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只要是在医院做过登记检查的准妈妈们,肯定都会对“脐带血”并不陌生。
不同于产检、孕期注意事项或是其他的什么药物禁忌的叮嘱,脐带血很多人大概是踏进医院后才第一次知晓它的存在。而它的用处听上去无所不能,但再一想,好像也不是马上就能见效的东西。
如此一来,很多准妈妈准爸爸心里不禁有些犯嘀咕:存下脐带血,到底有没有必要?这个脐带血里面有什么宝贝,这么值得医生护士们反复叮嘱念叨的?
其实脐带血里的东西真的不少,只是我们之前都还不晓得罢了。
脐带血是什么?脐带血是新生儿娩出、脐带断离后,残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血液。脐带血可能不如干细胞早就是大众很熟悉的名词,但是使用脐带血进行的各种医学实验不在少数,用它攻克的不治之症也数不胜数。
1979年,丹麦科学家Søren Knudtzon首次发现脐带血中含有可与骨髓相媲美的造血干细胞,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一丰富的干细胞资源库。脐带血的价值从这一刻开始,得到了医学界的重视。
过去弃置垃圾桶的东西,如今成了干细胞治疗领域的“座上宾”,反差不可谓不巨大。
脐带血里有什么?干细胞的种类繁多,包括我们熟悉的造血干细胞和相对陌生的内皮祖细胞(成体干细胞)等。脐带血作为和新生儿一起来到世界的一点东西,里面到底包含了什么宝物?
造血干细胞:这是我们较为熟悉的一种干细胞,其广泛的存在于人体骨骼中,能够源源不断的分化出各种血液细胞,供应维持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长久以来,造血干细胞被作为重要资源广泛的应用于白血病等血液病的治疗。
间充质干细胞(MSC):作为一种起源于中胚层的成体干细胞,具有较高的分化潜能。作为一种功能较多的干细胞,起到免疫调节作用的同时,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化为肝细胞、肌细胞、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等种类的能力,使其具有修复人体骨骼、软骨、肌肉等组织的效果,可以满足包括运动损伤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医疗需求。
这也是它被众多体育明星追捧的原因所在~
胚胎干细胞(ES):作为原始胚胎中存在的,具有极强分化能力的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在体内外环境中都能在诱导下分化形成几乎所有机体存在的细胞类型。但由于这种干细胞与胚胎的联系性,其使用存在医学伦理问题,国内外医疗监管机构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和使用均有严格法律限制。
内皮祖细胞(EPCs):名字虽然像是会分化形成皮肤组织的细胞,但这种细胞分化的产物是血管组织。作为一类干细胞,它可以参与血管受损后的修复,在胚胎中则是分化为血管结构。作为脐带血的成分,当它被作为治疗手段输入人体时,内皮祖细胞会游走前往受损血管组织进行修复,临床上常用它进行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疾病以及肢体缺血等病症的治疗。
为什么生孩子后医生会问要不要存储脐带血?基于这些干细胞所具有的强大性能,一旦有医疗需求,储存的脐带血也能发挥它的作用。基于脐带血的这些成分及价值,医院建议新生儿父母在生产前做好保存脐带血的相关措施,也就不足为奇了。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时需要进行配型。一般来说,与无血缘关系的捐献者配型成功的几率仅为1/10万甚至更低。相比之下,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不需要配型,从同胞兄弟姐妹中找到相合的造血干细胞提供者几率为1/4,与父母的造血干细胞是半相合。骨髓、外周血和脐带血都是临床认可的造血干细胞来源。与骨髓干细胞和外周血干细胞相比,新生儿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免疫原性低,使得它的异体排斥反应小,再生能力和速度是前者的10~20倍。
如果孩子出生时将脐带血保存下来,一旦需要,可以做到随用随取,可以提供给本人及全家多人使用。因此说保存脐带血等于给孩子和家庭的未来增加了一份保障。
至于,储存还是捐献?根据经济情况决定!
参考资料:
1、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magtech.com.cn)
2、周斌组揭示成体Sca1+ 内皮祖细胞的分化潜能--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cas.cn)
3、基因编辑婴儿:法律明确禁止,各国共识“不得用于妊娠”_中国网 (china.com.cn)
4、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02期 (cnki.com.cn)
5、体外诱导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的实验研究-手机知网 (cnki.net)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