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曹妃甸教育体育局就强化校园餐安全管理提出八项新要求
新学期伊始,曹妃甸教育体育局就校园餐安全工作提出八项新要求,进一步强化全区校园餐食品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与健康。2月15日下午,区教育体育局又约谈了辖区内部分民办学校主要负责人,强调以严之又严、实之又实、细之又细的态度,持续推进校园餐安全工作。
约谈会上,区教育体育局主要领导强调,校园餐安全是当前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包括民办学校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充分认识校园餐安全的重要性,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落实主体责任,将校园餐安全工作做细做实。民办学校负责人表示,一定高度重视校园餐安全工作,对照教育局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整改,确保广大师生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据悉,曹妃甸教育系统包含54家食堂和1家配餐公司。为全方位守护师生饮食健康,区教育体育局提出的八项新要求具体如下:
索证查验严把关,食材源头保安全。各学校(幼儿园)食堂要严格落实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选择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严禁采购“三无”、过期变质及未经检验检疫的肉类食品。教育体育局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定期抽检食材供应商,淘汰不符合要求的商家,从源头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生熟分离严执行,加工规范保质量。食品加工要严格做到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加工设备与容器定期清洗消毒。烹饪时确保食品煮熟煮透,严格把控加工温度和时间。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做到专柜(位)存放、专人管理、专用台账记录,严禁超范围、超剂量使用。
资质设施细审查,冷链配送护餐安。针对采用公餐配送的学校(幼儿园),要严格审查和监管配送企业资质。配送企业需具备完善的食品冷链配送设施,保证食品配送温度达标。配送车辆定期清洁消毒,配送人员持健康证明并遵守卫生规范。学校与配送企业明确食品安全责任,建立食品留样制度。
人员培训常开展,健康技能双提升。要进一步加强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定期组织健康体检,禁止有碍食品安全疾病人员从事餐饮服务。加大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力度,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并定期考核,保证培训效果。内外环境齐整治,有害生物无处藏。学校(幼儿园)要建立健全食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各区域清洁责任,做到每日清扫、定期消毒。保持就餐区域、操作间、储物间等整洁卫生,无卫生死角,加强食堂周边环境治理,防止有害生物滋生。
应急流程早制定,事故应对有保障。各学校(幼儿园)要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与责任分工。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升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能力。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预案,及时报告并配合调查处理,最大程度降低危害。
联合检查不放松,违规严惩零容忍。区教育体育局将联合多部门组成专项检查组,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结合的方式,全面监督检查全区学校(幼儿园)食堂和公餐配送情况。对发现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跟踪整改落实,对整改不力或存在严重隐患的学校和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食安知识广传播,社会共治筑防线。学校(幼儿园)要通过多种形式向师生和家长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设立举报电话和邮箱,鼓励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监督举报校园餐食品安全问题,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曹妃甸教育体育局将持续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大检查频次和力度,不断完善校园餐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守护全区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为全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文章来源:曹妃甸区教育体育局