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俄乌战争中,旋翼无人机投掷手雷、榴弹、60毫米迫击炮弹,造成战壕内士兵伤亡的视频,太多了。
说白了,一个字:懒。
作战中,战壕里据守的士兵,每个人都要有能容身的防炮洞,我们有时也叫做猫耳洞。
其次,防炮洞的上沿部分,要稍微凸出,以防止空中无人机投掷的手雷从空中直接砸进防炮洞。
再次,防炮洞门口要有20-30公分高的土沿,一来防止投掷下来的手雷利用反弹,弹跳、滚进防炮洞;二来防止雨水、积水倒灌进来。
最后,有条件的话,防炮洞入口之后要拐弯,这样才能放置炮弹落入防炮洞门口造成冲击波和弹片溅射伤害。
士兵平时就在防炮洞里待着,有敌情再出洞,进入战壕防守。
我看到的大部分视频,是士兵躺在无顶盖的战壕里,干挨炸。
这就是我们说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挖防炮洞多流汗,打仗少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