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主中原后的大清朝,截止道光二十年(1840年),一直没有受到来自海上的威胁。除了康熙年间为了收复东南岛屿,大规模发展水师之外,很长时间对水师装备根本不重视。清军水师所用的战船型号还是沿袭于明朝,因为承平日久,没有大的战事,所以也没有较大的改进之处。
首先了解一下清朝中前期的水师配置情况。其中八旗水师有黑龙江、墨尔根、齐齐哈尔、旅顺口、天津、京口、乍浦、福州、广州10个营;绿营水师有直隶、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6个外海水师;以及长江、钱塘江、珠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广西等8个内河水师。满清朝廷长期对海防认识不足,加上科技落后,使水师的战船种类繁多,船型旧杂无比,光外海战船就有20多种,赶缯船和居船为其中的大型战船。
赶缯船配备船工30余人,士兵80人,船上安置千斤大炮4门、斗头炮1门、百子炮4门、子母炮2门,其他武器还有火绳鸟枪28杆,火箭、标枪、火罐、排刀、钩镰枪等若干。
清朝水师内河战船更为复杂,其型号更是多达30多种,其中以唬船与哨船为主。另外还有装炮10门的沙船、巡船、红单船、鸟船、霆船等多种船型。这些内河水师战船,少的载炮5、6门,多得载炮10多门,乍一看装炮还真不少,但是,这些都是几十斤至百斤的小炮,因此装炮数量比较多。不过其射程威力却极其有限,比不上赶缯船所装的几百至千斤的重炮。
乾隆六十年(1795年),因为同安梭船外形如梭,航速比赶缯船快,所以被朝廷选定为水师主力战船。大型同安梭船配备官兵80人,水手船工20多人,排水量接近250吨,全长11丈(36.7米),最宽2丈(6.7米),桅杆高6丈(20米)至81丈(27米);配置各式前装火炮10门,另外还有火罐、火绳鸟枪、标枪、刀矛等武器与赶缯船差不多,小型同安梭船载炮4至6门,其他武器也相应减少;同安梭船船体为松杉木制造,方形布帆。
不论清朝水师哪种战船,船型与当时西洋各国战船相比,性能落后太多,普遍存在着吨位小,机动性差,火炮不仅射程近精度差,而且威力也不足等缺点。到鸦片战争时,清朝全国水师的外海战船共约930多艘,其中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省的水师总兵力加起来共约10万人,装备大小战船700余艘。但是鸦片战争爆发后,庞大的清朝水师战船在英国舰队47艘舰船面前简直就是不堪一击。
1841年,在广东虎门,英国侵华舰队中排水量最小,只有600多吨的复仇女神号蒸汽军舰,只用一发康格里夫火箭弹,就将清军水师一艘战船炸的七零八落、火光冲天。
清朝统治者落后的思想观念,造成海防整体落后。这些水师战船,平时查查走私,缉捕海盗等任务还可以勉强使用,但是在真正的近代化战争面前,根本没有什么作战能力。
奴清就是无智无德的寄生体,它提倡重用那些道德和学识都劣等的奸戾小人,如孙之獬洪承畴吴三桂晋商等。举个简单的例子说说奴清的文明退步,从先秦开始到明朝,书籍是有标点符号的。奴清搞四库全书把古书的标点符号全去掉了。
那个黑白图片好像是清朝最后一次也是最远一次远洋航行,到英国伦敦参加海军节,也许是国王加冕,记不清了,因为清朝这艘船前翘后撅,被老外们称为月亮船
明朝只有汉地十八省。谁误国害民[???]
就算郑和平底船很先进,但因中国缺少木材,在数量上最终还是会输给英法,称霸海洋是不可能的
武器装备不是主要原因,百万雄师过长江的船还不如大清的
舢板连近海也出不去
明清都一样不适合远洋,只能近海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