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父母,亲子新挑战

沈思颖说汽车 2019-03-30 09:28:48
科技新父母,亲子新挑战

一位中年母亲说起她和上大学的女儿如同姐妹关系,她说:女儿高中的时候,我们一起去逛打折店。考上大学去东京玩时,一起逛新宿。慢慢就说到了这一次的冲突,当初女儿聊起脸书 ,她以为女儿鼓励她也加入这个社交网络,却不知道为什么等她加入后,女儿竟然气得离家出走。只是生气你加入脸书?我问妈妈。她犹豫了一下说,好像也不是。原来她加入脸书成为女儿的朋友后,也主动邀约女儿的所有朋友成为自己的朋友。开始女儿觉得没什么,也就没反应。直到女儿发现自己的举一动,特别是跟朋友互动的话语或活动的任何细节,妈妈都摸得一清二楚,一股说不出的愤怒慢慢累积,才有后来发生的小摩擦,引发出妈妈所谓的“忽然一冲动就气得搬出去住”。

这让我想到另一位父亲,在儿子连续好几年的央求下,这位向来自认开明的父亲,最后不得不答应了让儿子一个人去海外自主旅行。不过,他先做了一些功课,调查了哪些国家没开放手机的国际漫游,哪些国家手机信号覆盖率偏低。这些国家都是不准去的国家。然后要求儿子交换条件:每天手机要开着,每天要主动打电话回台湾。一位留学生向我抱怨他家人的不合理要求。他说:找好落脚处,架好电脑后,我习惯将 Skype(类似QQ的国际即时聊天工具)整天开着,可以随时与家人打招呼,也就没有离家的寂寞。”只是后来,每天通过视频看到他住处的妈妈,老是嫌他房间乱,还“威胁”帮他收拾房间,他素性就借口电脑摄像头坏了,将 Skype设置成只剩声音。

没想到后来的发展是,父母以为他不会修电脑,央求堂哥到东岸出差时,特别绕一圈飞到他学校,就是为了帮忙装一个新的摄像头。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最常听见的故事是,父母如何破解小孩电脑密码去了解他们网上的活动,或小孩手机登记在父母名下父母也就可以看到通话记录,等等。高科技的发展,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开始变得十分多样,或者夸张一点说,变得可以没有距离。这对各种人际关系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亲子关系上,一个人从青少年迈向成年的阶段,在过去,发展相关的心理学、不同的学派之间,会用不同的语词来形容,如分离、个体化、离家自我认同形成等等。这些术语都是强调分离的必然性,将孩子的发展过程中,他和家庭的距离拉开视为独立能力或完成自我个体化的必要条件。

然而在这一个时代里,不只是台湾,甚至不只是亚洲,也许是在时间上和经济上都比过去富裕,父母们将自己的功能不知不觉扩大了。于是在一般的状态下,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父母对子女似乎有永无止境的担心,也就有了永无止境的关心。每一个时代的父母都有不同的资源和不同的特色。在这样无止境担心的气氛里,同样是在高科技产品中长大的新一代父母,因为擅长运用科技,过去心理学所描述的这个分离阶段,也就更不容易发生了。父母也是有演化史的。如果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擅长利用心理学和沟通技巧的父母,那么二十一世纪后的新父母则擅长运用科技的助力。只是在这一切变化或许是演化后,究竟是心理学教科书该改写,还是亲子关系会迎来更多的新挑战?

0 阅读:1

沈思颖说汽车

简介:总得熬过无人问津的日子,才能拥抱你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