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年,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六。年味,在虎年腊月里渐渐浓烈。
蜗居了十几天,忘记了今朝是何年,闭关自守的日子,远离红尘世事,在自我的精神世界里执手相看。病毒招来恶魔,我能感受到它在凌迟我,一刀一刀,这个过程漫长而痛苦。我恍惚极了,有时虚弱得起不来,每天很长的时间在睡着、做噩梦和醒着里面轮转。不记得每天吃些什么,只记得前四天几乎吃不下东西。每天都很累很累,没有力气供我使用,头疼得厉害,皮肤在疼,肌肉在疼、骨头缝也在疼,每一个细胞都在疼。除了疼痛,什么也做不了。
“阳过”了、“阳康”了,不论怎样,总算度过了2022动荡的每“疫”天!走出家门,才知道年关近了。步履匆匆的路人,大包小包的行囊,不时响起的鞭炮,满眼的年货和灯笼,带着一份对春天的向往浓了年味。
这个小城最最热闹的就是街道上摆着年货的市场。每年年关到来的时候,我总会忙中偷闲带着儿子到街上逛逛,看看买爆竹的市场,听听买对子人的吆喝,溜溜买灯笼的商铺。今年,也不例外。
记得在儿子小的时候,每每与我逛年货街,看到那花花绿绿的烟花爆竹和玩具的时候总会嚷着要,于是大半月的工资就这么遭了殃。我下意识地将手穿过儿子手弯:“你还记得小时候我们一起逛街吗?那时的你看到什么就想要什么,气得我真想揍你一顿。”听到我的唠叨,儿子只是笑笑,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对满大街的年货都好奇了,更不向我要玩具、零食之类的东西了。
看看高我一头之多的儿子,想想那些琐事,总会感到一份无限的快乐与幸福。因此有的时候,倒真的希望儿子永远也不要长大,那样,我就会一直地享受那份暖暖的爱与温情!
年关购置年货,我想,这不仅仅只是生活上的一种需求,更是一种看不见的文化,在聚拢着我们的心思。今年是兔年,于是你就会看到兔的文化出现在年的不同的场合上:年画上有兔,剪纸上有兔,福字上有兔,祝福里有兔。总之,在兔年里,演绎着的兔文化,便以不同的方式温情滋润着我们。
对于80后的我来说,如今的春节感觉已经变得淡漠了,就如同普通一年365天中普通的日子,早已经失去了记忆中童年过年的色彩。
是什么让“年味”变了味道!
仔细想来,不是现在的年味变了,而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们的欲望多了,对“过年”的期待高了,或者说这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失去了支柱。
儿时,一个“穷”字就可以概括整个童年。大多家庭都是在过年时才会给孩子换一身新衣服;好多美食在过年时才能吃到,还不能随心所欲地吃;也只有在过年时才能拥有零花钱,尽管大多是压岁钱被爸妈收走剩下的边边角角。除了吃穿,能围着一台黑白电视看春晚,是件令人期待的事情。要是第二天出门,兜里再能多装几个零散的小鞭炮和几块压岁钱,去跟小伙伴炫耀一下,那就更完美了!
时代不断变化,你看现在,人们平时都会经常添置新衣服,各类美食更是随时可以吃到,哪个孩子兜里没有零花钱都让小伙伴笑话。网络进万家,娱乐的选择范围极其丰富,围着电视看春晚好像是在履行公事。因此,难免觉得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对过年越来越没有感觉,甚至,极大一批像我这样的中年人让“过年”压得喘不了气儿,都不想过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年不同。倒数的钟声敲响了一声又一声,眼前的美好都在期待,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不管有没有感觉,年都得过,还得开心地过。日子嘛,过的是心情,只要心中有爱,有希望,什么日子都能过出好味道。
最后,祝愿亲人朋友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顺意!
END
文/彭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