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攸,字子远,南阳郡人。早年与曹操、袁绍交好,三人在年少时或许有着共同的理想与抱负。
汉灵帝中平元年,许攸参与谋废汉灵帝之事,企图改立合肥侯为帝。然而,事情败露,王芬自杀,许攸被迫逃亡。这段经历无疑为许攸的人生增添了许多波折与不确定性。
后来,许攸投奔袁绍。袁绍攻灭公孙瓒,统一河北,许攸作为谋士受到重用。但在官渡之战中,许攸向袁绍献计派兵袭击许昌,袁绍却不听从。与此同时,许攸家人在邺城犯法,被审配逮捕。许攸一怒之下转投曹操。
曹操听闻许攸来投,跣足出迎,足见其对许攸的重视。许攸向曹操献计袭取乌巢,曹操亲率精锐袭击,烧毁袁绍粮草辎重,为曹操赢得官渡之战立下大功。
然而,许攸自恃劳苦功高,傲慢无礼。他常常在众人面前直呼曹操小名,甚至声称没有自己,曹操就不能攻占冀州。这种居功自傲的行为最终惹怒了曹操,不久后被曹操所杀。
许攸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他既有智谋,为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扭转局势,却又因性格缺陷而自毁前程。他的人生历程也反映了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中,人们为了权力、地位和生存而不断挣扎的命运。
献计曹操袭乌巢许攸在官渡之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曹操与袁绍对峙,曹操兵少粮缺,处境艰难。许攸因家人被袁绍手下审配逮捕,且袁绍刚愎自用,不听其言,愤而转投曹操。许攸深知曹操的困境,开门见山地询问曹操军粮情况。曹操起初谎称军粮充足,后在许攸的追问下,才吐露实情。许攸见曹操说了实话,便告诉他袁军的粮食屯于乌巢,虽有士兵把守,但防备松懈。只要曹操派人烧了粮草,不出三天,袁军必败无疑。曹操命人前去查看,果然如许攸所言。于是曹操亲率五千精骑直取乌巢,人衔枚,马勒口,打着援军旗号,趁夜从小道疾驰。沿途诈称是奉袁绍军令前去乌巢加强守备,骗过了所有的盘查。等一到乌巢,曹操马上包围了援军的营寨,从四面纵火围攻。袁军毫无戒备,一片混乱。守将淳于琼见曹操兵少,立刻集结部队出营布阵,企图反扑。但曹操作为最高统帅,身先士卒、领兵猛冲、孤注一掷,必须要夺取最终的胜利。淳于琼没有扛住,只得退回营中。最终,曹操成功烧毁袁绍的粮草辎重,改变了战局。
助力曹操统一北方官渡之战后,许攸继续为曹操出谋划策。在曹操攻打邺城的过程中,许攸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利用自己对袁绍势力的了解,为曹操提供了许多关键情报。曹操依计行事,成功攻破邺城。许攸的功劳不可忽视,他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大功。在这个过程中,许攸展现出了卓越的智谋和战略眼光。他的建议和策略帮助曹操逐步扩大了势力范围,为曹操最终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许攸自恃功高,傲慢无礼的性格也逐渐暴露出来。他常常在众人面前直呼曹操小名,甚至声称没有自己,曹操就不能攻占冀州。这种居功自傲的行为最终惹怒了曹操,也为他自己的命运埋下了隐患。
许攸的性格特点
(一)才华过人许攸在袁绍和曹操阵营中都充分展现出了卓越的才智。在袁绍麾下时,他曾提出 “公无与操相攻也。急分诸军持之,而径从他道迎天子,则事立济矣” 的计策,此计若被采纳,曹操在当时很可能陷入绝境,足见其战略眼光之独到。虽然袁绍刚愎自用未听其言,但这一计策确实体现了许攸对局势的准确判断。转投曹操后,许攸更是在关键时刻提出奇袭乌巢之计,为曹操赢得官渡之战立下汗马功劳。他对袁绍军的情况了如指掌,精准地指出乌巢是袁军粮草重地,且防备松懈,这一计策直接改变了战争的走向。在曹操攻打邺城的过程中,许攸利用自己对袁绍势力的了解,为曹操提供关键情报,助力曹操成功攻破邺城,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可以说,许攸作为谋士,其才华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是极为突出的。
(二)恃才傲物许攸自恃功高,逐渐变得傲慢无礼。官渡之战后,他常常在众人面前直呼曹操小名,如 “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此家非得我,则不得出入此门也。” 这种行为严重冒犯了曹操的尊严。曹操虽表面上对他客气,但内心早已厌恶。许攸不仅对曹操不恭,对其部下也同样傲慢。例如,他对许褚说 “汝等无我,安得出入此门乎?” 这引起了许褚的极大不满,最终许褚拔剑斩之。许攸的恃才傲物让他在曹操阵营中树敌众多,也让曹操对他的忍耐达到了极限。正如史料记载,曹操性情忌刻,对于言语不敬之人难以容忍。许攸的贪而不治,加上他的傲慢无礼,最终导致了自己被曹操所杀。他本有才华可为曹操继续效力,却因性格缺陷自毁前程,实在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