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生于武汉的徐小凤,2岁便随父母迁居香港。作为家中长女,她自幼目睹父母经营粮油杂货店的艰辛。中二那年,她毅然辍学,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照顾五个弟妹的责任。白天在店铺忙碌,夜晚望着九龙城寨的灯火,这个早熟的少女常问自己:“若生为男儿,命运是否会不同?”
命运的转折始于一场“出逃”。当父母开始为她张罗婚事时,18岁的徐小凤在收音机里找到了答案。她悄悄报名“香港之莺”歌唱比赛,用一曲《恋之火》惊艳全场,却因家人反对将冠军奖杯藏于床底。直到夜总会老板开出月薪600港币(远超当时文员收入)的条件,父母才勉强同意她晚间登台。
霓虹灯下的夜总会,成了徐小凤的艺术启蒙地。她每晚辗转三家场子,从《不了情》唱到《明月千里寄相思》,独特的低音炮嗓音在觥筹交错中逐渐打磨出钻石光彩。1969年,经纪人文就波为她争取到两天灌录12首歌曲的机会,三张唱片《墙》《秋夜》《恋之火》横空出世,创下香港首张白金唱片纪录。
此后二十余年,她缔造了无数神话:连续十年获金唱片奖、首位在红馆连开22场个唱的女歌手、春晚破例为其采用录播形式。当人们惊叹于她的72张专辑、上百场演唱会时,鲜少有人知道,这位“铁肺歌后”为保护声带,竟三十年未曾喝过冰水。
舞台上的璀璨,掩不住情路坎坷。1973年,24岁的徐小凤与商人廖晖相恋,七年后准备结婚时,男方要求她放弃事业移居美国。面对人生重大抉择,她轻叹:“我的根在香港。”这份清醒,让她成为香港回归晚会上高唱《顺流逆流》的“国民女儿”,却也令婚姻成为未完成的乐章。
早在1975年,她曾与出版大亨郑经翰有过四年短暂婚姻,直到1994年才被媒体曝光。面对追问,她淡然回应:“好歌能永恒,感情却难定格。”近年,当两位自称“孪生妹妹”的女士来港寻亲时,她既坚决澄清“绝无可能”,又暖心祝愿对方早日寻得亲缘,尽显理性与善良。
1995年暂别歌坛时,徐小凤笑称“只是犯懒想休息”,未曾想这一歇便是十年。2005年复出演唱会,57岁的她身着招牌波点裙登场,开口便引发万人泪崩。如今她依然保持着每年数场演出的节奏,被刘德华跪拜致敬,被周润发尊为“香港之宝”。
当被问及感情遗憾,她笑指无名指上的翡翠戒指:“它跟了我四十年,比任何承诺都长久。”或许正如她歌中所唱:“不必烦恼,是你的想跑也跑不了。”这位活得通透的艺术家,早已将人生谱成了最动人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