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施肥,到底几次?啥肥最好?

渔乡追梦人 2025-02-22 23:54:22

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说法:种地不上化肥,就像吃饭不放盐,没滋没味?

但也有人说,化肥用多了,种出来的菜口感差,还污染土地。

这两种说法,你站哪边?

其实,种菜施肥这事儿,还真没那么简单。

施肥有诀窍,用错全白费?

咱先说说这施肥。

就像人吃饭一样,蔬菜也需要营养。

底肥就像是“主食”,提供基础能量;追肥则像是“加餐”,补充特定营养。

底肥一般用有机肥,比如腐熟的农家肥,能改良土壤,让土壤更疏松透气。

追肥可以用有机肥,也可以用化肥,但最好别光用化肥,容易造成土壤板结,种出来的菜也不好吃。

记住一个口诀:“底肥有机追肥化肥”。

底肥要慢慢释放养分,给蔬菜打好基础;追肥要快速见效,满足蔬菜生长高峰期的需求。

但施肥的时机也很重要,施肥的时候最好插空时间,让植物能更好地吸收营养。

要是底肥和追肥一起上,大部分养分都流失了,白白浪费。

速生菜:氮肥是关键?

喜欢吃菠菜、小白菜的朋友注意了,这类速生叶菜,从播种到采收就那么几天,长得快,氮需求量也大。

氮肥能促进叶子生长,让叶子更肥厚。

但很多朋友觉得,自家吃,不缺那点“卖相”,干脆不施氮肥。

其实这样也不行。

如果速生叶菜缺了氮肥,叶子会发白、发脆,根系也不发达。

所以在移栽前,最好适量加点氮肥。

当然,也别过量,不然叶子长得太快,反而影响口感。

适量就好,自己把握。

花菜类:复合肥锁养分!

花菜、包心菜这类蔬菜,既要长花芽,又要长叶球,需要的营养比较全面,最好用氮、磷等多元复合肥。

因为开花过程中,会消耗大量养分,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很快。

用复合肥,能帮助土壤锁住养分,让蔬菜有充足的营养。

施肥的时间也很重要。

一般在移栽后10天左右,行间土壤见干就行。

十几天后再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如果花芽发育不良,可能是氮磷不足,需要再次施用一点儿。

茄果类:多次追肥,满足需求

茄子、番茄、辣椒这类茄果类蔬菜,追肥次数比较多。

一般采用底施与追施相结合的方法。

底施在定植的时候进行一次,追施在果实生长的关键期进行。

第一年一般追施两次,以后每年可以根据经验逐渐增加到三四次。

第一次追施,在开花不久之后。

因为开花的时候,蔬菜就开始消耗大量养分,影响果实的膨大。

所以在开花后一个星期进行追施比较好。

第二次追施,在第一批果实采收之后。

这次要看地块的情况,如果地块比较干瘪,就跟随灌溉一起进行;如果地块比较湿润,就适时控制浇水再进行。

豆类蔬菜:底肥是关键,适量为宜

豆类蔬菜,在施加底肥的时候,使用一些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一些复合肥就可以了,玉米粪或饼肥等都可以。

但一定要注意,不能使用新鲜粪便,容易导致植物受伤甚至减产。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不能过量施用。

如果底肥施加太多,会导致植株生长过旺甚至不开花。

所以底腐使用过量可谓祸患无穷。

根茎菜:淹水要追肥?

白萝卜、胡萝卜这类根茎菜,对土壤要求比较高。

要选择地势良好、土壤疏松的地方种植。

因为根系需要大量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来维持生长。

如果土壤太紧实,根系发展不好,萝卜就长不大,或者长得畸形。

一般来说,根茎菜不需要进行追施。

但如果碰到特殊情况,比如土壤因为排水性不好导致淹水了,就需要进行一点适量的追施。

因为淹水之后,土壤中矿物质流失过多,可能导致氮钾物质缺乏,影响根茎膨大。

这时就需要适量追施一点氮钾肥,以促进根茎膨大。

总而言之,种菜施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根据蔬菜的种类、生长阶段、土壤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掌握了这些技巧,就能种出健康美味的蔬菜。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会觉得种菜好麻烦。

但其实,种菜的乐趣就在于这份“精耕细作”。

看着自己亲手种的蔬菜,一点点长大,最后摆上餐桌,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而且,自己种的菜,吃起来也更放心。

所以,不妨试试,体验一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种菜,不仅是种蔬菜,更是种生活!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