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之父”袁隆平:被丑化秃头加小辫子,画家本人辩称这是艺术

可可儿研习社 2024-12-11 03:20:49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很难办

这可真是"艺术圈地震"啊!

知名画家方力钧的一幅作品在2021年引发全网热议。

竟然把咱们敬爱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画成了秃头加小辫子的形象。

这位为14亿人解决温饱问题鞠躬尽瘁的科学巨匠,在离世仅仅两个月后就遭遇如此"艺术创作"。

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这幅争议满满的画作居然拍出了2718万的天价!

这到底是艺术创新,还是对国士无双的不敬?

这场"艺术圈地震"的源头,是一幅风格相当奇特的画作。

画中的袁老形象让人看了直呼离谱,整个人光秃秃的脑袋就算了,后面还留着一条"金钱鼠尾辫"。

这画放在清朝还算正常,但在现代社会这造型怎么看都令人费解。

而这位出自清华美院版画系的画家方力钧,却一再强调这就是他理解的"艺术表达"。

"这也能叫艺术?"网友们炸开了锅。

"画别人秃头就是艺术?那怎么不画自己秃头啊?"一位网友的神回复瞬间获得上万点赞。

更有网友直言:"就这还号称是大师级作品?我家三岁小孩画得都比这强!"

然而让人更加瞠目结舌的是,就是这样一幅备受争议的作品,在2019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居然拍出了2718万元的天价!

这个价格甚至让它摘得了2019年胡润中国艺术榜第26位的"桂冠"。

消息一出立刻引来了各路媒体的关注。

"武义融媒"等权威媒体纷纷发声,深入报道这一争议事件。

"这简直是对袁老最大的不尊重!"有媒体如此评论道。

一时间整个互联网都在讨论:艺术创作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面对汹涌而来的质疑声,方力钧始终坚持认为这是"艺术与潮流的结合"。

这种说法无疑是在火上浇油,让本就愤怒的网友们更加气愤。

"什么艺术与潮流,这分明是在消费英雄,蹭流量吧!"

"大师的作品就能为所欲为吗?"网友们纷纷发出灵魂拷问。

这场争议甚至惊动了主流媒体,他们开始深入追问:这究竟是艺术创新,还是对英雄形象的恶意扭曲?

让我们把时间的指针拨回1930年代,看看这位被"艺术化"的伟人,究竟有着怎样传奇的人生。

那是一个饥荒肆虐的年代,树皮都成了人们充饥的美味。

年轻的袁隆平在西南农学院读书时,亲眼目睹了这人间惨剧。

当时全国的大学生屈指可数,可以说是"天之骄子"了。

但23岁的袁隆平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立下了"农业报国"的宏愿。

"我要让所有人都能吃饱饭!"这句朴实的誓言,成为他一生的奋斗目标。

从此他与稻田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了选育优良品种,袁老可以说是拼了老命。

顶着40度的烈日,一弯腰就是大半天。

别人中暑都是一次两次,他可好昏倒在田里都成了"家常便饭"。

但你别说这倔老头醒过来后,擦把汗就又钻进田里去了。

和他并肩战斗的科研小组成员李必湖、尹华奇都被他这股韧劲儿折服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真的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宝贝"。

那六株天然雄性不育稻的发现,堪称是中国农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1970年代他们成功试验出了200多粒优良稻种。

这一刻整整十年的辛苦没有白费。

要知道这可不是在实验室里玩转试管就能完成的工作。

每一粒稻种的选育,都凝聚着他们在田间地头的汗水。

春种、夏管、秋收,一年复一年风里来雨里去。

有时为了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他们甚至要在田里蹲守通宵。

"我这一生最亲密的伴侣,可能就是这些水稻了。"袁老常常这样开玩笑。

但就是这么一个满身泥土气息的农业科学家,愣是帮全国14亿人解决了温饱问题。

这哪是什么"神仙科学家"啊,分明就是"干饭人"的守护神!

"干饭人守护神"这个称号可不是白叫的,袁老用一生的成就证明了自己。

直到耄耋之年这位九旬老人依然坚守在海南三亚的杂交水稻研究基地。

说起来真是让人心疼,在那个偌大的基地里,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年事已高的他走路都不太稳当了,可还是坚持要亲自到试验田查看水稻长势。

"再研究研究说不定能让产量再提高一点。"这是他最常说的一句话。

这份执着和坚持,感动了无数人。

国家给予他的褒奖,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共和国勋章"、"功勋科学家"、"改革先锋"、"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一连串的荣誉称号,都在诉说着他的传奇人生。

但在袁老看来这些荣誉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

他最看重的始终是那片试验田,是农民伯伯家里的餐桌。

"只要还有人吃不饱饭,我就不能停下脚步。"这是他的心里话。

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仍然牵挂着粮食安全问题。

可惜天不假年就在那片他深爱的试验田里,他不慎跌倒了。

这一跤让全国人民都揪心不已。

这位"杂交水稻之父",这位为中国人的餐桌操劳一生的老人,永远地离开了他深爱的土地。

就是这样一位毕生奉献的科学巨匠,在离世后却遭遇了如此争议。

艺术创作的自由度到底该有多大?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有网友说得好:"艺术追求创新无可厚非,但请放过逝去的英雄。"

更有专业人士指出,所谓的艺术创新,也应该建立在对历史人物基本尊重的基础上。

"小众艺术也要有底线。"一位艺术评论家如是说。

方力钧的辩解显得有些苍白:"这只是艺术与潮流的结合。"

可问题是你的艺术创作真的需要以调侃英雄形象为代价吗?

当一幅画作的价值超过2700万,它还仅仅是单纯的艺术创作吗?

"这根本就是在靠丑化英雄博眼球!"网友们愤怒的声音此起彼伏。

不知道袁老泉下有知,看到自己变成这样的"艺术品",会作何感想?

一个曾经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伟人,值得这样被"艺术化"吗?

或许我们应该思考的不只是艺术的边界,更是如何用艺术传承英雄精神。

艺术创作固然需要创新和突破,但请不要忘记有些底线是不能逾越的。

这不是在限制艺术自由,而是在呼吁对英雄应有的尊重。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如果连最基本的敬意都没有,还谈什么艺术价值?"

希望这场风波能给艺术界敲响警钟:艺术创新的道路很宽,但请绕过英雄的尊严。

而方力钧的"这是艺术"之说,恐怕永远都无法说服这个时代的见证者们。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 阅读:0
可可儿研习社

可可儿研习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