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六七十年代我国各省的驻军情况,例如河南省、山东省、辽宁省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山西省。不得不说,山西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结构非常重要,自古以来,就是抗击北方强敌的第一线。在六七十年代,山西省境内驻扎了3个军,堪称是主力云集。那么,山西省境内为何驻扎了3个军呢?
首先,我们聊聊山西省的地形结构和地理位置。山西省的地形非常复杂,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在古代历史上,山西各地属于中原王朝抗击北方游牧骑兵南下的天然屏障。中原王朝在山西省内设立了一系列的重要关隘,例如雁门关、娘子关等等。山西省北部的大同等地,更是标准的兵家必争之地。关于大同的重要性,出现了“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扼晋、冀、蒙之咽喉”的说法。
在古代历史上,大同等地属于燕云十六州的一部分。众所周知,燕云十六州属于中原王朝抗击北方游牧政权的屏障。在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王朝丧失了燕云十六州以后,宋朝面对战略被动局面。辽国控制了北京、大同等地,能够从河北、山西两个方向南下,宋朝只能被动防御。其中,在山西各地,宋朝仍然能够依靠太原等地坚守第二道防线。
在明朝统治时期,为了抗击北元政权,明朝从东北到西北,组建了著名的九边重镇。其中,在山西的部署很有特点。明朝在山西省内组建了大同镇、太原镇,属于双层防线。大同镇属于第一道防线,太原镇属于第二道防线。一旦大同等地失守,中原王朝仍然能够依靠太原等地层层阻击。
其实不仅仅在古代历史上,在近现代历史上,山西省的地形结构,在战争中也有很大的优势。由于地形复杂,机械化部队根本无法铺开、推进。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山西各地,依托有利地形,打击日本军队,并且建立了一系列的抗日根据地,例如晋察冀根据地、晋冀鲁豫根据地等等。
在六七十年代,山西省境内总计驻扎了3个军,分别是:28军、69军、63军。接下来,我们聊聊建国之后的军区变化。建国初期,出于稳定各地的实际需要,全国划分为6大军区,分别是:西南军区、中南军区、西北军区、华东军区、华北军区、东北军区。这6个大军区对应了同时期的6个地方局,例如西南局、中南局、西北局等等。
当时,华北军区管理了河北、山西、绥远、察哈尔、北京、天津等地的武装力量,基本上管理了华北各地的部队。这样的军区划分,属于临时性的区划模式。进入50年代以后,随着6大地方局被撤销,1955年,6大军区被撤销,全国被划分为12大军区。
分别是: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武汉军区、成都军区、昆明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内蒙古军区、西藏军区。1956年,鉴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实际作战需要,又从南京军区的部分区域上,组建了福州军区。截至1956年,全国形成了13个军区的框架。华北军区撤销以后,组建了北京军区。
在50年代,我国行政区划的调整中,绥远省、热河省、察哈尔省等省份被先后撤销。北京军区管理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的武装力量,起初,山西省境内仅仅驻扎了1个军,那就是21军。21军驻扎在大同等地,扼守了整个山西的咽喉。不得不说,在五六十年代,我国华北一线的防御压力并不大,因此,整个华北、西北各地,驻扎的部队数量并不是太多。
但是,60年代后期以来,情况急转直下。北方邻国陆续调集了50多个步兵师、坦克师,总兵力达到了118万,形成了百万大军压境的局面。随着北方邻国大军东调,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一线的防御压力大大增加。鉴于西北地区防御力量不足的问题,为了加强西北地区的机动兵力,原本驻扎在山西大同等地的21军,调防到了陕西省,开始隶属于兰州军区管理。
21军划入兰州军区以后,大同等地怎么防御呢?21军向西调动的同时,原本驻扎在河北省河北保定等地的69军,调防到了山西大同等地,承担了晋北防御的重任。1969年之后,北方一线压力全面增大。山西省境内仅仅驻扎了69军,出现了兵力有限的问题,尤其是缺乏二线机动部队和后备力量。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1969年冬天,原本驻扎在河北石家庄等地的63军,部署到了山西太原等地,组成了第二道防线。同一时期,为了进一步加强北方各个军区的整体防御力量,我国南方各个军区,陆续抽调部分精锐部队北上,例如昆明军区的54军、南京军区的27军、广州军区的43军,先后北调。福州军区的主力精锐28军,奉调北上,部署到了山西临汾等地。
28军部署到了临汾等地以后,属于机动预备力量。一旦战争爆发,28军能够随时北上增援驻扎在大同等地的69军。截至70年代初期,山西省境内总计驻扎3个军的格局,分别是:69军驻扎大同等地,63军驻扎太原等地,28军驻扎临汾等地。形成了第一道、第二道防线和机动作战力量,堪称是万事俱备。
1985年,我国进行了著名的百万大裁军。在裁军过程中,原本驻扎在大同等地的69军被撤销。80年代中期,北方一线的防御压力已经大大减轻。北方邻国一方面深陷阿富汗战场泥潭,另一方面国内出现了各方面的问题。69军被撤销以后,原本驻扎临汾等地的28军北上,部署到了大同等地。随后,28军、63军被改编为28集团军、63集团军,仍然驻扎在山西省境内。
进入90年代后期,随着科技强军的全面需要,1998年,驻扎在大同等地的28集团军被撤销,部分部队划入了其他兄弟部队。2003年,在新世纪的新一轮裁军中,驻扎在山西太原等地的63集团军军被撤销。历经几十年的沧桑巨变,原本驻扎在山西省境内的3个军,在3次大规模裁军中被陆续撤销。
最后,向所有的老兵们致敬。关于解放军部队发展建设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用户10xxx91
卫戍区保卫首都的
谁谁你爹
苏联解体后,瞧不起俄罗斯了
用户98xxx03
因为这有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