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到一个视频,视频里的妈妈倾诉,孩子自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就再也没回来过。
打电话也是说不到2句话就挂了,以前挺乖挺懂事的孩子,怎么一毕业,就像变了一个人。
她说,小时候,不管提出任何问题,她妈妈都会拒绝和反对,从不让她表达自己的意见。大到选什么样的专业,小到每天吃什么穿什么,可以说,童年如果有回忆,就是压抑和痛苦。
那为什么明明很爱孩子,也付出了所有,结果却和孩子搞得像仇人一样,孩子也不懂感恩呢?其实是做了这6种父母,才导致和孩子关系不好。情绪不稳定的父母
养育孩子过程中,父母的情绪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她决定了孩子情绪和心理是否稳定。例如,发生一件事情,原本可以好好沟通解决这件事情,但却因为情绪不稳定,直接暴跳如雷。富兰克林曾说:
处于盛怒之中的人,驾驭的是一匹疯马。当父母情绪不稳定,驾驭了这匹疯马时,受到伤害的,首当其冲就是自己的孩子。所以,遇到事情时,管理自己的好情绪,学会好好说话,也给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因为孩子没听她的,她就直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和指责小女孩,甚至给孩子道德绑架。孩子觉得特别痛苦,问妈妈能不能给她点自由,妈妈却说,你要什么自由,我不舍得吃不舍得喝,你就来一句,我要自由就可以了。
如果你要自由,不听我的,就当没我这个妈妈,要是知道你这样不懂事,还不如一开始就没生你。孩子听完妈妈的话,心理的最后一条就崩塌了。过于看重结果的父母
孩子成长中,结果很重要,但过程也很重要,如果父母过于看重结果,就很难看到孩子进步。特别是有些孩子很平庸,考试时成绩也不是很理想,父母看到成绩,直接来一句,又没好好学,用一句话和一个结果,就来否定孩子的付出。
作为父母,养育孩子过程中,以结果为导向没有错,但要想孩子真正意义上成长,就要学会看过程,唯有这样,孩子才能获得自信和进步。
压的方式让他们不骄傲。殊不知,这样的方式,不会让孩子变好,反而会因为父母的不认可和贬低,让孩子变得自卑。哲学家詹姆斯曾说:
人性的本质是渴望欣赏,孩子尤其如此,欣赏能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贬低能让孩子枯萎畸形。无底线爱孩子的父母爱孩子不是孩子提出什么要求都答应,而是要有底线,合理的答应,不合理的学会拒绝。
就像我朋友的孩子,家里只有他一个,所以对他特别娇惯,不管提出什么要求,都会答应。原以为在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懂得感恩,但事实时,长大后,只要不顺着就会大发雷霆,用S威胁,这时,朋友才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好好教育孩子,而是一味的纵容。
最终因错误的养育方式,撑大了孩子的欲望,让孩子成为了一个自私自利不懂感恩的人。从不和孩子沟通的父母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实来源于父母和孩子的不断沟通,沟通是父母通往孩子内心的桥梁。
所以,养育过程中,要主动和孩子沟通,通过沟通了解孩子当下的心境以及那方面需要帮助。戴尔·卡耐基也曾说:做一个好听众,鼓励别人说说他们自己。”用在孩子这里也是一样,当我们学会倾听时,就容易掌握孩子心理状态,做到及时引领。
写在最后:爱孩子没有错,但一定要做到及时引领和引导,唯有这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也才能成为一个懂感恩,而不是只会仇恨父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