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外网近期消息,商务部发布了一则关于强化对美国相关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的公告。公告的具体内容为商务部2024年第46号公告——关于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的公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保障国家安全与利益,履行诸如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商务部决定强化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的出口管制。
第一个反击,禁止两用物资出口到美国。第二个反击,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等元素和超硬材料对美国出口,石墨材料对美国的出口,必须经过极其严格的用户审查。值得注意的是,中方此次的对美反击是针对美国提出的制裁中方企业,采用单边主义措施人为升高贸易摩擦的必然举措,美国既然无中生有地对中方合法的高科技企业实施制裁,中方必然采取措施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现在,美国就得品尝无法从中方得到镓、锗等超导材料的严重后果了。
镓、锗、锑等属于重要的贵金属材料,它们堪称半导体领域的“粮食”,在国防军工领域也有着重要意义。实际上,我国上一轮的出口管制已经使美国的部分企业尝到了苦头。据美联社报道,自2023年4月起,美国军工巨头洛马公司已经有19个月未曾向海外客户交付F35战机了,报道指出这与我国管制收紧致使洛马公司储备减少是有关系的。从此次反制的速度和内容来看,能够发现我们针对美国可能进一步加码的科技制裁,已经具备了充足的应对策略和预案。相较于数年前美国突然实施制裁时我们的措手不及,如今我们的应对更加从容了。
那么,应当如何看待中国此次的举措呢?首先,中国原本并不希望把事情做绝,走到如今这一步完全是拜登政府咎由自取。半个月前,在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之后,中国的四个部门发布了一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对700项两用物项的管理进行了完善,且该清单已于本月起正式生效。
应当指出,中国并未在700项两用物项的基础上增添出口管制类目,这算是给了拜登一个台阶下,没让他在离开时太过难堪。但事实表明,中国还是高估了美国,拜登没有丝毫收敛的迹象,辜负了中方的善意。
回顾往昔,美国总统拜登曾屡次对中国芯片行业发动攻击,企图抑制中国的科技发展进程。此次,中国以同样的方式予以反击,即通过切断资源供应来进行还击。拜登政府或许未曾料到,自身的制裁措施最终会招致如此剧烈的反作用。在上个月举办的七国集团(G7)会议上,G7成员国纷纷呼吁北京方面不要针对重要矿产原料实施出口管制。它们深知,中国的这一行动将会给全球供应链造成极大的冲击。不过,中国的这一举措并非毫无缘由,而是对美国强有力的反击。
中国若真的对矿产原料实行出口管制,全球市场上这些原料的价格必然会大幅飙升。如此一来,各国的生产成本就会相应提高。这不仅会影响到军工生产,而且日常使用的电子产品、汽车等的价格也会攀升。因此,当前各国都在思考应对之策,有的试图寻找替代供应商,有的打算与中国进行谈判,可谓各有办法。在全球供应链体系里,中国确实起到了支撑的重要作用,一旦缺少中国,情况将非常糟糕。
科技竞争向来不是零和博弈。在半导体这场博弈的背后,所反映出的是国与国之间更为深层次的实力角逐。技术创新、产业生态以及国际合作,这些因素都将左右最终的胜负结果。全球消费者,特别是美国本土的消费者,很可能会为这种单边政策承受沉重的代价。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任何一方采取极端行为都有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处于这个技术与利益相互交织的时代,唯有秉持开放、创新与包容的态度,才是应对全球挑战的真正有效之策。中美之间的这场竞争,或许正是促使全球科技生态重新达到平衡的一个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