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连接中山和深圳的三条通道:深中通道、穗深通道、深珠通道!

香港八卦 2025-04-24 20:40:55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框架下,其实按照规划,连接中山与深圳的,居然是有三条跨江通道 ——深中通道、穗深通道、深珠通道!

这三个跨江通道,通过差异化的功能定位和技术路径,共同推动大湾区要素流动与产业协同。

一、深中通道:纯公路超级工程,改写珠江口时空格局

深中通道

深中通道是集 “桥、岛、隧、水下互通” 于一体的世界级集群工程,全长 24 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 6.8 公里,主跨 1666 米的伶仃洋大桥为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项目总投资约466 亿元,采用双向 8 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 100 公里,可抵御 17 级台风。

深中通道的作用很大,通车后,深圳至中山车程从 2 小时缩短至 30 分钟,开通首月车流量达 300 万车次,占跨珠江口总车流的 25%,显著缓解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的交通压力。

除此,深中通道还推动 “深圳总部 + 中山制造” 模式落地,作为珠三角 “深莞惠” 与 “珠中江” 城市群唯一公路直连通道,串联前海、横琴、南沙三大自贸区,强化大湾区 “黄金内湾” A 字形交通网络。

二、穗深通道:跨海高速公路新动脉,激活广深中协同

穗深通道是规划中的跨海高速公路,全长约25-30 公里,西起广州南沙万顷沙,穿越龙穴岛,跨珠江口海域,东接深圳外环高速。

项目采用双向 8 车道标准,设计时速 100 公里,总投资超200 亿元,计划与南中高速衔接,形成广州南沙至深圳的直连通道。

穗深通道位置示意图

穗深通道虽然不是直接连接深圳和中山,但是可延伸到中山,也是起到很好的连接作用!

穗深通道建成后,广州南沙至深圳车程从 1.5 小时缩短至20 分钟,通过南中高速万顷沙支线与深中通道形成 “Y” 字形路网,分流跨珠江口 30% 的公路车流,缓解虎门大桥、深中通道的通行压力。

穗深通道串联广州南沙自贸区、中山翠亨新区、深圳前海自贸区,推动 “广州研发 + 中山制造 + 深圳市场” 模式落地。例如,南沙国际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通过穗深通道与中山火炬开发区的智能制造基地联动,实现研发成果 30 分钟内转化为产品,加速产业链垂直整合。

穗深通道

三、深珠通道:公铁复合跨海走廊,重构大湾区创新版图

深珠通道规划为公铁复合通道,全长约 46.5 公里,含双向 8 车道高速公路、350 公里 / 小时高铁(深珠高铁)及200 公里 / 小时城际铁路(深珠城际),总投资超 400 亿元。

其中,深珠高铁全长 80.7 公里,设西丽站至珠海北站;深珠城际全长 40 公里,衔接深惠城际与珠斗城际。

深珠通道

深珠通道建成后,深圳前海至珠海高新区 30 分钟直达,预计分流跨珠江口 30% 的客运需求,形成 “深中通道 + 深珠通道” 双轴驱动格局,缓解现有通道压力。目前,《伶仃洋通道工程方案研究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正争取纳入国家规划。

深珠通道还将推动地区的创新协同与产业互补!依托 “深圳研发 + 珠海制造” 模式,例如珠海高新区与深圳招商蛇口合作建设湾区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创新中心,推动深圳科创资源与珠海产业空间对接。深圳先阳新能源、麦斯塔微电子等企业已布局珠海高新区,利用深中通道与深珠通道的叠加优势,实现研发与生产的跨城协同。

深珠通道串联前海、横琴、南沙三大自贸区,形成 “黄金内湾” 闭环,强化深港、珠澳极点直连,推动大湾区 “1 小时经济圈” 向 “1 小时创新圈” 升级。

黄金内湾

三条通道通过公路、城际、高铁的多层次布局,形成互补联动的综合交通网络:深中通道以公路运输为主,破解珠江口东西两岸公路直连瓶颈,激活中山制造业潜力;穗深通道以高速公路为核心,强化广佛、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圈的通勤互联,推动广州南沙与深圳前海的产业联动;深珠通道以公铁复合模式,构建大湾区首条跨海轨道交通走廊,推动深港科创资源与珠江西岸产业深度融合。

未来,随着三条通道的全面建成,中山将成为大湾区 “双循环” 战略支点,深圳的创新动能与中山的制造优势、珠海的开放资源将通过跨江通道高效配置,共同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留言交流。

0 阅读:4
香港八卦

香港八卦

香港资讯,香港娱乐,香港八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