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村里的李婶聊天,她说她家的黄瓜总是长不大就黄了,产量也不高。
我问她平时怎么管理的,她说就是随便浇浇水,施点肥,也没啥特别的。
其实啊,种黄瓜可不是随便种种就能有好收成的,尤其是在开花结果之前,这三点做好了,保准你家的黄瓜结的又多又长!
黄瓜浇水:一不小心就烂根!
黄瓜这东西,真是“娇气包”,旱了不行,涝了更不行。
浇水这事儿,看似简单,其实大有学问。
你想啊,要是水浇多了,黄瓜的根直接泡在水里,时间长了,根系就缺氧,开始腐烂。
根都烂了,黄瓜还能长好吗?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有一次,我贪图省事,直接用水管对着黄瓜地猛浇,结果没几天,黄瓜苗就开始发蔫,叶子也变黄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浇水太多,导致根部腐烂了。
当然,也不能太旱了。
土壤太干,容易板结,空气进不去,根系同样会缺氧。
而且,土壤长时间干旱,黄瓜苗老化得特别快,还没等你缓过神来,它就“罢工”了。
那到底该怎么浇水呢?
记住,要“见干见湿”。
也就是说,土壤表面干了,就浇透水,但不要积水。
最好的状态是,土壤半干半湿,湿润中带着一丝清爽。
我们家的浇水方法是这样的:先用锄头把土壤松一遍,然后再往上面洒水。
有些朋友会在黄瓜苗根部周围10到20公分的地方挖一条环沟,把水淋到环沟里面,让土壤慢慢吸收。
这样既能保证水分充足,又不用担心浇水过多。
告别病害:有益菌是秘密武器!
黄瓜还有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容易生病。
什么根腐病、霜霉病,一不小心就找上门来。
为了减少病害,我们得想办法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有些朋友会选择喷洒杀菌剂,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
其实,土壤里不仅有有害菌,还有有益菌。
这两种菌是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
有害菌多了,有益菌就会被压制;反之,有益菌多了,有害菌就没法兴风作浪。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给黄瓜“补充”有益菌的方式,来提高土壤中有益菌的数量,从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具体怎么操作呢?
很简单,每次给黄瓜淋水的时候,在水里加一些有益菌溶液。
常用的有益菌溶液有很多,比如EM菌种、自己发酵的水果酵素,还有一些专门的有益菌水肥。
我之前试过用EM菌种,效果确实不错。
自从用了之后,黄瓜很少生病,长势也比以前好多了。
猛长不停:微量元素不能少!
黄瓜开花结果,需要大量的营养。
除了氮磷钾这些“基础肥料”之外,一些微量元素也必不可少。
比如开花的时候,需要磷元素特别多;结果的时候,需要硼元素比平时多好几倍。
所以,我们得提前给黄瓜补充这些微量元素。
在开花之前,可以追施一些氮磷钾复合肥。
如果还是不放心,可以在开花期,适当喷施一些磷酸二氢钾和流体硼的复合叶面肥,这样就能快速补充磷、钾和硼等营养素,让黄瓜开更多的花,结更多的果。
我记得有一年,我家的黄瓜一直不开花,后来我听了邻居的建议,喷了一些磷酸二氢钾,结果没过几天,黄瓜就开满了花,后来结的瓜也特别多。
再跟大家强调一下,种黄瓜一定要注意这三点:浇水要适量,不要淹根也不要干旱;要注重有益菌的培养,减少病害的发生;要提前补充微量元素,保证营养充足。
只要做好了这三点,你家的黄瓜也能结的又多又长,吃都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