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女孩杨元元(来源网络)
父母没有边界感,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把孩子视为自己生活内容的一切,他们抓住孩子,然后寄生在孩子的生命里,喊着爱的名义,打着保护的旗号,其实是想去控制孩子,不断地去约束他(她);不信任他(她),侵入他的生活,干涉他的个人意愿,甚至左右孩子的人生。
比如那位湖北女孩杨元元的母亲,无疑就是这种类型的家长。她总是基于自身的种种考虑,先是直接干涉女儿的高考志愿填报(不准女儿报外省的学校,不准女儿报不那么来钱的专业);毕业后,又干涉女儿的工作选择(不准去西北工作,不准去下面的乡镇工作)。
但是,这样的父母,你有没有考虑过,你如此缺乏边界感,其实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不尊重,已经深深地伤害了孩子?
没有边界感的父母绝对是自私的父母。因为,你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那么,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又何谈自尊、自信呢?
杨元元的母亲(来源网络)
这样的孩子在成年之后,他们也很难产生幸福感。他们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掌握在父母的手里。父母的爱越强烈,孩子就越有一种被吞噬的感觉,这愈会阻碍着孩子的自我成长。
还是杨元元这个案例,面对母亲的干涉,她毫无反抗的念头,一再妥协退让(可能是中了孝顺wh的毒)。这一一听从的后果就是她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常常会被动地满足父母的需求,但是为了对抗这种吞噬感,他们又会形成一层保护壳。等到成年以后有能力了,孩子会以到异地工作的方式开始自由掌控自己的人生。(总有一天,他们会抛弃原生家庭,逃离父母。)
(上文案例中杨元元逃离母亲的方式是极端且惨烈的。自杀前,她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没人愿意被脐带拴一辈子。)
在早期,有的实在逃离不了,只能被迫暂时依附在父母的身边(或被父母依附),那就会和父母陷入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病态共生,这样的一种死循环的状态。这样的关系里,只有一个人的自我可以存活。(杨元元的母亲,以其健康的身体状况、不算衰老的年龄,早早地脱离了工作单位,不可思议地挤进女儿的大学学生宿舍,跟女儿一同挤在宿舍的单人床上,全然不顾及宿舍里其他同学愤怒的目光。从与母“共生”这一刻起,杨元元开始彻底受到同学孤立,从此跟友情、爱情绝缘。)
诸位,父母没有边界感,实则是给孩子打造了一座让他们始终不断想逃离的牢笼。(杨元元的母亲没有经济来源,所有的生活重担都压在杨元元一个人身上。为了挣钱,她更忙了,却过得更困难了。不可思议的是,杨元元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被其母攒起来拿给了弟弟。)
逝者已矣。那个做母亲的难道从来就没想过,逼死她女儿杨元元的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
今天还有很多家长,他们没有边界感且无知,把自己的孩子永远当小孩子来看待,不知道孩子也需要受到尊重。比如,网上就有这样一个新闻故事:女儿拿回来的档案袋,竟被她妈妈撕开了(她说就想看一下里面的评语)。
这位家长的做法非常不妥,档案袋的封口都有密封条,是不能打开的,她连这个都不明白。另外还说明在她心目中,她不认为这档案袋是别人的东西,而自己是不能动的。
很多家长都习惯性地将孩子的一些私密物品随意拿出来翻看,抱着刺穿人家秘密的想法。(拆开档案袋这个行为是很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档案作废,对此她却一无所知。)
家长们不理解的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只会越来越远。孩子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与父母在心理上分离的过程。分开越早,代表着孩子成功地走向独立,也意味着孩子成长得越好。
吴谢宇
很多中国式的亲子关系常常是病态共生的关系,边界感模糊,有些父母以“为你好”的名义,严格呆板地管束着孩子,对孩子的时间实行精细化管理。归根到底,不过是想控制孩子,让他们按照自己制定的标准生活。
这些家长以爱为名,不留余地地突破边界,不但给孩子造成了最深的伤害,也让孩子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
“北大学子弑母案”凶犯吴谢宇的母亲无疑就是这个类型的家长,她居然规定在几千里外的北京上大学的儿子每天晚上10点必须打个电话给她。(这应该是不信任的一种表现。)
试问,她的这种要求,到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还是为了满足孩子的需要?(吴谢宇已于去年(阴历)年底伏法,这母子两人现在已到另一个世界去“共生”了。)
吴谢宇的母亲不明白,养育孩子,其实就是父母体面地退出孩子生命的过程。愿每个父母都可以分清爱的边界。从容不迫地放手,让孩子在张弛有度的爱中自由生长。
孩子在逐渐长大,父母一定要有分寸感,最好给孩子一定的私人空间。却有这样一位男家长,把儿子房间的门锁都卸掉了。儿子都已经进入青春期,房间的门锁都没有,何谈隐私?孩子不用说肯定全身心都是压力,半夜会担心有人突然推门而入,以致汗毛直立。据说,还有想在孩子的房间里装监控的,这样的家长简直疯了。
很多父母的观念里没有边界感这一说。比如,一个高中生在周末外出前,他决定选择穿什么样的衣服,戴什么样的帽子,梳什么样的发型,他的妈妈居然会在孩子出门时指手画脚。
试问,他今天穿这件衣服触犯了哪条治安法律?OK,这就是边界感。我们的孩子在没有危害他人健康,没有危害社会安全的情况下,他是有自己的选择权的。
在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孩子,不伤害周围人和环境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守住安全边界,给孩子一些选择权、自主权。而不是事无巨细,直接安排。
如果孩子目前的能力足够承担一些责任,可以不必去干涉、去入侵孩子的私人空间。给孩子以宝贵的信任吧!孩子的能力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低。
其次,问一下自己,(这样跟孩子过度情感捆绑的想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还是为了满足孩子的需要?
很多时候,父母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恋需求,或是想缓解自己的焦虑,或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去过度地管教孩子,为孩子安排好一切。
可以想象,在赴北京上学之前,吴谢宇的整个中学时代,每一分钟都在母亲的严密掌控之中,了无乐趣可言(除了做题,就是看书)。那不是一个青春少年正常的成长过程,没有任何玩乐、放松,没有一声开心的属于少年人的欢笑……没有朋友(表面看是够“自律”)。只余一颗被捆绑被压抑了很久的以致扭曲最终走向邪恶的心。
就算赴北京上学后,他母亲还要他每晚打电话汇报一天具体的花销及生活细节,以此遥控(还是控制),这样的母亲心态正常吗?(据说,吴谢宇的父亲曾因为晚归,被其母反锁在门外,吴谢宇听从母亲的话,也不允许去开门。)
试问,当我们的孩子已步入成年,已足够强大到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时候,他们的人生还有什么值得害怕?因为所有的结果和责任他都会接纳,或调整自己去面对。
帮助建立孩子心理边界的三个具体做法是:尊重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允许孩子表达情绪;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选择,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很好奇。吴谢宇的整个中学时代是木偶吗?是没有情绪的考试机器吗?他对玩乐丝毫没有兴趣?他的内心就真的那么向往北大吗?他还有没有属于一个普通少年的自由梦想?这样多的(垃圾)情绪压抑到极端的时候,会不会像一只埋得很深的深海鱼雷?会在某个时间喷发?谁敢肯定后期他不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呢?
(在这种病态共生关系中,吴谢宇的自我其实在精神上已经被母亲以一种温和的方式“杀”死了。)
当我们给了孩子选择的机会后,也许你会担心孩子的人生会走弯路,或者过得不幸福。其实,这些担心,都仅属于我们家长边界内的情绪,需要我们自己消化和负责,跟孩子无关。
(这样的情绪,吴谢宇的母亲当然也有,可是她试图自己去消化和负责了吗?她没有。她选择了继续遥控指挥。当她成为“弑母案”中的被害人后,这血色的一幕对她昔日所有刻板压抑的家庭教育方式给了个差评)
孩子要做的,就是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尊重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
回顾了杨元元和吴谢宇这两个沉重的案例后,我们还会觉得边界感是可有可有的矫情么?既然边界感如此重要,那父母和孩子应该怎样保持边界感?
首先,父母要拒绝做“探照灯”式的父母。有一种“探照灯”式的父母,对孩子总是管得太多,就像探照灯一样地盘旋扫射孩子的周围,监视孩子的一举一动。
因为父母的控制,这样的孩子总是感觉自己活得很压抑。有的内心虽然明白,现实却无力摆脱这种束缚,将自己带入到无底的深渊当中。
其次,在尊重孩子独立性的基础之上,给予孩子无私的爱。所有的爱都是奔向相聚,但是,唯独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走向分离的。(而分离其实就是允许孩子长大。)
父母要明白,孩子虽然是自己亲生亲养的,但他是人,而不是物。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意识,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有属于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学识和需求。
允许孩子去过自己的人生,允许孩子自己的人生自己说了算,这恰恰是一种无私的爱。
第三,这一点比较重要。父母要学会在自己的生活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
聪明的父母要想办法去丰富自己的生活,避免因为自己生活的无聊、空虚就粘着儿女;避免依靠孩子来实现自我的价值。这一点也非常重要。一个高自我价值感的父母,才能够培养出自我价值感高的孩子。
如果您觉得阅读此文后有收获,对他人有价值,希望您能帮忙分享出去,让更多读者一起来理解人性,照亮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