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的空战思想

初柳看军事 2024-11-23 12:34:40

原作发表于丸杂志《战史之旅》系列第3期(1997年3月别册)

作者:野村了介(原海军中佐)

2024年11月22日首发于微信公众号SkyCaptian。

【飞荇猪评】

野村了介这篇《日本海军的空战思想》标题很大,但内容写得与标题并不相称,二战期间的日本海军空战思想感觉作者一笔带过匆匆收尾,文章虎头蛇尾。

他似乎仅关注战前日本海军空战战略思想方面的转变以及转变的原因,至于二战期间,他完全没有提及:

①雷达设备的进步与发展。

②对空武器的进步与发展,斜射炮,空对空投掷延时炸弹,空对空火箭弹,大口径机炮的研究。

③二战期间,航空母舰上空直卫机的指挥方法是否有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④局地战斗机电系列(雷电、紫电、震电)的研发。

⑤夜间战斗机,以及夜间空战思想,面对的困难与采取的应对手段。

这里面每个问题单独拆出来,都能写上很多内容,但感觉作者首先是并未参与决策,且对这些思想的产生原因与转变并不关注。

——正文开始——

军队内部某一支部队的战法,自然会随着整个军队战略思想而变化,海军战斗机部队也不例外。因此,其战法也随着海军战略思想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

三菱 十式舰上战斗机

十式舰上战斗机是日本最初的国产战斗机,1921年(大正十年)9月完成,1923年(大正十二年)11月正式采用。用十式舰上战斗机编成海军最初的战斗机队是理所应当的事,那时候是1924年(大正十三年)。

当时的日本海军相信,未来将会发生类似日本海海战、日德兰海战这样的海上决战。当时的战斗机刚刚摆脱了旧时代。在战争中,飞机的首要任务是侦察,如果顺利的话,还可以进行鱼雷攻击和轰炸。而海军的主要兵力,不管怎么说都是战列舰,海军各部队都会协助己方战列舰最有效地发挥其力量,这是他们的任务。

也就是说,要让战列舰的主炮说话,飞机在主炮的弹着观测上不遗余力。大正十五年以前的战斗机队,比起空中战斗,能否着舰才是首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忙得不可开交。

三菱公司为第一个驾驶十年式战斗机在凤翔号上成功着舰的飞行员设立了1万日元的奖金,1923年2月,英国人威廉·兰斯洛特·乔丹(William Lancelot Jordan)上尉(上图)驾驶十年式战斗机首次在凤翔号上成功着舰,赢得了三菱公司的奖金。随后,在3月16日,日本飞行员吉良俊一大尉在凤翔号上成功着舰。

1927年(昭和2年),海军战斗机部队首次进行战斗飞行(用实弹演习调查成绩)中【战斗机对双座飞机编队进行射击】和【扫射舰桥】的研究项目。

编队攻击战术的萌芽

空中战斗大致可以分为战斗机对战斗机空战和战斗机对其他机种空战。战斗机之间的空战,正是空中战斗的精华,法国的乔治.居内梅、德国的里希特霍芬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王牌飞行员浮现在脑海中,但是,在1927年的战斗飞行中,战斗机对战斗机的空战还没有被IJN列入研究项目。

当时由于操作不熟练而导致事故不断发生,也有被认为危险的原因,但对海军来说,对侦察机的空战比对战斗机的空战更为重要。下一个项目【扫射舰桥】,顾名思义就是用机枪扫射敌方首脑聚集的舰桥,这是源自过去狙击兵思想的要求,运气好的话就用这种扫射来干掉敌舰的首脑。

当时连低空飞行都被认为危险,但在战斗机队来说,没有比扫射舰桥更有趣的了。假如没有对空炮火,当时只考虑背对太阳,佯攻等极其简单的战术,根本谈不上有什么特别的战法。

1929年(昭和4年),提出了【针对前方发现的双座飞机的两机或三机编队攻击法】的课题。战斗机队第一次开始以编队形式行动,但实际上是单机攻击的拓展,与编队战斗相距甚远。

1930年(昭和5年)4月,日本海军签订了伦敦裁军条约。从那时起,日本海军开始确立自己的战略思想。一直以来,日本海军都打算以对等的兵力,随时随地进行海上决战,但只有敌人六成的兵力,如果不考虑别的什么条件,就无法取胜。首先必须把敌军舰队引到对己方有利的地方进行决战,这就是所谓利用岛链进行迎击战。

从这里开始,海军战略理论变得有些可疑,但当时作为处在漩涡中的人,这是无能为力的。到了1930年,空中轰炸从命中率极低,逐渐提升至不可小看了。因此,1930年的战斗飞行,研究了【上空直卫机对轰炸编队的攻击法】和【对空警戒以及舰上(陆上)的上空直卫指挥法】

当时的上空直卫,纯粹是基于防御思想进行的,目的是保护己方舰艇不受来袭敌机的攻击,并不包含以己方舰艇为诱饵,进行航空歼灭战的积极防空的意义。

1931年(昭和六年),提出了【战斗机队(3机编成)不同方向上同时扫射舰桥】以及【战斗机俯冲轰炸】两个研究课题。扫射舰桥,如果是单机进行,容易被敌人的高射机枪击毁,以数架飞机同时从不同的方向上进行,可以提高成功的几率,这是显而易见的。三架飞机以60度角的方向差连续进行斜空翻扫射舰桥当时很流行,在观舰式、阅兵式中时常作为表演的项目出现。源田(实)马戏团、野村马戏团的称呼就源自于此类项目。

战场上的近代空战战术

战斗机扫射不必说,让战斗机也来轰炸更有效。特别是擅长“T”字战法的战列舰群,好不容易才进入战斗队形时,要压制敌方战列舰改变航向,在这个关键时刻要加以利用。但是,由于战斗机无法进行水平轰炸,所以,日本海军1931年这个研究的目的是让战斗机进行当时在德国逐渐成为热门话题的俯冲轰炸。用了瞄准器之后,对舰水平轰炸的准确度也在提升,但只有几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对舰俯冲轰炸的命中率高达几十个百分点。于是,在两三年以后的俯冲轰炸机研发完成以前,海军战斗机队一直在客串俯冲轰炸机。

1932年(昭和7年)的研究项目,是【薄暮至月夜对同航目标进行单机射击】,六成海军(作者意指日本海军实力不如英美)的生存之路之一就是夜间战斗。黑色眼珠比蓝色眼珠在夜间视力更好,IJN想利用视力来弥补实力上的差距。战斗机队自然也应当遵循这个原则,海军开始开发用于夜战用途的战斗机。不过,由于雷达技术的发展,日本海军在这方面的努力进步迟缓。不过,当时也认真地训练了。

综上所述,黎明时期的海军战斗机队主要着眼于与其他机种,特别是侦察机的空战,主要承担防御性作用,在进攻方面,除了战斗机本来的任务之外,只有扫射舰桥和俯冲轰炸,也没有人提出异议。

随后不久,1932年(昭和7年)2月5日,航空母舰凤翔号派出的三架三式战斗机,在中国南昌上空与中国空军的战斗机遭遇,空战结果击落其中一架(实际在空战中中方并没有损失战机,仅有第7队副队长黄毓洤在紧急起飞后不久因故障坠机身亡)。2月22日,美国人罗伯特.肖特驾驶柯蒂斯.霍克(原文如此,实际为波音218/XP925)战斗机挑战三架三式战斗机与三架十三式舰攻,在苏州上空将其击落。这是海军战斗机首次(注·1)与敌机进行空战。但这起事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注1:

美国人罗伯特.肖特首次架机迎战日机是2月19日,交战地点是上海南翔镇上空,日机是凤翔号所茂八郎大尉率领的3架三式战斗机与2架十三式舰攻。第二次迎战日机是2月22日,日机是加贺号生田乃木次大尉率领的3架三式战斗机与小谷进大尉率领的3架十三式舰攻,罗伯特.肖特在苏州上空被日机击落战死,日军舰攻队指挥官小谷进大尉在机上被击中战死。

中岛 三式舰上战斗机

1932年2月22日,美国人罗伯特.肖特驾驶波音218迎战日本海航三式战斗机的艺术画作

对侦察机作战对战斗机来说就像是家常便饭似的工作,对海军战斗机来说,这是第一次意识到战斗机必须和敌人的战斗机进行空中战斗,虽然有些夸张,但从这一天开始,海军战斗机队真正醒悟了,真正的敌人不是侦察机,而是战斗机。

陆军对海军,与其他流派比武竞技锻炼空战战术

就这样,从那天起的数年间,联合舰队提出的研究项目也越来越认真。从舰上指挥上空直卫机的方法也是其中之一,由于无线电性能不佳,以及海军机组乘员不喜欢无线电中嘎嘎发出的杂音,所以一直没有进展。当时没有认真对待,后来,这成为带来巨大后果的重大问题。还有攻击队直掩法,因为当时战斗机的航程距离连攻击机的一半都达不到,所以没有被热心研究。

夜间着舰,黎明薄暮决战是联合舰队的研究项目,因此,战斗机的夜间起降是这一时期重要的要求事项。由于1932年间,海军攻击机队已经实施过夜间着舰训练,所以并不是本质性的问题,起因纯粹是由于战斗机队训练不够。这个问题到了1935年(昭和10年),笔者(野村了介)所在的队伍经过三个月的训练克服了。其他的,照例是针对水间和平飞的吹流靶子进行同航和反航射击,当时的战斗机队,平均每人每年要进行300发以上的实弹射击。

与以前特别不同的是,战斗机队开始努力提高战斗机对战斗机的空战水平。

1935年(昭和10年),发生了一件对海军战斗机队,恐怕对陆军战斗机队也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那就是海军战斗机队的大本营——横须贺海军航空队的战斗机队,与陆军的总本山(指最重要的道场)——明野陆军飞行学校举办了一场比武竞赛。

陆军战斗机队装备大正四年研制的甲式四型战斗机,比海军更早拥有战斗机,在战斗特质上,对战斗机空战也有很大进步。不过,在这场比武竞赛之前,大家都各自走各自的路,都是天狗,在这里与其他流派相互比试一下,互相捏捏鼻子就好了。

日本陆军装备的甲式四型战斗机,是仿制法国的纽波特29C1

在横须贺的比武,第一回合是海军的冈村(基春)大尉与陆军的松村(黄次郎)大尉。第二回合是源田(实)大尉与陆军的松村大尉,梼原(秀见)中尉。第三回合是笔者(野村了介)与松村大尉,第四回合是海军的下川(万兵卫)大尉与陆军的石川大尉。

比赛结果是海军在射击方面获胜,陆军在空战方面占有优势。在这场比武竞赛中,海军和陆军都有很大收获。海军学到的东西不胜枚举,包括战斗机无线电话、航空摄影、配备武器等,但最大的收获是战斗机编队对编队的空战方法,编队空战中,战斗机无线电是必不可少的设备,战斗机编队的编成,用在观舰式上的三机编队也派不上用场,海军了解到两架两架四机编队的优点,也是在这个时候。

第二是战斗机的机种问题,研究以机动性为主的轻型战斗机与以武装为主的重型战斗机的利害得失,陆海军将正在研发的战斗机互换试用,为这个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海军只有一架原型机,平衡性调整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无法做出决定。但是,乘坐陆军原型机,就可以通过各项对比,比较两架不同想法的原型机,收获颇丰。

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中日爆发战争,将日本拖入战争泥沼,以陆战为主的中日战争虽然与海军本来的战斗性质不同,但也不能只让陆军作战,在这样那样的战斗中,海军成立了基地航空部队。后来在进攻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海军基地航空部队的基础,就是在这一时期确立的。通过战斗,知道了攻击机队一定需要掩护战斗机。

随着战争的逐渐扩大化,中国空军不断向内地撤退,已经到了非远程攻击机无法攻击的地步。IJN也清楚认识到,战争单凭一时的制空权是不行的,必须消灭敌人的空军才能解决问题。航空歼灭战这个词,也是从这时起开始使用的。但是,一开始,航空歼灭战的主要手段是空袭敌人的航空基地。陆攻部队日复一日的攻击中国内陆的航空基地,敌空军遭受到攻击期间,躲到了什么地方毫发无伤,将机场炸开很多洞,很快就会恢复原状。我(野村了介)花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这种给机场钻洞的轰炸几乎等于无效。

战斗机才是空战的主力

1940年(昭和12年)9月13日,试制完成的零式战斗机被分配到前线,立刻长途奔袭重庆,击落空中躲避中的敌机27架(指璧山空战)。又于10月4日空袭成都,在敌人机场(指太平寺机场)着陆,大胆烧毁地面上的敌机。从此以后,敌空军的活动开始急速减弱,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航空歼灭战无法通过空袭机场来完成,在敌基地上空将敌机与其机组乘员一同击落是最有效的。

这就需要能够进行超远程飞行的战斗机,在那里出现的零式舰上战斗机,是世界上唯一的航空歼灭战用战斗机。从这一天起,海军战斗机队的战术思想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战斗机不是掩护攻击队的辅助兵力,战斗机才是空战的主力。

但是,在此之前有一个必须解决的大问题,那就是1000海里的远距离航法该怎么办?即使是由专门从事导航的飞行员所乘坐的多座飞机,远距离导航也是一个大问题。单座的战斗机飞行员能进行导航吗?如果是可以利用地面目标的陆地,用眼睛看得到目标,又有地图参照,对谁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在没有任何目标的海洋上空飞行这样是行不通的。虽然有无线电诱导,但航空母舰发射电波无异于自杀。可以使用多座机引导战斗机飞行,但是如果引导机被击落,一切就都完了。这种战斗机的海上导航,直到战争结束都没有绝招。

第二个问题是大编队的空战,机载无线电是必要的设备。此外,战斗机的编队也采用了之前在陆军海军比武竞赛中学到的两机两机共计四机编队的分队编队(原文如此,但实际上海航是43年春才开始改变编队战术)。

到了这个时候,战斗机成为主力兵器的“战斗机主兵论”已经成为海军航空队大部分人的共识。陆战、海战没有制空权就没有胜利的希望,航空战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国军的力量应该由空军来代表,陆海军不过是协助空军活跃的辅助兵力。

但是,当时陆海军高层大部分领导人都不理解这个想法,海军还是认为国家的兴废取决于海上决战,其主力兵器则是战列舰。但是,直到日本海军的战列舰全部在濑户内海沉没(原文如此),这场海军高层预期的海上决战都没有到来。

占据天空王座最后的人是……

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战斗,逐一证实了航空兵主兵思想的正确性,在珍珠港,它证明了航空力量可以摧毁敌方舰队,在马来海战中,证明了英国海军的主力,被称为不沉的战列舰,仅凭航空兵力就能轻松击沉。

此外,对珍珠港和马尼拉的空袭,也证明了战斗机是空中歼灭战的主力。绪战以后的飞石作战的距离,只有零战续航距离的一半大约500海里,这也并非偶然。总之,爪哇战役,也就是进攻战役中,充斥着零战作为主力的华丽战例。

1942年初,海军第三航空队的零战大编队在爪哇岛上空飞行

即使战局在所罗门群岛附近僵持,以战斗机为主的战法变得很奇怪,有时会大胆地实施作战计划,以陆攻队为诱饵,让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敌机起飞,由战斗机在空中将其捕捉并消灭。

后来,随着战局逐渐恶化,日军成为防御的一方,这种战斗机主兵的想法多少需要进行修正。

拳打八方的空战法

在中日战争中,由于作为对手的中国根本没有自己的航空工业,飞机都是从国外运来的。因此,只要将那架飞机连同机组人员一同消灭,就可以使中国空军无力化。因此,在敌方基地上空击落敌机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航空歼灭战。

在所罗门群岛的空战中,无论击落多少敌机,敌人都在不断地补充损耗,感觉歼灭战的实效一点也没有提高。随着战局更加紧张,美国空军开始使用其B-29轰炸机空袭日本本国的飞机工厂,大家都明白了航空歼灭战的最终目的是破坏敌人的航空工业,所以这样一来战斗机就不是航空歼灭战的主要兵器了,性能优于战斗机的轰炸机应当登上天空的王座。但是,这个问题超出了海军战斗机队的战法范围,应该说是技术和国力的问题吧。

战争即将结束之际,海军战斗机队正忙于局地防空和上空直卫的地面指挥(空地联络)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应该更早开始研究。海军最早的雷达安装在战舰上被说成是无稽之谈,虽然应该首先由战斗机安装雷达并用于协同作战,但这只是马后炮。

虽然兵术思想应当先于兵器,但新兵器也是新兵术思想的母体。海军战斗机队最终没有达到超越零战这种兵器性能以上的兵术思想。最后,零战以从未在研究课题中出现过的特攻队的身份结束了战斗。

配图虽不是零战,但是要得就是这个意境~~

~(完)~

推荐阅读:

0 阅读:201

初柳看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