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邓小平弟弟去世,活到106岁,和哥哥一样骨灰葬入大海

沧海一书客 2025-01-02 14:13:34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2017年10月15日,邓小平的弟弟邓垦在深圳因病去世,享年106岁。

在他去世之前,他却留下了和哥哥一样的遗嘱,在死后不举办任何葬礼,把自己的骨灰洒向大海。

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出身名门

1911年,邓垦出生在四川广安的一个大家庭当中,他的父亲邓绍昌是一个学识颇高的大家,毕业于成都政法学校,先是做了几年老师,后来又加入了广安的辛亥革命军。

在他出生前,家境已经十分殷实,并且上面有了一个姐姐和哥哥,他的父亲十分重视这三个孩子,分别给他们起名叫邓先烈、邓先圣和邓先修,只是他哥哥之后把名字改为了邓小平。

而他则在后来改名叫邓垦,可是自从他出生之后,家中就发生了很多不顺利的事情,其中最大的就是他父亲的职务和安全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在那时的广安,各方势力十分复杂,其中土匪就是一个很大的祸患。邓垦的父亲在广安的革命军中担任局长,却刚正不阿,从不肯做伤害当地农民的事情,还帮助人们打击土匪。

这遭到了当地土匪的极大不满,他们对邓垦的父亲威逼利诱,强迫他一起和他们一起做犯法的事情,他要敢不同意就拿他和他家人的生命安全做威胁。

在这样巨大的威胁之下,后来邓绍昌不得不离开,远走他乡躲避灾难,从父亲离开之后,他们家的家境也就一落千丈了。

首先就是失去了那份父亲那份工资颇高的工作,让他们家的生活条件迅速下降。

并且土匪也并没有因为他父亲的离开就放过他们,还会接连不断地来找他们的麻烦,还抢走家中大量的财产。

并且家中在失去了邓垦父亲这个主要劳动力之后,家里的农活就全部落在了他们母亲和这三个年幼的孩子身上,生活十分艰难。

在这段时间中,邓垦和自己的哥哥姐姐每天都要做大量的劳动,只有这样他和家人才能生存下去。

在吃饱肚子都很难去情况下,上学就更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了,可是邓绍昌是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知道上学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不愿自己的孩子放弃这一学习的机会。

虽然家中已经没有多少钱了,但他还是劝妻子一定要省下钱让邓小平和邓垦读书,可是家中也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来了。

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冒险回到家中,出售了家中的一些土地,还借下了一些外债,总算凑够了钱,把邓小平送到了法国留学读书。

在1920年的夏天,邓小平登上了去往法国的游轮,在这之后11年多的时间里,他再也没有见到过哥哥。

聚少离多

在邓小平离开家乡的那一年,邓垦才9岁,对自己哥哥能够出国求学十分羡慕,因此那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好学习,将来去到国外寻找自己的哥哥。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灾难竟然又降临到了他们的身上,在哥哥离开没几年后,他们的母亲就不幸患上了重病,在治疗无效后离世。

在去世之前,她还一直念叨着远在国外的儿子,可是最终也没有见到自己所有的孩子,所以那时邓垦的一大愿望就是要找到哥哥,完成母亲的遗愿。

在1931年,邓垦考上了上海政法大学,他十分兴奋地去到了上海,因为在此之前,他在一个和哥哥一起去法国远亲的口中得知,他的哥哥现在有可能在上海。

在到达上海之后,邓垦却迷茫了起来,面对着这样大的一个城市,他不知道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找到自己的哥哥。

后来在报纸上,他经常会看到很多的寻人启事,邓垦觉得自己也许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找到自己的哥哥,于是他就尝试着在报纸上也刊登了一篇寻人启事。

在报纸上上,他详细写清了自己和哥哥的家庭信息,并写明了自己的地址,希望哥哥看到这篇报纸后能到他刊登的地址上来找他。

在不久之后,果然有一个男人敲响了他的房门,虽然已经有十多年没见了,但邓垦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这就是自己的哥哥。

原来他的哥哥在法国读书时就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哥哥的引导下,他也找到了革命组织,加入了赤色互济会。

可是他们团聚了没多长时间,因为工作上的调动,不久后邓小平就离开了上海,去到了江西工作,而邓垦则留在上海继续求学,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继续进行革命活动。

他在家乡真也一直在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在1935年成功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两年后有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1939年,他去到了延安投奔自己的哥哥,在抗日大学内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在大学的图书馆内工作,并担当解放日报中的干事。

可是即使在延安,他也没有太多见到自己哥哥的机会,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在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中,他才终于见到了哥哥一面。

虽然如此,他们的这次见面也没有长久,在交代完了之后的工作之后,他们再次匆匆分别,继续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之中,为中国的解放继续奋斗。

为国家奋斗一生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邓垦去到了重庆担任副市长,在他的管理下重庆的农业和工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久之后,因为表现出色,他又被调到了武汉担任副市长。

在武汉,他更是勤勤恳恳地工作,先后帮助武汉建立了十几个国营工厂,和建立了许多学校,提高了武汉的经济和实力。

可是好景不长,在1966年,动荡突然爆发,邓垦也受到了波及,他被打为了“右派”,之后被下放到了一所干校内学习改造。

在这里他生活的十分辛苦,每天都要做大量沉重的工作,并且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可是邓垦从不叫苦,他每天都在认真的劳动着,并且维护着党的领导。

在动乱结束后,邓小平被重新重用,他也回到了之前的工作岗位上,为武汉经济的恢复做出了巨大的力量。

在那之后,他和哥哥相见的次数才逐渐多了起来,在一次去往北京开会的时候,邓小平留他在家中居住了几日,1980年,邓小平从广西回京的途中在他武汉的家中停留了一段时间。

在那些难得团聚的日子里,他们也没有多少时间谈论亲情,探讨的也都是国家大事。

在1981年邓垦被选为湖北副省长之后,邓小平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打电话询问,在得知他是凭借自己的真实能力才当选之后才放下心来。

邓垦虽然不经常与自己的哥哥相见,却和自己的哥哥一样吧全部力量都用在了为国家付出之上,直到1986年退休之后才享受了一段老年时光。

在退休之后,他选择了到深圳定居,过着安稳和恬静的生活,直到2017年10月15日,他因病救治无效在深圳去世,享年106岁。

在去世之前他特意留下了遗嘱,要和自己的哥哥一样把骨灰洒向大海,并且不设立任何的纪念仪式,和自己的哥哥一样清清白白地走完人间。

来源

邓垦同志逝世-新华网 「链接」

1989年,邓小平与胞弟邓垦在一起--邓小平纪念网--人民网

1 阅读:125
沧海一书客

沧海一书客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