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自然保护,华为云“CloudforGood”的微笑传递

科技正能量 2022-06-10 09:02:19

“全身灰白、体形流畅,长着圆圆的脑袋……”,在人们印象中,长江江豚呆萌可爱,经常带着一张可爱的“笑脸”,再加上它与人类非常亲近,因此人们送给它一个“微笑天使”的美称。

长江江豚是中国的特有品种,也是江豚属中唯一的淡水亚种,万年以前,它们从广阔海洋中来到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定居”,如今全世界只有在长江中下游水域才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江豚在地球上已生存2500万年,比已存在了800万年的大熊猫更久远,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如今长江中江豚的数量已经锐减到1000只左右,其稀有程度也让江豚被人称为“水中大熊猫”。2021年,江豚已进入濒危物种名录,成为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如果我们再不付诸行动,或许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难以再亲眼看到“微笑天使”江豚的微笑了。

江豚又露出了迷人的微笑

为了保护长江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资源,避免江豚成为“第二个白鳍豚”,近些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懈努力,积极寻找各种途径来拯救这个“微笑天使”。如今,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江豚玩耍嬉戏的身影重现长江,又露出了“迷人的微笑”。

在6月1日,第二届“全民爱豚月”在武汉启动。为了充分营造全民参与江豚保护的社会氛围,传播和普及江豚保护知识,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斗鱼、华为云、武汉云多方打造 “数字江豚”正式亮相,用户可通过领取数字江豚,与江豚互动,借此项目号召更多人参与到长江保护公益行动中。

“数字江豚”是长江保护公益事业与最新的科技结合的一次全新尝试,背后少不了科技的助力。在数字江豚项目中,华为云以强大的系统性能,高达百亿的存储能力,“芯-边-云”的全栈安全,让数字江豚极速生成,快速上链、存证、流转,让每一用户感受到了一个独特、生动的可爱形象。“数字江豚”通过有趣的表达形式提升了公众对动物保护的意识,同时也为城市构建了独特的数字形象。

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当前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危机。“微笑天使”的回归,江豚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过去几年的长江流域生态保护。2019 年 1 月 11 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了长江流域禁捕的必要性及实施细则。

由于长江岸线延绵漫长,沿岸路况曲折,依赖传统人力治理,很难真正杜绝非法捕捞。通过科技手段,改变传统治理模式,提高禁捕的管理效率,则成为了解题的关键。

华为云助力武汉建设武汉市长江禁捕渔政监管信息化系统,运用先进信息采集与传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全流域无缝覆盖、全天候视频监控、违法行为AI识别与预警、信息精准推送、统一调度,实现了动态信息可视化、目标监控多元化、水域监管智能化。进一步确保了非法捕捞活动“一目了然、一清二楚、一键报警、一网打尽”。

在云技术的赋能下,江豚得以再次畅游在长江水域,并时不时地探出水面,露出迷人的笑脸。

用技术守护自然家园

野生动物和人类一样,也是地球上“原住民”,野生动物和植物与周围的各种生物组成了食物链,只有食物链平衡,才能保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野生动物作为大自然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护野生动物就等于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所以我们需要越来越多地发挥科技的力量,来守护自然环境,也需要唤起更多的科技守护者、以及社会上生态力量,共同参与共建美丽世界。

早在2019年,华为云就已发起“Cloud for Good”行动,号召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技术的温度和技术背后的人文意义,传递高科技领域为社会和民众带来美好变化的理念。华为云通过“Cloud for Good”行动,聚焦探索未知、改善环境、赋能产业、关怀个体四大领域,将其擅长的5G、云、AI技术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个体和组织,赋予技术温度和感性。华为云正在携手全球伙伴,探索通过创新的技术更有效地监测、保护和维系良好生态,拯救地球的环境以及珍稀物种。

在“大熊猫的故乡”四川,过去保护野生大熊猫“通讯靠吼,交通靠走”,野外工作所获取的数据不精准,难以用于管理。华为云则助力大熊猫国家公园计划,打造云数据中心,实现端边云协同,打造全天候、全场景、全联接的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方案,不仅做到了让监测、保护更高效,动植物及火情监测、巡护员打卡全面提升防火能力。同时也为治理水、大气、土壤污染提供数字技术支持。

很多湿地公园内针对鸟类的监测,仅依靠人工观测,数据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特别是濒危物种,有可能因为出现的次数少、数量稀少,无法被有效观测。我们知道,确定一个野生动物的具体位置信息,就可以判断它们行动的密度和轨迹,以方便后续开展工作去针对性的保护濒危物种。因此,通过物种识别,分辨出野生动物的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华为云携手同济大学数字创新中心,基于华为云AI技术实现实时地在端侧进行鸟类检测和识别,为湿地保护科研工作者提供科技支持,缩小生态保护的盲区范围,助力珍稀鸟类的保护和研究,为守护水鸟家园的自然和谐带来了新的云力量。

除了动物保护,水资源的保护更是保护绿水青山的重要组成。水污染不仅会影响周遭生态环境的恶化,对动植物的生存,以及人类的健康生活都提出了威胁。守护绿水青山,就是守护“金山银山“,华为云联合中科天启、神彩科技等苏州本地企业研发太湖蓝藻水华平台,利用物联网、5G、即时通信等技术,有效地对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进行分解、调度,并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污染治理成效进行自动化评估,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决策辅助,实现了用科技守护绿水青山。

卫星遥感技术正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携手华为云,向全世界开放中国高分卫星16米数据,使全球超过95%没有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收益。这背后是华为云遥感智能体,提供的一站式全流程遥感智能开发云平台,覆盖数据接入、模型编排、地物提取算法、可视化、在线开发、遥感数据管理等一站式服务。

将公益的微笑传递下去

长期以来,华为云秉持“Cloud for Good为美好 做更好””的价值理念,以更可靠、更智能的云服务,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让技术温暖更多的人。

在深圳,华为云携手医疗企业发起“理性献血科学用血”行动倡议;在成都,华为云成立川藏“百千万”云大物智人才发展计划;在苏州,华为云与伙伴合作实现污染防治,守护绿水青山;在广州,发布广东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上云扶植计划;在厦门,联合厦门市卫健委等发起建设智慧医疗联合行动;在重庆、西安、昆明、合肥,联合高校推出鲲鹏人才培养计划;在武汉,联合企业推动基因行业信息化建设,造福人类健康……

据了解,四年以来,华为云Cloud for Good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知、认同和支持,已有300多家客户和伙伴加入Cloud for Good行动,一起把有温度的云技术带入了50多个城市,惠及了4000多万人。

笔者曾采访中国扶贫基金会CIO贾坤,他的一句话至今令我记忆犹新。“公益事业是一份“长期的订单”,一项技术的赋能只是整个过程的开始,需要持续不断的给予关注,社会各界的共同守护才能让这份事业走下去。”

的确,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一个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和秉持相同理想和信念的伙伴携手同行,才能凝聚更灿烂的科技之光。未来,华为云也将进一步降低技术门槛,联合更多伙伴传递科技温度,在商业之外,让技术更有温度、更有灵性、普惠更多人与自然环境。

在云技术的加持下,江豚已经再次露出了它的微笑,我们也相信Cloud for Good行动的不断延伸,越来越多的人与企业参与其中,会让更多的动物、植物和人们将微笑传递下去。

0 阅读:0
科技正能量

科技正能量

相信文字有力量改变世界,坚持科技改变生活的正面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