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不易,作者天天坚持写作,给大家带来更多健康知识,文中加入5s广告解锁,可能会稍有打扰, 我们真诚希望您能理解一下,感谢您的耐心和支持,让我们一起推动健康知识的普及。后续我会努力带来更多优质内容
如今的社会压力之下,感冒、头痛、失眠等常见症状时常困扰着我们。
这种情况下,药物似乎成了最便捷的解决方案。然而许多人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药物的副作用和滥用的危害。
张阿姨退休后日子过得轻松惬意。上个月,张阿姨忽然觉得有点头晕,鼻子也开始堵塞,像是要感冒了。
“这点小病还用看医生吗?”张阿姨心里嘀咕着,直接从家里的药箱里拿出一盒抗生素。她记得上次感冒时吃了这药,几天就好了。于是她自信满满地开始自行服药。
第一天,张阿姨按说明书上的剂量吃了两片抗生素,心想这药一定能赶走感冒。可过了一天,她的症状不仅没好转,反而变得更严重了。
喉咙开始疼痛,咳嗽也加剧了。邻居李奶奶看到张阿姨有些憔悴的样子,关心地问她怎么了。
“没事,就是感冒了,吃了点抗生素马上就好了。”张阿姨笑着说。
可事情并没有像她预料的那样发展。第三天张阿姨的肚子开始疼起来,还频繁跑厕所。她开始担心了,但又不想麻烦儿子,于是继续自己服药。
每次吃药后,她都会感到一阵阵的恶心和头晕,似乎比感冒还要难受。
她的儿子小李周末回来探望张阿姨时,发现她面色苍白,瘦了一圈。小李一听她的情况,马上带她去了医院。
医院里,医生仔细询问了张阿姨的情况后,给她做了一系列检查。医生眉头紧锁,告诉张阿姨,她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根本没用。更糟的是,长期服用抗生素破坏了她肠道里的有益菌,导致了严重的肠胃问题。
滥用药物的风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像张阿姨一样,习惯于自己判断病情并自行用药,尤其是一些常见药物。
但这种做法不仅可能无法有效治病,还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副作用。尤其是对一些家庭中常备的药物,我们更应该了解滥用这些药物可能带来的危害。
1、抗生素
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类和四环素类,是每个家庭常备的药物之一,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自从发明以来,抗生素拯救了无数生命。
然而,随着使用的普及,抗生素滥用已成为全球性的难题。许多人像张阿姨那样,一感冒发烧就不加区别地服用抗生素,但实际上感冒多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法治愈病毒感染,还会破坏体内的有益菌,导致肠道问题和免疫力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以至于当真正需要抗生素时,这些药物可能已经失效。
2、糖皮质激素
提到糖皮质激素,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这个名称,但它们是一类非常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炎症和免疫系统疾病,例如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严重的过敏反应。
糖皮质激素药物,如泼尼松和地塞米松,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药物,效果显著。然而,长期使用这些药物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
比如,持续服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体重增加,面部变圆,形成所谓的“满月脸”,背部脂肪堆积出现“水牛背”,还可能引起高血糖、高血压和骨质疏松等问题。
糖皮质激素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长期使用会增加感染的风险。这些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避免滥用。
因此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医生会定期监测他们的健康状况,调整药物剂量,尽量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应谨慎,不能随意增加剂量或延长使用时间,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非甾体类药物
非甾体类药物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药物,像阿司匹林、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等。它们常用于缓解疼痛、降低发热和抗炎。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体内的某些化学物质来发挥作用,尽管短期使用效果显著,但长期使用却会引发一些严重的副作用。
非甾体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问题,除此之外长期使用这类药物,还可能削弱免疫系统,降低对感染的抵抗力。
4、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是一类用于抑制免疫反应的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常见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菌素、他克莫司和雷公藤等。这些药物虽然在控制免疫反应方面非常有效,但它们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由于免疫抑制剂会显著降低身体的免疫力,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后更容易感染。
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密切监控自身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尽量减少副作用的影响。
虽然药物能够治疗疾病,但任何药物都有其副作用,特别是需要长期使用时更应谨慎。在决定服用药物之前,我们必须咨询专业医生,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和潜在副作用,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
自行判断病情和用药不仅可能无效,甚至可能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科学合理的用药方式是确保健康的关键。
其他常见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除了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外,许多家庭中还有一些常用药物,虽然它们看似无害,但在使用时也需要格外注意。
以下五种药物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
一、感冒药
感冒药是每个家庭药箱中必备的药物之一。常见的感冒药包括扑热息痛、氯雷他定、伪麻黄碱等。
这些药物通常用于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等症状。虽然感冒药可以短时间内缓解不适,但滥用或长期使用可能会引发肝肾功能损害,特别是含有扑热息痛的感冒药,过量服用会对肝脏造成严重伤害。
所以服用感冒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不可过量使用,特别是要注意不同感冒药之间的成分是否重复,避免过量摄入同一种成分。
二、镇痛药
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广泛用于缓解头痛、牙痛和关节痛等症状。
这类药物在短期内确实能有效缓解疼痛,但长期或频繁使用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甚至引发胃溃疡和出血问题。
此外,长期依赖镇痛药还可能导致药物依赖性,甚至出现耐药性,使得药物的效果逐渐减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是那种无法忍受的疼痛,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建议频繁服用镇痛药来止痛,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立刻寻找专业医生就诊。
三、助眠药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助眠药物来帮助入睡。常见的助眠药有苯二氮䓬类药物和褪黑素等。
虽然这些药物能有效缓解失眠问题,但长期使用助眠药会导致依赖性和耐药性,进而影响正常的睡眠结构,可能还会引起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改善失眠最好的方法还是要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不要在床上玩手机,而不是简单的一来药物入睡。
四、止泻药
止泻药如洛哌丁胺和思密达,常用于缓解急性腹泻,但如果不明确腹泻的原因,盲目使用止泻药可能会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此外长期使用止泻药还可能导致便秘等问题。因此,在使用止泻药之前,应尽量找出腹泻的原因,必要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盲目用药。
五、补铁药
许多人,特别是女性,会因为贫血而补充铁剂。
常见的补铁药物有硫酸亚铁和葡萄糖酸亚铁等。虽然补铁药物能够有效改善贫血症状,但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和便秘等。此外,铁剂摄入过量还可能引起体内铁过量,导致肝脏和心脏等器官的损害。
因此,补铁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定期监测体内铁水平,避免过量摄入。
结语如今市面上各种疗效的药物五花八门,让很多消费者觉得家中只要常备几种“万能药”就可以了,但看完这篇文章后我们应该知道,自行用药的风险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大。
是药三分毒,每一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副作用,盲目使用只会适得其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养成科学用药的习惯,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科学用药不仅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的负责。希望每一个人都能通过学习和了解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远离药物滥用带来的风险。
参考资料:
《专家呼吁不能乱服药》.南方日报;2022-12-14;
《家庭药箱必备的10中常备药》.康颐.2017-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