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与重男轻女奶奶和解”引热议:成年人最大的善意,是戒掉“圣母心”

精读君 2024-02-28 15:25:19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3789天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071个词条

最近,一条名为#原谅就是背刺小时候哭泣的自己#的词条登上了微博热搜。

起因是,一个女孩在网络上分享自己与重男轻女的奶奶和解的故事,惹得网友一片热议。

女孩自述,自己生长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小时候奶奶对她和妹妹一直冷眼相待,甚至用暴力摧残年幼的她,她的肚子上现在还有被奶奶用热油烫伤的疤痕。

在女孩的描述里,和奶奶生活的那几年如同噩梦一般,即便长大成人后,这些回忆仍然会刺痛她的心。

然而,时隔多年,当女孩再次看到已经风烛残年的奶奶时,她却心软了。

奶奶无力的说话声和孱弱的身躯无不牵动着她的心,曾经恶狠狠的奶奶,如今成了佝偻着的、需要被照顾的瘦小老太太。

女孩感慨:“我心里也知道,见一面,少一面了,于是给了奶奶点钱,又买了几箱牛奶,跟奶奶拍了照片,约定好5.1(五一)回来再看她。”

她在故事的末尾,冠上了“释怀”二字。

至此,女孩原谅了那个曾经给过她无数伤害的老太太。

评论区里,有人认为,出于礼貌给点钱可以,但没必要答应常来常往。

也有人说,女孩是“圣母心”泛滥,与伤害过自己的人和解,是对过去的不负责。

众说纷纭里,有一条高赞回答戳中了很多人的心:

“(这种选择)有点像连续背刺了爱你心疼你的妈妈,和你同样境地的妹妹,和小时候哭泣的你自己。”

是啊,女孩倾注全部善意给出的原谅和许诺,并不能消除曾经的伤痛,还会对母亲和妹妹带来二次伤害。

人生在世,很多时候,面对需要帮助或原谅的境况,我们都会选择施以善意,因为我们本身善良。

但是,倘若这善意过了头、“圣母心”失了度,就会把事情引到一个不好的方向,不仅给自己造成烦恼和负担,还可能牵连、伤害到更多人。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人和事,点到为止的善意,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善心需要边界感加持,同情虽好,但过犹不及;善良有度,才显大智慧。

01

过度慈悲,是给自己身上“压石头”

电视剧《安家》中的房似锦,自小受尽母亲的打骂与冷眼,长大后又在母亲的“要挟”下成为“扶弟魔”。

为顾念血脉亲情,她每次都按要求给家里汇钱。

可正是她的这份善意,给自己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母亲为了要钱给弟弟买房,跑到房似锦的单位大闹了一场,搞得房似锦颜面尽失。

这还不算完,母亲又跑到她住的地方撒泼打赖,扬言拿不到钱就住在楼道里不走,让房似锦焦头烂额。

本以为自己的善意会换来家人的感激和体谅,谁承想到头来,房似锦不仅要搭钱给弟弟买房,还要替他偿还高额月供。

面对同样的事情,《欢乐颂3》中朱喆的做法就很让人解气。

她初中就辍学打工,为弟弟提供生活费和学杂费,却活生生把弟弟惯成了只会伸手的啃老族。

于是,当见到理直气壮上门讨生活费的弟弟时,朱喆只留下了一句话:

“以前我供养你是出于姐弟情分,但这个情分在你找上门来要挟我之后就断了,从此以后,我不会给你一分钱。”

升米恩,斗米仇。

面对原生家庭填不满的无底洞,朱喆及时收住了自己的善良,干脆利落地斩断了麻烦的根源,堪称自我救赎的最佳模板。

而房似锦始终执着于奉献,所以即便后来再疲惫、再委屈,她也只能含泪吞下这份苦楚。

没有原则的善良,会演变成愚钝。

就像热搜上的女孩,在她施以善意给出承诺的那一刻,就给自己揽下了两个任务:常去看望和照顾曾伤害过自己的奶奶;不断说服自己忘掉过去的所有伤痛。

无下限地慨他人之康,本质上就是在自我刁难。

狠不下心拒绝施善的人,最终只能自讨苦吃。

02

你的好心,不一定会化为善果

同事小微曾跟我分享过最让她后悔的一次“善举”。

她和朋友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只躲在车底的小野猫。

见小猫在寒风中瑟缩成一团,小微动了恻隐之心,当即决定收养它。

朋友好心提醒:“你又没养过猫,有信心照顾好它吗?”

可头脑发热的小微哪顾得了这些,转身去商店买了一系列宠物用品就回家了。

“可是后来”,小微伤感地回忆,“小猫在我不在家的时候呛水死掉了,那时它才来我家三天……”

宠物医生告诉小微,野猫在户外习惯了饥一顿、饱一顿,对自己的食量没有概念,再加上小猫太小,不适应突然的改变,所以才会不知饥饱地不停喝水,造成这次意外。

听到这些,小微更加自责了,她觉得是自己一时兴起的善心,害小猫失去了生命。

即便后来她又领养了一只猫,并无微不至地照料它,那次“善举”带来的伤痛,仍使她常怀愧疚。

关于“圣母心”,知乎网友@TuzqPo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论述:

“有圣母心的本质是你认为对方是弱的,需要你帮助的,可是对方是不是这个样子,我们怎么会知道?

人都有自救能力,人活着都会自我帮助,人家有自我成长的机制,不需要我们‘认为、投射’别人。”

救了,小猫不一定会被照顾得很好;不救,小猫也不一定会熬不过去。

小微的行为看似在献爱心,实则是在潜意识里把小猫摆在了弱势的一方,自认为可以成为它的“救世主”。

但是,她忽略了自身的“局限”,那就是自己根本不会养猫。

想当然的同情,有时可能会改变他人的因果,好心办坏事,让他人和自己背负惨痛的代价。

因此,当你没有足够强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人和承担后果时,应该收起你的“拯救欲”。

03

没有防备的善良,会让恶意有机可乘

米列曾说:越是善良的人,越觉察不出别人的居心不良。

2016年,留学生李某洁在晨跑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向她求助的年轻女孩。

女孩声称自己在搬家,但一个人拖不动箱子,想让李某洁帮忙一起把箱子搬进公寓。

望着看上去纯真无害的女孩,心地善良的李某洁丝毫没有犹豫,答应了她的请求。

然而,等李某洁和女孩推开公寓大门的那一刻,身后一双男人的手一把捂住了李某洁的口鼻,将其拖进屋里。

李某洁竭尽全力反抗,用祈求的眼神望向刚才的女孩。

可这时候的女孩却脸色一变,一改温柔模样,熟练地用绳子把李某洁捆起来,又和男人对她进行了疯狂的殴打。

两天后,李某洁的尸体在草丛中被发现。尸检报告显示,被发现时她赤身裸体,浑身上下都有被暴力伤害的痕迹。

她是被活活打死的。

李某洁的善良不掺杂任何警惕与防备,而罪犯正是利用了这点,对其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践踏和蹂躏。

很多文章中都提到了一个观点:“别把自己的孩子养得太善良。”

单纯善良的人,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对别人付出友善,得到的一定会是友善的回报。

殊不知,你毫无防备的善良,正中不轨之人的下怀;

在你微笑着伸出援手的那一刻,就早已掉进他们预设好的陷阱里。

面对扑面而来的恶意,我们不能做到每一次都准确预判并及时防备。

但在你表露善意之前,请务必将保护好自己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

04

戒掉“圣母心”,才是对这个世界最大的善意

我们希望用善意给身边的人送去温暖,但我们更希望那些善良的人,能够得到同样温暖的馈赠。

适可而止的慈悲,是对自己最好的帮助;

张弛有度的同情,是对自己最清醒的克制;

维持底线的善良,是对自己最大程度的保护。

戒掉“圣母心”,世界上的善意才能正向循环。

余生,愿你常被善意围绕,喜乐常在,四季如春。

作者:蓝海,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95后新媒体写作人,自媒体7w+阅读量创造者,擅长情感/成长文,曾在紫翘书桌、诗曼读书会等平台发表过文章。

1 阅读:420
评论列表
  • 2024-02-28 19:16

    不报复,不抱怨,就够善良了。还倒送东西合影许诺看望,对得起从前那个被烫肚皮的无助小女孩吗?

  • 2024-02-28 20:41

    同意![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2-28 18:35

    这姑娘跟前段时间,发生的“亿万富翁寻子”有点类同。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以后遇事别发了(自己受着)[得瑟]

精读君

简介:精读概念,精进自我,终身学习,终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