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贺子珍勤务兵手捧杨开慧遗物来到报社,落泪:应该交给国家了

历史详说官 2022-04-22 19:59:01
前言

图|李敏手捧妈妈贺子珍遗像

1984年4月19日下午,贺子珍在上海逝世,这一年,贺子珍仅有75岁。

在贺子珍逝世后,亲人们簇拥到她的窗前,流着眼泪同她的遗体告别。

贺子珍的后事怎样办,骨灰又该如何安置,这些事情上海市委在经过商议后,最终还是没有定下来,于是他们请示了中央办公厅,中央办公厅又请示了邓小平。

对于贺子珍的后事处理,邓公一句话便定下了调子,他说:“我们中央的领导人都要送花圈,贺子珍的骨灰放一室。”

4月25日,贺子珍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市龙华革命公墓的大厅举行,前来参加告别仪式的共有数百人,人们怀着敬仰的心情,在贺子珍的遗体前默哀、鞠躬,缓缓地绕遗体一周,向这位长征老干部告别。

当天下午贺子珍的遗体进行火化后,中央派了一架专机,在李敏、孔令华等人的护送下,贺子珍的骨灰被安放到了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在一切都安置妥当后,李敏从上海市委处拿回了妈妈贺子珍的遗物,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贺子珍留给李敏的遗产一定是菲薄的,但其实贺子珍的遗物十分简单,只有三个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旧箱子......

遗物中的证书,讲述一段英勇往事

怀着对妈妈贺子珍的想念,李敏轻轻打开箱子,仔细整理着妈妈昔年所用的物件。

在这三个箱子中,有一半是衣物,其中一套呢料子制服,是贺子珍所有衣物中最好的一件衣服,另一半则是一些杂物,有单位发的政治读本,有来往书信,还有与家人、战友、工作人员的照片。

其中最有纪念意义的当属毛主席赠给贺子珍的真丝手帕,和贺子珍从长征时便带在身边的红毛毯,虽然真丝手帕和红毛毯都有些发旧了,但是贺子珍却保存的非常好,因为它们记录了贺子珍人生的一段美好回忆。

就当李敏摸着妈妈贺子珍留下的遗物,久久愣神时,突然她注意到在其中一个打开的皮箱角落里有一个用红绸包裹着的物品,李敏带着好奇放下了手中的遗物,将那物品拿了出来,打开一看,上面的字让李敏泪如雨下......

图|贺子珍伤残证书

用红绸包裹着的物品竟是贺子珍的革命军人伤残证明书,原来早在1950年,华东医院就曾给贺子珍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在检查过后,华东医院向华东局组织出具了贺子珍“右肺及右叶胸壁有金属异物”、“伤残等级可为三级甲等”的证明书。

很快,华东局组织部根据此依据,与上海市民政局部门商定,发给贺子珍革命军人伤残证,并享受“三等甲级”待遇,从1951年起开始执行。

当时,“三等甲级”补助伤残金为330元(分上半年、下半年两次领取),而从1951年到1984年这34年的时光里,贺子珍的伤残证明始终压在箱子的最下面,也从未拿出来领取过一分钱的伤残金。

每当身边有工作人员向她提起领取伤残金之事时,贺子珍总是劝阻道:“我现在生活上过得去,没什么困难,还是留给国家,由国家发放给那些最困难的伤残军人用吧!”

直到1984年4月贺子珍逝世,她把应当领取的11220元伤残金,全部默默奉献给了国家,为此,郭化若曾称赞贺子珍:“她的这个举动是个了不得的行动,这就是贺子珍无私奉献的具体体现!”

一张证明书,揭开了尘封半个世纪的往事,也让世人想起贺子珍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也曾是一名跟随革命部队走过慷慨激昂战争岁月的革命工作者......

图|贺子珍

在长征征途中,红军战士们的每一步都充满了艰难险阻,1935年3月的一天,红军队伍进到贵州盘县地区,正当干部连和其他兄弟部队午饭后正在原地休息时,突然遭到了敌机轰炸。

危急关头,吴吉清急忙对贺子珍说:“快到路边的林子隐蔽起来。”

贺子珍却大声回话道:“不行,队伍里休养员、伤病员很多,我们应该立即帮助他们隐蔽。”说着,贺子珍便不顾个人安危,敏捷地跑上前去,呼喊着,指挥担架队进行隐蔽。

敌机不断发出刺耳的尖叫声,朝着行走不便的伤病员俯冲扫射,吴吉清连忙上去拉着贺子珍就往路边跑,刚刚躲避好,贺子珍便注意到不远处的一个担架员已经被炸死了,上边缘正在挣扎着要爬起来。

贺子珍立马扑到了伤病员面前,准备背起他去隐蔽,可就在此时,敌机再次俯冲下来扫射投弹,随着炸弹的爆炸,贺子珍栽倒在地上,她被炸的遍体鳞伤,昏迷了过去,鲜血也早已染红了军装。

总卫生部的医生赶到后,立即为贺子珍打了止血针,随后进行包扎,在此过程中,医生发现贺子珍的身上共有17处中弹,由于当时医术并不先进,医生也只为贺子珍取出了浅表的弹药,而深藏体内的弹片也陪伴了贺子珍一生。

当贺子珍苏醒过来后,看到周围同志担心的样子,她开口的第一句话便是询问她保护的那位伤病员情况如何,当她得知伤病员没事后,才一字一句地说:“同志们,不要难过,血债要用血来还!”

图|贺子珍与毛主席

在场的同志们,都被贺子珍这种英勇无畏、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所感动。

与此同时,贺子珍为不打扰毛主席在前方指挥战事,还不忘嘱托身边的同志们不要把她受伤的消息告诉毛主席,以免他担心。

后来,贺子珍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剧烈的伤痛,始终做到不落泪,不叫苦,不掉队,战胜重重困难,跟随部队胜利走完了长征之路。

妈妈贺子珍经历的往事,李敏从爸爸毛主席那里了解过许多,但她却不知34年来,妈妈放弃了自己应该享受的待遇,对于李敏而言,妈妈贺子珍留给她的精神遗产弥足珍贵。

一只小樟木箱,道尽一段深情往事

贺子珍的遗物一直都被李敏珍藏着,每当想念妈妈时,她总是会拿出来看一看,而让李敏没想到的是在毛主席百年诞辰之际,她竟然收到尹兰托人送来的一份有关于贺子珍、毛主席和杨开慧的遗物,尹兰与贺子珍的故事还得从贺子珍从苏联回国开始说起......

1947年,贺子珍踏上了回国的征途,当她透过车窗看到窗外一闪而过的小牌子上,写着许久未写过的汉字,看到田地里的中国同胞在看到呼啸而过的火车时,露出惊喜的神色,贺子珍的脸上也露出了喜悦,她在心里无数次的呐喊:“我回来了,终于回来了......”

在哈尔滨火车站下车时,贺子珍看到了多年未见的战友们,她主动走上前与他们握手。

“子珍同志,你的行李是否同车一块到了?”李富春注意到贺子珍手中只提着一个小箱子,连忙问道。

贺子珍笑着点了点头:“我就只有这一个小木箱!”

图|贺子珍

听闻此言,李富春伸手欲把贺子珍手中的木箱提过来,却被贺子珍拒绝了:“我自己拿得动。”

“我离开这么久了,对国内情况不甚了解,希望组织能给我安排个工作,让我在工作中了解国内的情况。”不等李富春说话,贺子珍便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几天后,贺子珍便被安排到哈尔滨总工会工作,但贺子珍并未在哈尔滨待多久,1948年,辽沈战役取得胜利,沈阳解放后,贺子珍便带着孩子一同来到了沈阳,并在东北局总工会干部处进行工作。

为了方便照顾贺子珍的生活和饮食起居,组织上还为她配备了一名女勤务兵——尹淑兰。

当尹淑兰被带到贺子珍的寝室后,贺子珍一眼便喜欢上了眼前这个十分干净又乐观爱笑的女孩。

在闲谈过程中,贺子珍得知了尹淑兰的名字,又得知她自幼便想成为一名女八路军,贺子珍看了看尹淑兰,当即点了点头,说:“是个当军人的料,你的名字很好听,‘淑’很符合你的气质,可我们干革命,就要拒绝娇气,太文了不行啊,这样吧,把‘淑’字去掉,你叫‘尹兰’吧!”

话音刚落,贺子珍便从屋子里拿出那只回国时的小木箱,交到尹兰的手里,她说:

“从现在起,你就是我的内勤勤务兵了,主要管理我的生活,我这个人也没什么东西,只有一只小樟木箱,不过,这只小木箱可不同寻常,我把它交给你保管,你可要替我保管好它呀!”

图|贺子珍

看着眼前的小樟木箱子,尹兰内心是不解的,她没想到贺子珍会用一个破旧的小箱子,她也十分好奇,这只小木箱究竟哪里不同寻常,虽有疑问,但尹兰也没有多问。

那时的尹兰对这只樟木箱并没有多少独特的情感,在她看来这只是一只普通又有些破旧的小箱子,直到东北财政局为贺子珍送来两个新皮箱后,尹兰才真正意识到这只樟木箱对贺子珍的重要性。

贺子珍来到沈阳不久后,东北财政局的干部便为她送来两只又大又新的皮箱,尹兰看了看两只新皮箱,想起贺子珍只有一只小的破旧的箱子,便收下了。

尹兰拿着两个新皮箱兴高采烈的走到贺子珍面前,高兴的说:“首长,领导给我们送来了两个新皮箱,把那个旧箱子丢了吧,换成这个新的用。”

听闻此言,贺子珍的脸上却不见喜悦之色,她摇了摇头说:“把箱子退回去,我不用,我们依然用那个小木箱子装东西。”

尹兰不知贺子珍为何如此固执,她轻叹一口气,只得把两只皮箱给组织上退了回去,此后的日子里,尹兰渐渐发现贺子珍对这只小樟木箱子的感情是极为深厚的,无论去哪里,贺子珍都会对她嘱咐道:“你一定要把小箱子带好、保管好,不能丢了,也不要磕碰住。”

贺子珍的嘱咐也让尹兰内心的疑惑越来越重,有一次,尹兰终于忍不住自己内心的好奇心,向贺子珍询问了小樟木箱子珍贵的原因:“首长,这只小木箱很普通啊,为什么能让你如此重视?”

贺子珍摸了摸眼前的樟木箱子,抬头微笑着看了看尹兰,只是轻声地说了一句:“它是主席交到我手里的。”

图|毛主席和贺子珍

自从知道这只小木箱是毛主席交给贺子珍的后,尹兰对樟木箱的感情也越发深厚起来,每次跟随贺子珍外出时,无需贺子珍嘱咐,哪怕是自己磕着碰着,尹兰也会护好怀里的箱子。

1949年,在贺子珍的同意下,毛主席把李敏和毛岸青接到了北京,孩子离开后,家里便变得清冷起来,而贺子珍也常常因为思念女儿沉默寡言,每每见到贺子珍沉默时,尹兰便会轻言劝说她,与她聊天,以此来缓解她低落的情绪。

有了尹兰的陪伴,贺子珍那颗原本寂寥的心,也有了不少的动力,一天,贺子珍拉着尹兰的手说:“如今娇娇和岸青都不在我身边,你来了以后,我一直把你当我的女儿一样看待,你我年岁相差较大,以后你不要叫我首长了,叫我‘贺妈妈’吧!”

尹兰激动地点了点头,此后的岁月里,她与贺子珍不再只是上下级的关系,她们之间的感情一点也不比亲母女要差,然而就在尹兰认为自己这一生都将陪伴贺子珍的时候,命运却和她开了一个大玩笑......

1950年冬天的一个晚上,贺子珍把尹兰叫到自己身旁说:“你年龄也大了,不能总在我身边待着,你们要出去学点东西,将来好建设社会。我已跟东北财政部说好了,你到沈阳财经学院学习去吧!”

尹兰听到贺子珍的话,虽然十分不舍,但是她知道贺妈妈是为了她好。

在临别的前一天晚上,贺子珍再次找到尹兰,嘱咐道:“将来无论你到哪里去工作,都一定不要提起在我身边工作的这段经历,更不要写在履历表上,你把我们的合影全部拿出来,我把它剪掉。”

图|贺子珍晚年照片

尹兰不明白一直待她如女儿的贺妈妈为何要这样,但她还是听话地拿出了照片,交给贺子珍。

贺子珍一张一张看过后,拿起剪刀便把照片剪掉了,看着照片被剪掉,尹兰哭得泣不成声,贺子珍只是怜爱的为她擦拭了泪水,并未有任何解释。

第二天一早,贺子珍来到火车站为尹兰送行,临别前,她把那已经斑斑驳驳的小樟木箱子交给了尹兰,尹兰顿时一惊,她摇头拒绝,要求贺子珍收回小木箱子,因为她深知小木箱对贺子珍的意义非凡。

可贺子珍却摇了摇头,她紧紧握着尹兰的手,嘱咐道:

“尹兰,关于这只箱子,我还有一件事没有告诉你,这只小箱子是杨开慧的遗物,是当年杨开慧送给主席的。主席总是拎着这个小箱子走南闯北,进行革命活动。长征时,主席把这个箱子交给我保管,我就用它来给主席装报纸、文件。到达陕北后,我到苏联去治病,主席又把箱子让我带上,用它来装衣物。无论是在苏联的任何地方,生活多么困苦,变卖了多少东西,但这个小箱子始终跟在我身边,我视它为珍宝。这几年,你在我身边工作,做的很好,我看得出,你对这只小箱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情,所以,我决定把小箱子交给你,由你来保管,你要记住,不要向任何人提起小箱子的来历,待将来一旦有适当的机会,替我把它交给主席,如若不行,在主席百年以后,你替我把它交给国家,你一定要做到呀!”

话音刚落,贺子珍早已泪水涟涟,尹兰听罢,郑重地点了点头:“贺妈妈,我向你保证,我一定会办到,我会用整个生命保卫它。”

图|贺子珍保护多年的杨开慧遗物照片

火车徐徐离开,尹兰与贺子珍挥手告别,可两人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此一别竟成了永别。

45年无声守候,述说情深义重

离开贺子珍后,尹兰常常抚摸着小樟木箱子回忆临别时贺妈妈对她的嘱托,为此,她也把小樟木箱子视为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而关于樟木箱的秘密,她也从未向任何人吐露。

1964年,尹兰来到吉林省磐石县,进入一家中医院工作,不久后,她便被任命为中医院院长,那时让很多人都好奇的是尹兰从未申请过入党。

而关于入党的辛酸苦楚只有尹兰自己一个人清楚,多少个夜晚她在灯光下含泪写下入党申请书,可每当写完她又会撕碎了扔进垃圾桶,因为入党要审查历史,她害怕自己的有人查出她曾在贺妈妈身边工作,更害怕贺妈妈交给她的任务无法完成。

为了能够完成贺子珍的嘱托,也为了不让自己有遗憾,尹兰只得把对党的深爱埋在心底。

此后的几十年里,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尹兰总是把贺妈妈托付给她的箱子随身携带,由于箱子十分破旧,总是有人劝她把箱子扔掉,换个新的,每当听到这样的话,尹兰总是轻轻抚摸一下箱子,摇头拒绝。

1976年,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尹兰知道这只被深藏多年的小樟木箱子终于可以“重见天日”了,当时尹兰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贺妈妈,让贺妈妈亲手把小樟木箱交给国家,并向贺妈妈倾诉这20多年的辛酸苦楚。

图|尹兰和丈夫张文忠

可无论是通过打听还是翻阅报纸,尹兰始终没有找到与贺子珍相关的一点消息,直到1984年4月的一天,尹兰才从报纸上找到一条关于贺妈妈的消息,那条消息上还有贺子珍的照片,可这条消息却是贺子珍逝世的噩耗。

尹兰看着报纸久久无法平静,她轻轻抚摸着报纸上贺子珍的照片,良久后,她放声大哭了起来,她从未想过分别34年后,她会以这样的形式见到自己思念已久的贺妈妈。

为了能够完成贺子珍的遗愿,尹兰又托人打听了李敏的下落,可始终没有找到。

1993年,恰逢毛主席诞辰之际,尹兰突然想到贺子珍曾嘱咐她:“主席百年后,把它交给国家。”

思虑良久后,已经72岁的尹兰带着小樟木箱子找到报社记者,她落泪道:“我来完成贺子珍妈妈的遗愿,杨开慧的遗物应该交给国家了.....”

尹兰将自己与贺子珍以及这只樟木箱子的故事讲述给了报社记者,她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找到李敏,并把有关于毛主席、杨开慧和贺子珍的珍贵遗物上交给国家。

图|尹兰(右一)

往事讲述完后,尹兰眼含热泪地对记者说:

“我已经老了,这只箱子不能再放在我这儿了,多放一天,我就会不安宁一天,我希望有生之年能把它交给国家,放到博物馆中,万一将来出了问题,我没法向贺妈妈交代啊,我不能对不起贺妈妈的托付。”

离开前,尹兰又把自己写给李敏的亲笔信交给记者,拜托他们帮自己找到李敏并转交,不久后,记者来到北京,找到李敏,并把信和小樟木子交给她,李敏看着信,泪流满面:“尹兰姐,我记得她,她教过我认字。”

李敏看完信,捧起小樟木箱子看了许久后,找到相关人员把小樟木箱送往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当博物馆的同志在接到箱子后,他们无比激动地说:“迄今为止国内留存的杨开慧遗物,尤其是涉及毛主席的遗物,很可能仅此一件。我们要向秘密保管箱子的尹兰老人致以最深厚的谢意。”

当尹兰得知小樟木箱子被送到博物馆后,她满意地笑了笑:“我对得起贺妈妈,心愿了了,我死而无憾了!”

图|毛主席和杨开慧共同遗物樟木箱

为守护毛主席、杨开慧和贺子珍共同遗物,尹兰沉寂45年(1948年起),只为完成对贺妈妈的一句承诺,45年的守候,无声的述说着尹兰的情深义重......

132 阅读:29185
评论列表
  • 2022-04-23 16:55

    感动!泪流满面!向老一辈革命人致敬!永远怀念您们…

  • 2022-04-23 12:59

    对党的忠诚,对先烈的敬畏。

  • 江雅 38
    2022-04-23 18:16

    革命侠士,为国为民。

  • FAN 27
    2022-04-23 16:48

    老一辈的人重情义

  • 2022-04-27 15:07

    那个年代的人太守信用

  • 宽容 13
    2022-04-23 18:12

    看哭了

  • 2022-04-23 23:15

    致敬!

  • 2022-04-24 08:05

    不容易[点赞][点赞]

  • 2022-05-10 07:40

    感动,老一辈的革命先驱让人敬佩,

  • 2022-04-26 07:42

    好像不是木箱,是皮箱吧?箱子里边还有遗物吗?很关注!致敬英雄先烈!

  • 2022-04-27 12:23

    这么严肃的文章,错别字太多了

  • 2022-05-01 04:46

    受伤了,性格受到了影响

    心安即归处 回复:
    伤病加剧了性格
  • 2022-05-13 11:00

    光荣传递 革命永恒

  • 2022-05-21 15:59

    贺子珍烈女,至情至性

  • 2022-05-09 03:55

    为什么要托别人保管?不大可信。

    历史详说官 回复:
    因为怕有人找到她,把这一遗物拿走,当时情况十分特殊

历史详说官

简介:这里有最精彩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