一道工序。”
2003年时,林木勤已是东鹏饮料分管销售的负责人。此时国营的东鹏饮料,时常拖欠员工工资,已濒临倒闭,不得不寻找能人接盘经营。
在饮料行业已有积累的林木勤,早就想单干了,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无奈资金缺口巨大,林木勤只好组织一个20人团队共同接手东鹏饮料。他以58.04%的股份占比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并出任公司董事长。
但接手后的经营难度,还是超出了林木勤想象。
每到给员工发工资,林木勤就像渡劫,这也锻炼了他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
整个公司硬生生靠一款售价仅1块钱、利润两三分钱的盒装菊花茶饮,奇迹般存活了下来。
2009年,东鹏饮料迎来转机。
彼时的中国能量饮料市场,从泰国引入的红牛一家独大,能量饮料几乎就是专指红牛。
红牛自从进入中国市场,就采取高价策略,一罐250 ml的红牛要价6块钱,普通人根本喝不起,这就给下沉市场留下了巨大空间。
林木勤敏锐地洞察到这个商机,他走访终端市场发现,货车司机、工厂工人、个体商贩这些体力劳动者,工作时间长,都有提神补能的需求,但6元的价格,让蓝领阶层高攀不起。
林木勤果断出击,推出东鹏特饮PET瓶装能量饮料,东鹏特饮几乎复制了红牛,不仅瓶子外观与红牛金属盒极为相似,就连口味和配料表也近乎雷同。
但250 ml的东鹏特饮仅2-3元,还不及红牛一半。
林木勤将首个战场摆在东莞,广东的湿热天气,对能量饮料需求量大,而且东莞名为“世界工厂”,蓝领工人占比极高。
选在这里开战,可谓是眼光毒辣。
果然,首战告捷,东鹏特饮第一年卖出2万多箱。紧接着,林木勤进军省会广州。东鹏特饮在广州加大促销力度,消费者多花1块钱,就能再送一瓶。
林木勤还请当时广东热播的情景喜剧《外来媳妇本地郎》的演员做代言,很快拿下广东市场。
2013年,东鹏特饮取材红牛那早已进入全国人民心智的广告语,推出“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并花重金聘请谢霆锋做代言,在各大主流媒体疯狂轰炸。
但是,东鹏特饮在北方市场的开拓并不顺利。
因为林木勤发现,北方人并不太喜欢小包装饮料。
2017年,东鹏饮料为此特地推出PET瓶+防尘盖包装的500 ml东鹏特饮,每瓶终端售价5块钱,价格还不及250 ml的红牛。
性价比更高的大瓶装东鹏特饮,迅速引爆北方市场。到2020年,销量份额已攀升至行业第二位。
其实东鹏特饮的快速上位,对手们功不可没。
东鹏特饮扩张那些年,可谓是前有“牛”,后有“虎”,红牛一家独大自不必说,隶属达利食品集团的乐虎同样来势汹汹,达利食品集团2012年营收已过100亿,这远不是东鹏饮料可以匹敌的。
但是这两个强敌却纷纷犯错。
首先是2016年,持有中国红牛的华彬集团与泰国红牛开始漫长的商标纠纷官司,导致红牛销售推广大受影响。
再说乐虎,本来在2016年到2018年期间,它和东鹏特饮销量咬得相当紧。
但2019年开始,乐虎逐渐败下阵来,一方面是它的渠道并不符合能量饮料的销售特点,另一方面也因达利食品集团子品牌过多,没能专注经营。
当然,光靠山寨和对手犯错,显然不足以让东鹏饮料杀出重围,其自身的努力和创新是不可或缺的。
先说一个被网友津津乐道的话题:东鹏特饮包装瓶上的透明盖子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其实这是个防尘盖,不仅解决了罐装红牛罐口容易脏、开后容易洒的问题,还方便让开车司机单手开瓶盖。也有司机师傅把它当烟灰缸,钓鱼爱好者拿它拌饵料,等等。
网上还有无数个关于这个防尘盖的开脑洞用法,感兴趣可以去搜索。
东鹏饮料在大数据运用方面的探索也极为超前。
多年前东鹏饮料通过“一物一码”,成功链接了终端门店和消费者,实现了对终端销售的实时掌控和精准施策。
一路高歌猛进的东鹏饮料也并非可以高枕无忧。
东鹏饮料最明显的硬伤就是东鹏特饮营收贡献过高。历年财报都显示,东鹏特饮一直是公司最核心的营收来源,占比始终超过90%。
但是东鹏特饮的市场渗透率已经到顶,而且它一直依赖的核心消费群体蓝领人口也有下滑趋势。
当然,林木勤早已意识到这个短板所在。为打造出第二款“东鹏特饮”,林木勤不是没努力过。
这几年市场上什么火,东鹏就推什么,从气泡水、电解质饮料,到乌龙上茶、鸡尾酒,可惜都反响平平。
不仅东鹏饮料的未来增长成疑,其在资本市场上也存在颇多话题。
与A股其他公司抠门不同,东鹏饮料分红极为慷慨。上市后这三年,公司分红超过30亿元,要知道这期间净利润总和才46.73亿元。也就意味着,直接或间接持股超三分之二的林家,通过分红拿走近18亿元。
而在另一边,东鹏饮料的短期借贷也开始激增,2021年,全年借贷不过6.24亿元,但到了今年仅是一季度就高达33.67亿元,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与风险。
还有,大股东和董监高的持续减持,也让投资者叫苦连天,股东和经营层到底对公司未来有没有信心呢?
种种迹象表明,一直交出亮眼成绩单的东鹏饮料,并非纸面数字看上去那样完美。
如今,能量饮料赛道已是粥少僧多。
各路玩家纷纷入局,除传统巨头东鹏特饮、红牛、乐虎之外,又有战马、体质能量、魔爪、外星人等新军涌入,就连可口可乐、伊利、百威都想来分一杯羹。
行业内卷自是不可避免。
能量饮料市场不仅细分出运动人士、女性群体、电竞玩家等多个消费场景,更是在口味上卷出百般花样。
元气森林推出气泡口感的“MAXX”,大窑上市咖啡风味的“激闪”和“能量咖”,东鹏饮料跟进推出果味“气泡特饮”。市场竞争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东鹏特饮已身处十面埋伏的险境,如果迟迟找不到第二增长曲线,再叠加资本市场的诸多隐忧,或许这个初登市场的王者,真的前途堪忧。
-END-
参考资料:
华商韬略《他,抄红牛,超了红牛!》
南风窗《靠山寨饮料,他重夺汕尾首富》
虎嗅《东鹏饮料,大考在即》
作者:Oxbro
编辑:柳叶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