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礁上的“菲律宾老赖”,活得像老鼠一样

寄翠谈商业 2024-06-26 14:34:48

前言:

这个菲律宾破船能再撑多久,取决于我们的封锁力度。

我们正好利用这艘破船,用实际行动告诉美国和东盟国家

——属于我们的,别人拿不走,死缠烂打也没用!

本文是国际关系学院的黄娜老师写的,已征询授权事宜。

同样是搞外交的,她的视野格局比我这个跑腿的要大得多。

最近,菲律宾那边又在搞事情。

面对菲方的不断挑衅,中方果断行动,全面封锁了仙宾礁和仁爱礁。

破船已被正式围困3周多了。

菲律宾方面见船运送不进去,就多次向仁爱礁空投物资。

但空投这种做法,能不能投中,在茫茫大海上,只能说随缘了。

因为无法抵近,大部分空投扔在了周边海域,被中国海警用橡皮艇轻松捞走。

非法坐滩仁爱礁的“马德雷山”号上,那边的菲军急得不行。

有点狗急跳墙的样子了,有两人直接举枪对准了正常执法的中国海警。

放慢视频就会发现,其中一名举枪士兵的手都是抖的。

不排除,这或许是饿的。

但更多的应该还是,菲方士兵想必也很明白,一旦开火,所付出的代价,可不是菲方能够承担得起的。

中国之所以没去收拾菲律宾,考虑的主要就是,不愿影响自己的和平发展,以及和东盟之间的关系。

如果菲律宾主动找揍,那就是和平发展的局面被菲律宾单方面打破了。

面对整个东盟,菲律宾是要承担全部责任和损失的。

更何况,无论是从历史的“自古以来”还是现代国际法理上,菲律宾的这通宣示主权,都站不住脚的。

当然,光看地图,或许很多人会说,中国的南海九段线几乎都划到了别人家门口,这也太霸道了吧?

但如果稍微懂一点历史,就会发现,这可不是我们把线划到了他们家门口的问题;而是二战后,他们自己贴着“线”来建国的。

就看菲律宾,跟印度的情况差不多,菲律宾原本也只是个地区的概念,大小邦国和部落林立,中国古代时期叫它“吕宋”。

如今的版图,更像是那些近代殖民者们给硬攒出来的——16世纪,西班牙人登陆菲律宾,并用了半个多世纪的功夫,最终控制了如今菲律宾的大部分地区。

300多年后的1898年,美西战争中的西班牙战败,被迫签下《巴黎和约》,菲律宾又成了美国的殖民地。

《巴黎和约》签署现场

二战后,美国殖民菲律宾以后,发现治理成本太高了,不想要。

于是,美国让菲律宾独立,这才真正首次获得了一个正式的国家身份。

所以,咱们命名和管理南海岛礁在前,他们建国在后。

事实上,即便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有关南海岛礁和水域的归属,也并无任何国家对此划分提出过什么异议。

甚至,当年北越的中学地理教料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课中直接写道:“从南沙、西沙岛到海南岛、曾母暗沙……构成了保卫中国大陆的一座海上长城。”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今占据我岛礁第一多的国家,是越南。

而第二多的,就是菲律宾。

上世纪70年代末,南海被勘探出了丰富的油气资源,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

1982年,又诞生一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12海里的领海再度延伸到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明确辖区内所有自然资源,均归该国家独有。

这么一来,那些之前看似很不值一提的南海岛礁,瞬间就成了天降“金山银山”。

某些南海国家开始以各种下作的手段,觊觎和强占原本主权并无任何争议的中方岛礁。

而菲律宾强占的最后一个中国岛礁,则正是——仁爱礁。

这起无耻的强占事件,发生在1999年5月9日。

那年的头一天发生的事情,曾经震怒了每一个中国人。

咱们中国有古训:“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

现实是,不少国家就喜欢趁人之危,专干蝇营狗苟之事,对咱们的海洋领土主权趁火打劫。

5月9日,当全中国人民都沉浸在对美国的极端愤怒和对三位烈士的沉痛哀悼之中的时候,菲律宾竟然直接将一艘几乎要报废了军舰——“马德雷山”号,强行怼到了仁爱礁的礁盘上。

理由是,军舰“出现事故”,船底突然漏水,无法继续航行,只好在附近的仁爱礁搁浅。

因为同期国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南联盟大使馆和中美关系上,菲律宾的“马德雷山”号并未引发很多关注。

于是,菲律宾以军舰搁浅为由,就赖在那里不走了。

再后来,菲律宾连所谓的“海上事故”的借口,都不愿装了。

上面“驻守”的菲律宾海军陆战队队员,通常是12人,每天都要在船上搞一些所谓“升国旗”、“宣誓主权”之类的把戏,俨然将仁爱礁当成了菲律宾的地盘。

之后的20多年间,菲律宾军方曾假装运送食品和淡水,将水泥、钢铁、焊接设备等物资“化整为零”一点点地运到“马德雷山”号上,用以稳定和加固船体,在此建立永久性设施。

仁爱礁上的“马德雷山”号虽然看起来破败不堪,其实已经被人为的牢牢“焊”在了礁盘上。

然而,仁爱礁本身是不具备生存条件的,曝晒、酷热、也没有水源,需要外界定时输送补给。

随着中方对仁爱礁封锁的逐渐收紧,“马德雷山”号上的菲方士兵,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生存压力。

这个“马德雷山”号原属美国海军,曾参与过二战的冲绳岛战役。

赖在仁爱礁之前,“马德雷山”号就已经有50多年的舰龄了,早就超过了服役年限。

很明显,菲律宾派“马德雷山”号赖到仁爱礁,正是打着“废物利用”的算盘。

单看船舰本身的生活条件,已经很差劲了,更何况还“坐滩”在了一个完全不具备生存条件的环境中。

《纽约时报》记者托马斯·埃茨勒曾在2014年登上“马德雷山”号。

按照埃茨勒的回忆,那些“马德雷山”号上的菲律宾军人,他们生活环境已经不能用“恶劣”这个词来形容了,而是——真正的地狱。

当埃茨勒靠近锈迹斑斑的“马德雷山”号后时,一群乞丐一样的人热情的和他打招呼。

这群衣衫褴褛的“乞丐”中走出了一个带着军帽的小个子男人,激动的和埃茨勒握手,他就是“马德雷山”的最高指挥官——帕玛中尉。

事先了解埃茨勒要在船上住上两天,帕玛中尉还特意把自己的住舱提前收拾了一番,让给了埃茨勒——那堪称是整个“马德雷山”号上最“豪华”的居所了。

然而,埃茨勒刚来到住舱门口,就闻到了一股子刺鼻的霉味,地板上还有渗水,积水最深的位置至少得有四五厘米高。

当天晚上,埃茨勒突然被一阵怪叫声惊醒。

打开灯竟然发现,身边至少有十几只老鼠、无数只巨大的蟑螂正在围着自己转!

不过,对比其他队员的“宿舍”,帕玛中尉的住舱至少不漏雨,确实属于“马德雷山”号上条件最好的地方了。

长期以来,菲律宾方面加固的只是底座,对上面的生活设施不闻不问。

这个肮脏潮湿的铁质空间不仅闷热无比、蚊虫肆虐。

在海风、海水和日晒的强烈腐蚀下,侧舷也梯已经摇摇欲坠,舱室在大雨来临时还会漏水。

这是普通士兵的宿舍,每人一张床,一只M16步枪。

四面“通透”,仅用几块塑料布来勉强遮风挡雨。

每当下雨天,菲律宾士兵们就会跑到无线电室去避雨。

除了指挥官帕玛中尉的住舱,整个“马德雷山”号也就无线电室不漏雨。

船体被严重腐蚀,并布满孔洞,一不留神就会垮塌摔伤。

即使是日常行走,也充满了危险。

埃茨勒还回忆说,“马德雷山”号上无时无刻不散发着一股子令人作呕的腥臭味。

原来,由于补给困难,菲军几乎吃不上蔬菜水果,只能靠体积小、易储存的罐头和压缩饼干充饥,然后搭配各种维生素片来预防坏血病。

但即便是这些东西,也不能保障按时供给,士兵们经常饿着肚子。

于是,他们自制了简易的鱼竿进行垂钓,然后将鱼摊在船上晒成鱼干。

由于淡水异常宝贵,别说洗衣服,连刮胡子洗脸搞个人卫生这些日常,都属于奢望。

这也难怪,十几个长期不洗澡的男人,再加上晾晒的鱼干,大家可以脑补一下“马德雷山”号自带的那种味道。

更糟糕的是,在南海强烈的日光暴晒下,白天船舱的温度超过40度。

到了晚上又被冷风狂吹。

结果,船上的菲军官兵,全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皮肤病和关节炎,身心状况并不乐观。

总之,“马德雷山”号上的环境,用那个美国记者托马斯·埃茨勒的话说,就是——它看起来像个垃圾场,或者说,似乎没有比“马德雷山”号上的生活更像真正的地狱的了,上面的人们像老鼠一样生存。

要知道,托马斯·埃茨勒参观体验“马德雷山”号发生在2014年,算是条件还相对不错的时候。

从2016年起,中方对仁爱礁的封锁越来越紧,菲方补给愈发困难。

破败的“马德雷山”号,正在不断加速腐烂。

一艘破船上的十几个衣衫褴褛,营养不良的士兵,又能有什么守岛能力?

说到这儿,大家也都能看明白了:

这个菲律宾破船能再撑多久,就取决于我们的封锁力度。

我们正好利用这艘破船,用实际行动告诉美国和东盟国家——属于我们的,别人拿不走,死缠烂打也没用!

另外,中国在南海种岛种菜,需要美菲使劲推一把。

菲律宾,现在没清醒。

那么,就痛苦下去吧。

不属于你的,就不要做梦了。

0 阅读:0
寄翠谈商业

寄翠谈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