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汉都去哪了?揭秘一场跨越20年的社会救赎

月下独酌人 2024-12-23 19:15:26

你有没有发现,街上流浪汉越来越少了?

有人推测,这或许是由于移动支付方式的迅猛崛起,微信和支付宝的广泛普及,让人们逐渐告别了现金携带的习惯,从而使得依赖路人施舍现金为生的流浪汉们在乞讨之路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要不到钱了。

虽有一定道理,但实则是一场持续 20 多年努力的成果。

街头流浪汉缩影

一部《铁路沿线》纪录片揭示了流浪汉的真实生存状态。

在宝鸡火车站,聚集着来自各地的流浪汉,最小者不满9岁。

他们白天游荡,夜晚栖身铁路边,靠捡垃圾、瓶子换食,条件好者有破被,差者只能生火取暖,还时常遭受驱赶殴打,“人打了打不出血来,这就是好梦”这句纪录片中的话,道出了他们的绝望。

流浪汉流浪原因主要有几类。

年幼者多因原生家庭破裂,父母离婚、家暴等使其愤然出走;年长者不少是外出打工遇黑心老板,钱被卷走、身份证被扣后无颜归家而流浪;还有部分是因精神问题走失后流浪,甚至忘记自身信息。

黑暗角落:职业乞丐与丐帮罪恶

其中,职业乞丐现象令人痛心。

早在1988年就有报道,当时乞丐群体中20%因突发风险沦为乞丐,80%把乞讨当赚钱捷径。

他们编造各种借口行乞,有的称钱包被偷求买车票钱,有的称家人生病或遇车祸索医药费。

甚至有年薪30万的职业乞丐,还有开宝马到景点乞讨者。这些欺骗行为使大众同情心被消磨,真正需要帮助的乞丐讨钱更难。

面对流浪汉问题,社会各界积极行动。

对于因身体或精神缺陷流浪之人,有完善安置流程。先遣返、收容,再根据情况安置。自身健全且有家属的,联系家属接回并教育引导家属履行监护责任;自身不健全但有家属的,家属接回并给予专业指导帮助。

自身健全无家属的,联络镇街村社送回家乡并安排救助;自身不健全且无家属的,送福利机构,福利院还会为心智有问题不知姓名者取名。救助站提供短期临时救助,如食物、医疗、车票等,但不直接给现金。

除了职业乞丐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些心术不正、道德败坏的人,他们将罪恶之手伸向了那些流浪的残疾人群体。他们通过殴打、言语威胁以及扣押身份证等非法手段,控制这些弱势群体,强迫他们加入乞讨队伍,为自己敛财。

这些聋哑人在恐惧与绝望中苦苦挣扎,直到其中一名聋哑人的父亲偶然间接到了孩子的求助信息后,毅然向警方报案,在警方的全力侦破下,最终才将这7名聋哑人成功解救出来,犯罪团伙也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

这一案件的曝光,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了流浪汉群体背后所隐藏的黑暗与罪恶,也更加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流浪汉生存状况的关注与重视。

社会各界的拯救计划

面对如此复杂严峻的流浪汉问题,社会各界并没有坐视不管,而是积极行动起来,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难题。

对于那些确实是由于身体或者精神缺陷导致流浪的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安置流程。

2012年11月发生在毕节市的那起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件,5个流浪儿童由于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关爱,被迫在垃圾箱里生火取暖,结果不幸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这一悲剧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当地有8位领导因此被问责下台。

从那以后,流浪人群便成为了各级民政部门以及街道社区重点关注的对象,为了及时掌握流浪人员的动态信息,相关部门专门建立了巡查报告机制,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在街头巷尾进行巡查,一旦发现流浪人员,便及时进行登记上报,并根据其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

在流浪人员的安置方式上,也充分体现了人性化和精准化的原则。

对于自身健全且有家属的流浪人员,相关部门会直接与他们的家属取得联系,让家属将其接回家中,并对家属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导,督促他们履行好监护责任,确保流浪人员能够重新回归家庭,过上正常的生活。

而对于自身不健全但有家属的流浪人员,同样会联系家属将其接回,同时,还会为家属提供一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协助他们做好对流浪人员的监护工作,例如提供一些关于精神疾病护理、身体康复训练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让家属能够更好地照顾流浪人员的生活起居和身心健康。

对于自身健全但没有家属的流浪人员,相关部门会积极联络当地的镇街村社,由他们负责将流浪人员送回家乡,并根据其实际需求,酌情为其安排一些救助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重新融入当地社会,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或者生活出路。

最后,对于那些自身不健全而且也没有家属的流浪人员,他们会被送到专门的福利机构进行妥善安置。由于这类人大多数心智存在问题,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无法知晓,福利院一般会为他们起一个名字,通常会姓胡,或者取名胡莉,其中 “胡” 字取自 “福利” 的谐音,寓意着他们在福利机构中能够得到关爱与照顾。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救助站主要提供的是短期的临时救助,其救助内容包括提供食物、医疗帮助等基本生活保障,甚至在必要时可以帮流浪人员购买一张回家的车票,让他们能够顺利返回家乡。但是,救助站不会直接给流浪人员发放现金,这主要是为了避免现金被滥用或者引发其他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脱贫攻坚战:政府出手根治问题

仅仅依靠救助措施是远远不够的。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流浪汉问题,实现流浪汉数量的持续减少直至彻底消失,还需要从根源上入手,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实现自力更生。

我国向来秉持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在解决流浪汉问题上也不例外。

流浪汉消失的背后,还有一场持续了 8 年之久的脱贫攻坚战在发挥着至关作用。

2013年,我国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政策战略,当时我国的贫困状况十分严峻,贫困人口数量高达9899万,占世界贫困人口的九分之一,这是一个沉甸甸的数字,它反映出我国在脱贫攻坚道路上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在广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有接近10万的行政村不通公路,这使得当地的农产品无法顺利运出销售,外界的资源也难以进入,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有3900多个村不通电,这给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限制了当地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还有8.3%的农户居住在竹草土坯房,这些房屋不仅简陋破旧,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无法为居民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

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我国政府毅然决然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发起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脱贫攻坚战役。

在这长达10年的艰苦奋战中,无数的扶贫干部深入贫困地区的田间地头、深山老林,与贫困群众并肩作战,共同努力。他们不辞辛劳地为贫困地区修建公路、架设电网、改善住房条件,让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他们还积极推动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工作,改造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0.8万所,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拥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贫困人口住院医疗报销比例达到80%,大大减轻了贫困群众的医疗负担,让他们不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通过这些不懈的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脱贫成就,988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并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减贫目标。

这一伟大成就的背后,是无数扶贫干部的默默奉献和牺牲。

截止2020年底,有1800多名扶贫干部牺牲在扶贫工作的岗位上,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人民的忠诚和对国家的担当。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很多贫困地区的领导班子将升迁、好评以及绩效全部都与扶贫工作紧密挂钩,实行一地没有脱贫,当地干部不得升迁的严格考核制度,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而流浪汉作为极端贫困的特殊群体,自然也成为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

各地政府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基层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对流浪汉进行全面的排查摸底,帮助他们建档立卡,详细核实其身份信息、家庭籍贯等关键资料,然后将他们送回户籍所在地。在户籍所在地,扶贫干部会与他们进行结对帮扶,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

对于没有住处的流浪汉,会按照住房帮扶政策,为他们提供安全舒适的住房,让他们有一个温暖的家;对于没有工作的流浪汉,扶贫干部会依照产业帮扶政策,为他们提供生产资料,比如发放适合当地种植的农作物种子,让他们可以开展农业生产,或者提供鸡仔、猪仔等家禽家畜养殖,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自力更生,逐步摆脱贫困,重新融入社会。

结语

正是因为有了政府部门的精心规划和组织实施,有了基层干部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有了脱贫攻坚政策的全面推进和精准落实,我国的流浪汉数量才会越来越少,甚至在一些地区已经慢慢消失。

这一成果不仅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

它彰显了我国政府以人为本、关爱弱势群体的执政理念,也展示了我国在解决社会复杂问题、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方面的强大能力和坚定决心。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项政策的持续完善,流浪汉这一群体将会得到更加妥善的安置和关怀,他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而我国也将向着更加公平、和谐、美好的社会不断迈进。

【文本来源@财经不眠姐的视频内容】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