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成都市教育局正式发布了2025年小一、小升初政策.
网传成都今年义务教育民办招生变化非常大,会提前民办摇号的传言并没有实现,但是在招生上还是进行了限制,比如民办初升高要直升那小升初就不能择校,还有民办招生计划原则上也“只减不增”等等。
芒种总结了几点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的变化和注意事项,不管是幼升小还是小升初的家长们都要重视起来!
指标到校条件与小升初入学方式挂钩
熟悉政策的家长应该知道,公办校内指标到校的条件是与小升初入学方式挂钩的,不能是择校入学。
而民办校内指标则没有规定小升初入学方式,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学籍在本校,二是升学区域为就读初中所在的招生区域。
但是今年小升初政策明确指出如果三年后想申请民办校内指标,小升初时必须符合政策入学(不能择校),并且有就读学校3年学籍(转学2年)。

所以从2028年起,不管是民办校内指标、集团跨校指标还是公办校内指标需要符合的条件一致:
一是小升初按政策升学;二是有就读学校3年学籍(转学2年);三是升学区域为就读初中所在的招生区域。芒种在这里也就提醒,今年想就读一贯制民办学校的同学,初升高寄希望于校内直升的,那小升初时一定要按照政策入学,不要择校!
不过吧,对于这一点,小编认为民办学校应该会有一些应对的方法吧......
民办学校招生或将减少
今年民办招生计划及招生范围将会以区域为单位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审核,所以同区域的民办学校,学位可能有增有减,但是大体计划会是下降趋势。

这几年民办招生可以说是缩水严重,看来今年民办招生也没有迎来“春天”,和今年的天气一样还是挺冷的。
可以参考一下2024年部分民办学校小升初招生计划人数增减情况:

(数据均为手动统计,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更加强调义务教育阶段“阳光招生”
2025年对于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入学更加严格,全面落实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并且明确规定不能编设重点班、特长班,也不得使用境外教材,并且严禁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等涉外名义招生。

明确要求“校园开放日”时间
很多学校还挺喜欢约家长进行“访校”的,懂的都懂。
不过今年政策明确规定没有经过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同意的,不得在五月一日前开展“校园开放日”,多方面把控学校提前“掐尖”,再次强调教育公平性。

加强学籍管理,严禁跨区招生
2024年仅简单指出“严禁违规跨区域招生”。

而2025年则明确实行义务教育学籍统一由平台采集和审核,违规跨区招生的直接不得注册。

以结果为导向,管控力度将大幅度提升。
重点注意:
注意学位确认,如果报名了民办摇号并且被录取了,那就需要在公办学位和民办学位中二选一,逾期未确认就默认为公办学位。报名民办小学,也需要进行信息采集才能获得报名资格。民办学校小升初选择直升并且被录取的学生,是不再参加其他民办摇号和公办摇号的。选择民办补录并且被录取的娃娃,民办学位为最终学位。确认了民办学位然后放弃的,只能统筹安排公办学位。选择大摇号并且摇中后又放弃的,也会被统筹。最后芒种给大家po出今年幼升小和小升初的入学工作日程时间安排,大家对照时间点进行准备:
2025年成都市幼升小工作日程安排:

2025年成都小升初工作日程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