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在中国长期以来被视为洪水猛兽,被归为禁书。对于那些未曾读过它的人来说,这部书似乎充满了情色描写,仿佛每一页都在流露出纸醉金迷的欲望。然而,读过它的人却发现,这部作品字字珠玑,笔笔精妙,尤其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远超许多文学作品的表层趣味。
高晓松曾坦然谈起他对《金瓶梅》的观后感,他说:“小时候初读《金瓶梅》是越看越失望,长大后发现金瓶梅里写的才是真的生活。”的确,《金瓶梅》最精彩之处不在于男女之间的情色纠缠,而在于它对人性的精确描写。这种描写,甚至从小说的四首开篇词中就已显露无遗。
酒:怡情之物,毁人无形“酒损精神破丧家,语言无状闹喧哗。
疏亲慢友多由你,背义忘恩亦是他。
切须戒,饮流霞,若能依此实无差。
失却万事皆因此,今后逢宾只待茶。”
酒,是人类生活中的常见伴侣。小酌怡情,然而,过度的饮酒却会导致意外和灾难。《金瓶梅》全书一百回中,“酒”字出现了2025次,饮酒场面多达389次,且提及了25种酒。饮酒之多,反映了书中人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然而,酒并不仅仅是为欢乐助兴,它同时也是毁人于无形的利器。
楚恭王在打败仗后,满腔怒火,计划重振旗鼓。然而,他的得力大将子反却因醉酒无法起身,错过了最佳反击时机,导致全盘皆输。恼羞成怒的楚恭王杀了子反,但他最终也不得不撤兵回朝。这一事件提醒我们,饮酒虽可壮胆,然而过度沉迷于酒精,却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金瓶梅》中的胡也佛插画《金瓶梅秘戏图》也以酒壶为关键元素,暗示了酒在书中不仅仅是生活调剂,更是人性欲望的催化剂。古人常言:“饮酒不过量,才是人生正道。”酒可助兴,但不可让其驾驭你,否则失去的,可能不只是健康与清醒的头脑。
色:美色是刀,伤人无形“休爱绿鬓美朱颜,少贪红粉翠花钿。
损身害命多娇态,倾国倾城色更鲜。
莫恋此,养丹田,人能寡欲寿长年。
从今罢却闲风月,纸帐梅花独自眠。”
古人常说:“自古温柔乡,便是英雄冢。”美色在《金瓶梅》中,特别是通过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故事,成为了毁灭的象征。西门庆一生纵情声色,外面流连花丛,家中妻妾成群,夜夜笙歌。然而,正是这种无止境的纵欲,最终导致了他病倒在潘金莲的床上,早早结束了生命。而潘金莲为了情欲,毒害武大郎,最后也死于武松手中。
人类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但过度沉迷于色欲,却会蒙蔽人的理智,甚至导致毁灭性后果。美色虽美,却是双刃剑,若不加以节制,终究会反噬自身。
财:财帛动人心,莫丢了良心“钱帛金珠笼内收,若非公道少贪求。
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怀情为利休。
急缩手,且抽头,免使身心昼夜愁。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金钱的诱惑是《金瓶梅》中反复展现的主题。正如书中的这句开篇词提醒:“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人们追求财富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如何面对金钱的诱惑,并且在其中保持自我和道德的底线。
《后汉书》中的杨震,在面对王密深夜贿送十斤黄金时,怒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杨震的拒绝不仅展现了他坚定的道德立场,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财富的态度——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金瓶梅》中,贪财的例子不胜枚举,人们因为贪婪陷入了权利和欲望的深渊,亲情、友情因此瓦解。
面对金钱,最重要的是保持底线,不被利益所蒙蔽。《围炉夜话》有云:“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金钱是物质世界中的诱惑,但若为之失去原则,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气:宽容是智慧,怒气伤身“莫使强梁逞技能,挥拳捰袖弄精神。
一时怒发无明穴,到后忧煎祸及身。
莫太过,免灾迍(zhun1),劝君凡事放宽情。
合撒手时须撒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气,乃人之运行基本;然而,气若运用不当,便会伤人伤己。中医常说:“怒伤肝”,气滞血瘀,很多疾病都是因此而来。林黛玉的悲剧正是因为她的“气”太多。《红楼梦》中,黛玉因为一次花戴得晚了便生闷气,这种郁郁寡欢的心态贯穿了她的一生,也最终让她自怨自艾,病入膏肓。
《金瓶梅》比《红楼梦》更加残酷真实,人物的贪嗔痴念一览无遗。张爱玲曾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反面,现实生活中更多的确是《金瓶梅》里的境遇:欲望、怒气、嫉妒,都是人性中的黑暗面,若不加以控制,终将毁灭一切。
结语:人生在世,凡事有度
《金瓶梅》通过对酒、色、财、气的描写,揭示了人性的欲望和陷阱。人这一生,难免会有欲望的驱使,但如何控制它们,便是决定生活走向的关键。酒可以饮,但切莫贪杯;美色虽美,却不可沉迷;财富可求,但需守住底线;怒气需控,不要因一时之快伤了自己。
《金瓶梅》告诉我们,欲望是人性的真实体现,但凡事有度,方能掌握人生的分寸。平衡欲望,戒除贪嗔痴,才是获得长久平和的生活之道。饮酒六分醉,吃饭七分饱,不贪财,不纵欲,心中有戒,方能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中,保有自己的从容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