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如丝复似尘 ,煮瓶浮蜡正尝新”,谷雨作为春天最后一个节气,有着特殊意义,它承接春季生发之势,开启夏季繁茂之景,是大自然变换的重要节点。
在这特殊时刻,老祖宗留下“1不要、2不久、3不能、4不忽”的养生智慧,顺应自然规律,为健康保驾护航。

1不要:不要过早换衣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谷雨虽已至暮春,气温有所回升,但昼夜温差仍大,冷空气活动并未完全停止,北方地区甚至还会有大风、降温天气。
过早换上单薄衣物,风寒湿邪易乘虚而入,引发感冒、关节疼痛等问题,老人、儿童和体质较弱者更需注意。应遵循“春捂”原则,适当增添衣物,采用“洋葱式穿搭”,根据温度灵活增减,让身体平稳适应季节变化。

2不久:不久晒、不久坐
长时间晒太阳易晒伤皮肤,还可能导致中暑、加速皮肤衰老。每天上午9 - 10点、下午3 - 4点是晒太阳的最佳时段,每次20 - 30分钟即可,避开中午11点 - 14点阳光最强时段。同时,此时空气湿度增大,长时间晒太阳会使体内水分流失,加重不适感。
谷雨时节,久坐会使气血运行不畅,加重春困,还可能引发颈椎、腰椎疾病。饭后不宜立刻坐下或躺下,应站立或慢走10分钟,促进消化。工作学习间隙,也要多起身活动,舒展筋骨,让身体动起来,气血循环才能更顺畅。

3不能:不能贪凉、不能过度运动、不能忽视情绪调节
随着天气转暖,人们易贪吃冷饮、冰饮,但此时脾胃阳气尚未完全恢复,贪凉会损伤脾胃,导致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应避免食用过多生冷食物,多吃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养护脾胃。
适当运动能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但谷雨时空气湿度大,过度运动易损耗阳气、伤津液,使湿气加重。中老年人每天锻炼30 - 40分钟为宜,选择打太极、慢走等温和运动,锻炼后及时擦干汗水、补充水分。
谷雨时肝气正旺,情绪波动较大,要避免暴怒、忧郁等不良情绪。暴怒会使肝火上炎,出现头痛、失眠、血压升高等症状;长期忧郁则会肝郁气滞,引发胸胁胀痛、情绪低落。可通过听音乐、散步、与朋友聊天等方式排解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4不忽:不忽视防湿、不忽视饮食清淡、不忽视个人卫生、不忽视睡眠质量
谷雨时节雨纷纷降雨增多,空气湿度增大,湿邪易侵犯人体,引发关节疼痛、身体困重、食欲不振等症状。要注意室内通风,保持干燥,可使用除湿机或干燥剂。
饮食上多吃,健脾祛湿食物,如红豆、薏米、芡实、山药等,少吃生冷油腻食物。此时气温升高,食物易变质,细菌滋生快,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过期、变质食物,尽量现做现吃,避免食物中毒。
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物,保持身体清洁,减少病菌滋生。良好的睡眠能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和修复,应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晚上尽量在23点前入睡,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提高睡眠质量 。

谷雨时节,遵循“1不要、2不久、3不能、4不忽”的原则,顺应自然规律,调整生活方式,注重饮食、运动、情绪等方面的养护,为健康打下坚实基础,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夏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