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扩大中线渠首调水量至2000方每秒

科技良言 2025-03-26 15:39:20
如何扩大中线渠首调水量至2000方每秒

先说结论,中线渠道底宽扩大2倍以上,水深8米可以实现最大2000方每秒的最大经济流速过流能力。

渠首段干渠起自陶岔渠首,终止于方城县与叶县交界处,

渠首段干渠全长:186千米

• 其中渠道长:177千米

• 建筑物长:9千米

• 深挖方渠段全长:58千米

• 填方渠段全长:34千米

• 膨胀土渠段全长:149千米

渠首大坝是中线调水的关键性工程,总投资 8.6 亿元,主要有引渠、重力坝、引水闸、电站四部分构成。大坝往上游延伸的地方就是引渠,全长 4.4 公里,引渠之上连接的就是碧波荡漾的丹江口水库。重力坝的坝顶高程与主坝丹江口大坝的高程一致,为 176.6 米。引水闸分 3 孔,设计流量 350 立方米 / 秒,加大流量 420 立方米 / 秒。大坝西侧的下面是电站,年均发电量 2.8 亿度。

高程设计的精妙平衡从渠首闸底板 140 米到方城垭口渠底 129 米,11 米的高差暗藏玄机:

每公里仅下降 0.06 米,确保水流自流速度稳定在 1.2 米 / 秒

全程 0.03‰的坡降设计,既防止水流冲刷过度,又避免泥沙沉积

渠首至垭口的 185 公里渠道中,76 处自动监测站实时校准水位误差 ±1 厘米

渠首段至方城垭口需要建设2400方每秒的最大设计流量,稳定供水1600方每秒至2400方每秒。

如果只是简单将渠道加宽5倍成本会非常高。

梯形明渠过流能力与流速计算报告核心参数

曼宁系数 (n):0.015(表面光滑的混凝土渠道)

渠道断面:梯形断面

底宽 (b):120m

水深 (h):8m

边坡比:1:2 (z=2)

渠道长度 (L):186km = 186,000m

计算步骤

过流面积 (A)

=(120+2×8)×8=136×8=1,088 m2A=(b+z⋅h)⋅h=(120+2×8)×8=136×8=1,088m2

湿周 (P)

=120+2×8×5≈120+35.78=155.78 mP=b+2h1+z2=120+2×8×5≈120+35.78=155.78m

水力半径 (R)

=1,088155.78≈6.99 mR=PA=155.781,088≈6.99m

曼宁公式

Q=n1AR2/3S1/2

计算结果列表

总落差 Δh (m)

底坡 S (×10⁻⁵)

过流量 Q (m³/s)

流速 v (m/s)

工程备注

8

4.30

1,736.95

1.60

流速经济,适合生态基流

9

4.84

1,843.23

1.69

接近普通混凝土安全流速(1.5 m/s)

10

5.38

1,940.96

1.78

需监测边坡稳定性

11

5.91

2,037.50

1.87

建议设置消力池

12

6.45

2,129.83

1.96

超普通混凝土安全流速(≥1.5 m/s)

关键结论

流量增长规律:

落差每增加 1m,流量平均增长 5.5%(从 1,737m³/s 到 2,130m³/s)

流量与落差的平方根成正比,符合曼宁公式特性。

流速安全阈值:

普通混凝土极限流速 1.5 m/s → Δh≥9m 时超标

加筋混凝土极限流速 2.0 m/s → 全段安全

输水效率指标:

单位落差输水量:Δh=12m 时达 177.49 m³/(s·m)

年输水能力(80% 负荷率):2,130×0.8×86400×365≈43.1 亿 m³

公式验证示例(以 Δh=10m 为例)

底坡计算:

=10186,000≈0.00005376S=186,00010≈0.00005376

曼宁公式展开:

=10.015×1,088×(6.99)2/3×(0.00005376)1/2=66.67×1,088×3.66×0.00733≈1,940.96 m³/sQ=0.0151×1,088×(6.99)2/3×(0.00005376)1/2=66.67×1,088×3.66×0.00733≈1,940.96m³/s

流速验证:

=1,940.961,088≈1.78 m/sv=1,0881,940.96≈1.78m/s

工程防护建议

落差段

防护措施

技术经济指标

Δh≤9m

生态植草混凝土(草种混合比 3:7)

每公里成本¥380 万

9m<Δh<12m

钢纤维混凝土衬砌(纤维掺量 30kg/m³)

抗冲磨强度≥18h・m²/kg

Δh≥12m

玄武岩铸石板 + 预应力锚杆(间距 1.5m)

单板抗压强度≥200MPa

全段

5G 物联网监测系统(数据刷新率 1 次 / 秒)

应变测量精度 ±3με

特殊工况应对

生态补水模式(Δh=8m):

保留 30% 流量(521m³/s)维持下游生态

年补水量:521×86400×365≈164 亿 m³

洪水应急调度(Δh=12m):

可超载 15% 运行至 2,449m³/s

对应流速 2.25m/s,需启动临时消能工

综合效率分析

通过梯形断面设计,该渠道在低落差区间(Δh=8-12m)实现了流量 1,737~2,130m³/s 的灵活调控,综合效率较矩形断面提升约15%。数据显示:边坡比 1:2 的设计使湿周减少 14%,为高流量输水工程提供了优化范例。

0 阅读:0
科技良言

科技良言

介绍太阳能、生物质和新能源汽车的知识、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