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又被称为孔圣人,是教书育人的典范之一,且十分注重“仁”、“礼”,难以想象他也会骂人。
这句话本是他用来骂学生的,随着时间流逝,这句话也就传开了,即便是到了现在也一直在用,尤其是长辈训斥晚辈时,用的会更多一点。
孔子传世的话很多,但用来骂人的话却并不多,那么这句话是什么内容呢?
孔子的教育理念其实从孔子提倡的“仁”、“礼”等等内容就能看出他是个善良的人,只可惜他生活的时代并不是个和平的时代。
那个时候周王朝对天下的统治虽然还在,但各诸侯国强势,真正听话的没有几个,不过,字面子上还是会给周王朝几分面子。
但诸侯国对诸侯国就没有那么客气了,动手是常有的事情,这就意味着战争是那个时候常发生的事儿,有战争就意味着流血和牺牲,百姓们的生活也并不好过。
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诞生了“仁”、“礼”等主张,希望能够通过懂得道德和礼教来拯救国家,也希望战争能够停下,让人们能够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但这样的主张并没有得到推崇,只因他提供的主张并不适用于现在国家,这些国家的统治者都清楚地知道用他在这个时候并不能为国家换来一匹马或者一把刀。
孔子自然也就没有得到重用,这还是让孔子有些伤心的,不过,他并没有放弃,反而带着学生到处讲学。
在孔子看来,所有人在最初其实都是差不多的,而造成每个人不同的原因则是因为每个人接受的知识和学习到的东西是不同,也是因此才会有差异化。
在发现这一点后,孔子对于学生选择上便少了很多限制,对方是否是贵族他也并不在意,只要对方符合他的要求,就会收下对方做学生。
后来,他更是会根据学生的情况来给学生制定教育方式,而不是一味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来教所有人,这样确保他们也都能够学到东西。
其实这也是后来孔子的教育主张就是“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在这两方面,孔子一直都秉承着自己的方法,也的确教育成才了很多学生,青史留名的学生更是不知凡几,后面更是独成一派。
“刺头”学生宰予按照孔子对学生的分类,应该会对学生的容忍度很高,并且能够忍受学生的不足之处,让学生们发展长处。
这其实和我们从小的学习氛围还是有点区别的,毕竟现在的环境更希望孩子不要偏科不要出现短板,家长也会给孩子的弱势科目请家教老师,希望他们能够变得更厉害。
这两者之间似乎应该是有不相同的,不过也还是会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孔子也会骂学生,而且话说得并不好听,后来这句话更是流传开了,到现在大家都在用。
这句话就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其意思就很明白,现在的长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会拿来用,不过说得会更加简洁一些,“朽木不可雕”或者“烂泥扶不上墙”,但是其意思都是一样的。
孔子学生三千,这句话则是用来骂其中一个叫宰予的学生,而他之所以会如此生气,则是因为宰予是个“刺头”,这次被骂的原因就是他上课睡觉。
不仅如此,宰予在学习过程中重视有些歪理学说,总是能够将孔子气到发脾气,孔子也不是没有对他进行过责骂,但他却并不在意。
孔子这话虽然骂了宰予,但却并没有放弃他,还是会继续教他,而宰予也并不在意老师的责骂,有问题和想法还是会提出来,孔子也还是会生气,师生二人就一直维持着这种的关系。
后来,宰予走上了官场,也在学术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孔子却早已不在人世,并没有看到他已经和之前变了样,变得更加成熟稳重并且可靠。
宰予上了年纪后,反而更能理解孔子的用心,也在不断发扬孔子的思想,最终他成为了孔门十哲之一。
新时代对“论语”的诠释孔子除了留下关于儒学的思想外,还留下了很多关于很多教育和思想方面的主张,而他平日里教育学生说过的一些话也都被记录了下来,也就是《论语》。
《论语》在各版语文教材中也频频出现,在学习的各个阶段也都会接触到一部分,可以说是必学内容之一了。
在学校里学习论语时,很多人都认为孔子被尊称为孔圣人,更是很多天下读书人的榜样,因此也就被认为是羸弱书生的形象。
但是随着我们接触到的科普越来越多,对于孔子的形象其实也有了新的认知,孔子并不是一个羸弱书生,而是一个身材高大的猛汉,也是让人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在知道孔子的真实形象后,对于《论语》里的许多内容也就衍生出了全然不同的解释,俨然成为新的潮流。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原本的意思是:父母还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的话,也必须告诉父母自己要出门去的地方。现在则是被解释为:你父母在我手里,你跑不了的,就算你跑了,我也有办法把你抓回来。
“朝问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原本的意思是:如果早上能够悟道的话,哪怕当天晚上死去也是心甘情愿。现在则是被解释为:早上听到我来了,晚上你就得死。
类似于这样只看表面的解释其实有非常多,虽然和正解相差很远,但《论语》问世传承如此久,大家还是愿意去学习里面的内容,甚至是赋予新的意义,其实也能从侧面说明大家对于《论语》的学习也还在进行中,并没有停下来。
无论是对于孔子,又或者是对于其他先贤,他们留下的文化瑰宝我们自然是会一直进行学习,并且能够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和先辈的智慧凝结,我们应该多学习,才能更好的传承下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