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唱片是怎么存储声音的?
早期,人们使用蜡盘来录制声音,蜡盘录音技术诞生于19世纪末,声音通过麦克风转换为机械振动,进而驱动刻针在旋转的蜡盘上刻制出连续的凹槽。这些凹槽的深浅、宽窄变化就代表了录制的声音波形。然而,蜡盘录音存在易损坏、不易保存和复制等缺陷。
随着科技的进步,黑胶唱片逐渐取代了蜡盘,成为主流的声音记录媒介。黑胶唱片的制作始于将声音信号转化为机械振动,再转化为电流信号,最后通过刻纹机在涂有特殊涂层的金属盘上刻制出声音凹槽。这些凹槽的精度和细腻程度,直接决定了唱片的音质。
在20世纪初至中期,黑胶唱片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它不仅音质优异,而且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封面设计和内页插图往往精美绝伦,成为音乐爱好者的收藏珍品。当时,人们通过手摇式或电动留声机播放黑胶唱片,享受着音乐带来的愉悦。
主要还是得益于压电陶瓷的发现,人们利用这个原理掌握了更加精确的时间,而且随着塑料工业的兴起,黑胶唱片的材质也逐渐从金属转向塑料。
PVC材料的引入,使得唱片的压制成本大幅降低,产量和复制效率显著提高。同时,PVC唱片的音质和耐用性也得到了保证,逐渐成为了市场的主流。
首先,声音通过麦克风或其他音频源输入,这些声音信号经过收集和扩大后被转化为机械振动,进而模拟成电流。这一电流信号随后被导入一台专门设计的刻纹机,刻纹机根据声音信号在旋转的母盘上刻出相应的纹路。材料通常是涂有醋酸纤维涂层的铝盘,在上面刻制出连续的凹槽,这些凹槽就复制了录制的声音。
刻制完成后,需要对母盘进行一系列处理。如果母盘是漆盘,需要先在其表面镀上一层银,使其具备导电性,然后放入电解槽中进行电铸,镀上一层镍。经过数小时的电铸过程,母盘表面形成了一层厚厚的金属层。
这层金属被剥离下来后,就成为了用于压制唱片的金属公盘。如果是母盘,则可以直接用于电铸,省略了镀银的步骤。
然后将金属公盘安装在唱片压制机上,加热软化的PVC材料被置于公盘和对应的母模之间。通过施加高压,PVC材料在模具中成型,冷却后固化,从而复制了公盘上的声音凹槽。这一过程中,一个公盘通常可以压制出数百张黑胶唱片。
黑胶唱片是如何播放的?通过摩擦来产生声音吗?
并不是,因为黑胶唱片的摩擦声音太小了,它首先要转化为电信号。当我们把一张黑胶唱片放在唱机上,唱针轻轻放置在唱片的起始位置,随着唱片的旋转,唱针开始沿着唱片表面的凹槽移动。
唱针移动时会受到凹槽侧壁的引导而振动,这种振动被传递到唱头内部的换能器上,换能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唱针的机械振动转化为音频电流。这个电流信号随后被放大,并送到扬声器中。
扬声器内部的电磁铁在音频电流的作用下,会不断改变其磁场强度,进而驱动扬声器纸盆振动。纸盆的振动在空气中形成声波,这些声波就是我们听到的音乐声音。
因此,黑胶唱片的播放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将物理凹槽中的声音信息,通过唱针、唱头和扬声器的协同作用,还原为可闻声波的过程。
然而,这种唱片在流行一段时间后就销声匿迹了,因为磁存储技术全面碾压了黑胶唱片,黑胶唱片录制声音的时长远没有磁带多。磁存储后面是光存储,90后应该有印象,一张DVD光盘里面有很多歌曲。
光存储似乎是另一种“黑胶唱片”,但是转换和存储原理已经不一样了,黑胶唱片上是直接复制声音的音波图像,而光盘上只有0和1,属于二进制存储,用光驱来解读上面的二进制信息。当然了,古早的光盘也是像黑胶唱片那样转动的。
再后来就是晶体管存储了,也可以叫数字化存储。尽管在数字音乐时代,黑胶唱片已经不再是主流的音乐记录媒介,但它所承载的音乐文化和历史价值,仍然吸引着无数音乐爱好者和收藏家。如今,国内外的一些音乐发烧友,仍然热衷于使用黑胶唱片来欣赏音乐,追求那种独特的音质和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